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务工母亲亲子关系及其维持的个案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与社区教育·
No.7、8,2016General No.699、700
2016年第7、8期(总第699、700期)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ducational Sciences)
外出务工母亲亲子关系及其维持的个案研究
吴燕圆苏贵民*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本研究对一位外出务工母亲的亲子关系状况进行了个案考察,发现这位外出务
工母亲对孩子的学业以及未来成就期望过高,亲子关系疏远冷漠,所采用的亲子关系维持策略主要是物质刺激与补偿、强行亲近和寄托未来。

研究者认为,这种状况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及未来亲子关系质量埋下隐患。

【关键词】外出务工;母亲;亲子关系;维持【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7/08-0076-03*通讯作者:苏贵民,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
村女性选择进城务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妇女外出务工的比例已经达到
40%,而且还在持续上升。

〔1〕
宋祖辉、宋瑜等对19个省(市)的农村妇女进行的调查显示,30岁左右的
农村女性是外出务工人群的主要群体。

〔2〕
外出务工妇女多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农村由祖辈照料,留守儿童也由此而生。

作为与孩子最亲密的人,她们怎样看待自己外出务工对孩子身心成长可能带来的影响?她们对孩子又有怎样的期待?孩子不在身边,她们如何维持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本文以一位外出务工母亲为研究对象,对其亲子关系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改善外出务工母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提供借鉴。

有关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状况的已有研究,多采用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主要聚焦于亲子关系现状、留守现象以及父母缺席对留守儿童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和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状况等。

也有相关研究关注的是父母双方与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问题,但对于外出务工父亲或母亲单方面与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及其维持策略的研究较少。


海鸣、张胜等的研究表明,长时间空间分离会导致亲子关系不佳,父母的缺席会因留守儿童无法从家庭中得到情感满足和保护,对家庭的认同程度降低,并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从而导致亲
子关系的疏离。

〔3,4〕
长时间与父母的分离可使留守儿童表现出性格、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如抑郁、任性、冷漠、暴躁等个性问题和攻击、反社会
性行为。

〔5,6〕
有研究者发现,外出务工父母与孩子亲子关系的维持主要通过电话,通过信件、电子邮件或直接看望方式的不足5%,且交流频率低、通话时间短、交流内容单一,多涉及孩子学习、生活
内容,少有情感上的沟通。

〔7,8〕
母亲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母爱以养护和情感支持为核心,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研究选择外出务工母亲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典型的个案研究,对外出务工母亲与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现状及维持进行深入分析。

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物色的这位外出务工母亲小程来自河南农村,大专学历,在某县城一家物流公司打工,研究者对其情况比较熟悉,对其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一直保持关注。

其子浩浩(化名),3岁,
-
-76
两个月起,便交由在农村的奶奶抚养,小程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回家看望儿子一次。

(二)研究方法与程序
本研究属个案研究,研究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从小程对子女的期望、亲子关系的现状以及亲子关系的维持策略三个方面,对小程进行了访谈,以了解相关情况。

研究者对访谈过程进行了录音,录音内容转录成文本,随后对某些具体问题又再次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母亲对孩子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指家长对孩子发展目标的预期,体现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成才的价值取向与教子动机。

〔9〕父母的期望会影响其对待子女的态度和行为,尤其是与子女的互动。

访谈中,当问及“你对孩子有哪些期待及你认为母亲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时,小程回答道:“我们农村人,养个孩子不容易,就盼着他出人头地,能考上名牌大学,分配好的工作,不要像我这样,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现在孩子小,在品德方面就是不拿、不吃别人东西,有素质、有教养,继承父辈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不浪费;学会感恩,有爱心,帮助别人,多结交一些好朋友;要让他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生活方面,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帮爸爸妈妈做事,自己洗脸穿衣,不依赖大人。

作为妈妈,首先要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个表率,孝敬父母,爱劳动。

孟母三迁,咱肯定也得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从小程的回答可以看出,小程对孩子的学业及未来成就有很高的期望。

访谈得知,小程当年没有考上大学,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还生活在农村,而别的同学、朋友都过得很好,心理上有落差,因此会产生“补偿心理”,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考上大学,有稳定的工作,以补偿自己的缺憾。

此外,依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与人之间是有互惠关系的,父母给予孩子生命、精力和金钱,因此也期望在孩子身上得到相应的回报。

多数农村父母都像小程一样,一生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让孩子出人头地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二)亲子关系的总体状况:疏远冷漠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早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开始。

在小程看来,最理想、合理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听父母的话,少操心、少生病,平安健康,在父母身边,和孩子之间像朋友一样平等。

孩子有什么小秘密要和妈妈分享,第一时间告诉妈妈”。

但在访谈中问及“你回家见到孩子,孩子的反应如何、你的感受如何”时,小程这样回答:“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见到我很高兴,但是不让我抱,晚上也从不和我睡,感觉和我不亲,现在见到我也没有任何反应,叫他也不理会,像对待陌生人一样。

