历史学方向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说明与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方向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说明与要求
一、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安排在第4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2周,活动内容可自拟,也可选定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方式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组成小组,由教师指导,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开学后2周内提交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由学院(或系、部)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2个学分。
假期专业社会调查实践时间安排、方式、方法同历史教育方向,主要内容替换为学生自主选择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博档案等部门为实习地点,完成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内容。
二、专业技能训练:
1、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自主训练:时间安排、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同历史教育方向。
2、教学见习:第1-5学期进行,时间累计4周。
活动内容: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博档案等部门见习。
主要方式为分散进行,由指导老师指导和管理,由专业系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2个学分。
3、专业实习:第6学期进行,时间20周。
活动内容:到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博档案等部门实习。
方式为集中、分散相结合,由实习单位和专业共同指导和管理,由专业系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14个学分。
三、专业研究能力训练:
1、专业研究基础能力训练:安排在一年级至三年级,依托于史学研究入门课进行。
活动内容:撰写读书笔记、收集整理专业文献、参加学术讲座活动。
方式:学生依据课堂教学要求及个人专业兴趣,每学期撰写读书笔记或收集整理文献资料不少于3000字,参加学术讲座活动合计不少于10场,合格者获得1个学分。
2、专业研究实践能力训练:
(1)史迹参观考察: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为期1.5周。
内容:依托于世界文化遗产概论课进行。
形式:参观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博物馆、文物陈列馆和古代的遗址、遗迹,撰写出考察报告。
合格者获得1.5个学分。
(2)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为期1周。
依托于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课进行。
内容:一是观摩考古发掘工地,参与实地考古操作,撰写出考古调查报告。
二是深入兵团各团场,了解兵团的历史和发展的现状,体验兵团人的生活,收集有关兵团历史和现状的资料,写出调研报告。
合格者获得1个学分。
3、专业研究综合能力训练:安排在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依托于史学专题研究课进行。
活动内容:撰写学年论文。
方式:学生依据课堂教学及个人专业兴趣,撰写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年论文两篇,合格者获得1个学分。
4、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16周。
包括选定毕业论文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论文工作于第八学期六月上旬完成,6月中旬参加专业系组织的论文答辩。
答辩合格者,计10个学分。
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历史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