对奶奶很依赖,孩子任性、不爱说话,奶奶对他百依百顺。

我感觉也习惯了,没有什么,毕竟是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小程和浩浩之间的亲子关系,可能由以下三方面原因导致:首先,小程长时间外出务工,亲子分离,孩子无法从母亲那里得到情感支撑,因此不再与母亲亲近,母亲也无法随时感受到孩子的心理变化,不能及时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了其亲子关系的疏远和冷漠;其次,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与奶奶关系亲密,奶奶无形中替代了父母的角色,再加上奶奶溺爱顺从,更加深了孩子对奶奶的依赖,从而使亲子关系受到影响;最后,从母亲自身因素上讲,把孩子的抚养权、教育权完全让位给了奶奶,对奶奶的照顾也很放心,但没有意识到隔代抚养对孩子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三)母亲维持亲子关系的主要策略
1.物质刺激与补偿
访谈中小程表示:“浩浩爱吃零食,非常喜欢玩具枪,所以每次回家,我都会买农村不常见到的零食和不同款式的玩具枪,只有这样,他才愿意亲近我,我才能和孩子有片刻的接触,但孩子的目的一旦达到,就会很快逃离。

”当问及“孩子不在身边,你都为孩子做了些什么事情”时,小程这样回答:“孩子小的时候,觉得亏欠孩子,所以只要孩子想要什么,奶奶都会打电话告诉我。

现在孩子慢慢长大了,想要城里孩子吃的、玩的、用的,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满足他。


2.强行亲近
访谈中小程谈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春节期间,终于有几天时间陪伴孩子了。

刚开始,还是一直吵着要奶奶,对于妈妈的亲近,有抵触情绪。

一天,趁孩子睡熟时,我把孩子抱到身边。

不料,半夜小家伙突然醒来,哭着要找奶奶,怎么也哄不
吴燕圆苏贵民:外出务工母亲亲子关系及其维持的个案研究
-
-77
好,只好将他送到奶奶身边。

”小程还提到:“孩子平
时比较任性,脾气很大,稍有不适,就以哭来威胁。

每次回家都很想去亲亲他、抱抱他,他都不让靠近,强行去亲近他,他就会很生气,我也很无奈。


3.寄托未来,相信树大自直在访谈中,当问及“针对目前和孩子之间的这种状况,有没有想过做一些改善”时,小程回答:“因为孩子从小就跟着奶奶,奶奶照顾得比较细致,我对奶奶也很放心,也不会担心孩子有什么心理问题。

孩子长大了就懂事了,自然而然就和妈妈亲近了,毕竟我们有血缘关系,血浓于水。


可以看出,目前小程在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维持基本依赖于物质刺激,小程缺乏和孩子相处的经验,更没有意识到母亲的情感沟通、交流互动对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迫于现状,小程对亲子关系的发送寄托于未来,相信树大自直,所以,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养态度,也没有打算尝试做出调整和改善。

三、讨论访谈发现,小程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疏远冷漠。

如果任由这种亲子关系发展下去,未来真的会如小程所希望的那样“树大自直”吗?
Yarrow 等人曾对收容所收留的年龄不同的儿童进行了1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幼年期母婴依恋的缺失会导致儿童丧失安全感,即使以后能形成新的依恋关系,也会表现出种种焦虑或失望。

此外,研究还发现,早期的母爱缺失及母子关系不良会对儿童的社会性、认知、语言的发展产生破坏性影响,乃至到了成年,他们还会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不良、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倾
向,甚至犯罪。

〔10〕
小程的孩子从2个月起就与母亲分离,与母亲之间安全依恋和基本信任感无从建立,爱、归属感、安全感等基本的需要无法得到满
足,致使孩子对母亲产生疏离,这可能对孩子将来
的人际交往、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家长和祖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日本东京都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冈本淳子等人对有逃学、家庭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表现的初中、高中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这些不良行为产生根源之一在于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不够健康。

在调查的84名学生中,有82名学生的不良行为都和家庭教
育、亲子关系直接相关。

〔11〕
因此,母亲与孩子疏离冷漠,如果不加以有效调整,将会对未来亲子关系的质量和孩子的身心发展埋下隐患。

参考文献:
〔1〕魏伟.进城务工女性已占全部务工人员的40%〔EB/OL 〕.〔2016-01-15〕..
〔2〕黄祖辉,宋瑜.对农村妇女外出务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在杭州市农村务工妇女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05,(9):33.
〔3〕武海鸣.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研究〔D 〕.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4〕张胜,黄丹丹,等.四川某县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调查〔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6):829-831.
〔5〕黄俊霞,周春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石家庄学院报,2006,(6):106-107.
〔6〕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7(5):58-60.
〔7〕叶敬忠,王伊欢,等.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影响〔J 〕.农业经济问题,2006,(4).
〔8〕陈琴,刘婷,等.重庆市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现状调查研究〔J 〕.决策咨询,2013,(1):43-46.
〔9〕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刘娜,刘希平.亲子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启示〔J 〕.社会心理科学,2007,(1):229-235.
〔11〕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J 〕.山东教育科研,2002,(9):46-48.
A Case Study of Migrant Worker Mothers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Wu Yanyuan,Su Guimin
(Faculty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tatus of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of a migrant worker mother and found that this mother expected too much of her child which estranged her from her child.Her strategy of maintaining mother-child rela ⁃tionship mainly is material incentives and compensation,forced intimacy,and wishes for the future,which,the researchers be ⁃lieve,may hav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hild ’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damage the quality of future moth ⁃er-child relationship.【Keywords 】migrant worker;mother;parent-child relationship;maintain
第7、8期
2016年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