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竖琴协奏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樂史上最優美的竖琴协奏曲古典⾳樂史上最優美的竖琴协奏曲(Harp Concerto)
古典⾳樂史上最優美的竖琴协奏曲(Harp Concerto)
竖琴
竖琴, 被⼈誉为从天上下凡的美声乐器, 奏出⽆⽐洁净的声⾳, 闻者烦恼尽消, ⼼情舒畅...... 不知是远古时代的哪⼀年,⼀种拨弦乐器———竖琴在爱尔兰诞⽣了。

竖琴形状像满弦的⼸,据说它的发明是有感于箭发⼸鸣,⽽竖琴被拨动时发出的声⾳也确实如箭出⼸弦时般⼲净、单纯,只是少了刺⽿的锐利破空声。

竖琴的发明使爱尔兰有了堪与苏格兰风笛媲美的民族乐器,它很快成为爱尔兰的象征:爱尔兰国徽的图案是竖琴;街上许多建筑物的门⾸上都有竖琴浮雕;甚⾄在美国的俚语⾥,将爱尔兰⼈就叫做“竖琴”。

竖琴是由凯尔特⼈发明的。

爱尔兰早期居民凯尔特⼈是个很有⾳乐艺术才能的民族。

他们在劳动中创作了⼤量歌曲,如纺织歌曲、磨⾕歌曲、捕鱼歌曲等等,并且还有专门的弹唱诗⼈,他们⽤竖琴歌唱⽣活,是古代专业⾳乐诗歌艺术⼤师。

今天爱尔兰的许多民歌中还能找到那时的影⼦。

提起竖琴,就会令⼈联想起在爱琴海边的⼥神。

当竖琴⼿端坐琴前,双⼿抚琴如⾏云流⽔般飞舞拨动琴弦时,其形态姿势之优美,确如落在凡间的精灵。

竖琴有不同的分类,会根据国家和地域的差别在结构上有所差异。

爱尔兰竖琴⼜称凯尔特竖琴,它有⼀个三⾓形的外框,约90厘⽶⾼,55厘⽶宽,没有踏板,不同长度的琴弦发出的⾳符也不相同,并且⾳⾊优美清亮,宛如⽔珠落盘。

演奏者通过⼿指对琴弦的挤压来改变琴弦的固有⾳符,⽽传统的爱尔兰竖琴是⽤⼿指甲弹奏的。

传说假如⼀个演奏者的演奏使听者感到苦恼,他的指甲就会断裂。

爱尔兰竖琴的⾳域很宽,泛⾳表现同样出⾊,这就使爱尔兰竖琴在演奏时犹如瀑布飞流直下,流畅⽽⼜缓急分明。

在加上它独特的清⾳,竖琴对于爱尔兰民乐特点的最终形成起到关键作⽤。

风笛与竖琴⼀旦合作,乐器对曲意的表达便更为丰富,能够充沛地表达各种情绪,在优美的基调上引起听众的共鸣。

竖琴这⼀古⽼的乐器始终有⼀种让⼈⽆法抗拒的典雅之美,其⾳⾊平和、舒缓却⼜极富底蕴。

数百年来,竖琴虽然在交响乐团中⼀直扮演着配⾓,但是以它为主⾓的古典⾳乐却往往令听众如痴如醉。

---曲⽬及作曲者----
01:洛厄尔·李伯曼《长笛,竖琴和管弦乐队协奏曲》OP.48
洛维尔·利伯曼(Lowell Liebermann),⽣于1961年,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1987年茱莉亚⾳乐学院博⼠毕业。

他写了⼤量的交响乐、室内乐、钢琴作品等,⾳乐具有很强的可听性,融⼊了流⾏⾳乐的因素。

注重华丽乐句的抒情性,同时⾳乐具有很强的炫技性,发展曲式的⼿法较为传统。

詹姆斯⾼威(Galway James)爵⼠,1939年诞⽣于北爱尔兰⾸都贝尔浮⼠特。

詹姆斯⾼威爵⼠作为世界级的⽆与伦⽐的古典⾳乐演绎⼤师和完美的表演艺术家,他的魅⼒渗透到⾳乐的各个领域,令⼈⽆法抗拒。

他的独特的笛⾳,华丽的技巧,独到的鉴赏⼒,使其成为当代最受⼈尊敬的艺术家。

02:弗朗索⽡-阿德⾥安·布⽡尔迪厄(Fran?ois-Adrien Boieldieu)
弗朗索⽡-阿德⾥安·布⽡尔迪厄(法语:Fran?ois-Adrien Boieldieu,1775年12⽉16⽇-1834年10⽉8⽇),法国作曲家。

在⼈们印象⾥,竖琴⽆疑是特殊的。

它的⾳⾊甜美、浪漫,或许还有些单调;它的位置处于交响乐团的后⽅,琴声总是出现在交响乐的背景⾥;同其它的乐器⽐起来,竖琴的⾳⾊和⾳质是如此与众不同。

作为最古⽼的乐器之⼀,竖琴诞⽣距今已有5000年。

1810年,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将竖琴设计为有47根不同长度的弦、⽤7个踏板改变弦⾳⾼低的样式,这种能奏出所有调性的现代竖琴⼀直被沿⽤⾄今。

⾳乐选⾃布⽡埃尔迪厄(Boieldieu, 1775-1834)极为著名的《C⼤调竖琴协奏曲》(Harp Concerto in C),回旋曲(Rondo)。

(ingia)
03:圣桑《G⼤调弦乐竖琴协奏曲》
夏尔·卡⽶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ns)是⼀位属于浪漫时期的法国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亦是⼀位多产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

他是法国民族⾳乐协会的创始⼈之⼀,积极从事⾳乐活动,⼜以钢琴家和指挥家⾝份到各国
演出。

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百七⼗部,⼏乎涉及每个⾳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整,配器华丽,⾊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

04:热尔梅娜·塔耶弗尔《弦乐竖琴协奏曲》
热尔梅娜·塔耶弗尔(Tailleferre Germaine)国家:France 法国。

(1892年⽣于巴黎附近的圣莫尔公园;1983年卒于巴黎)。

法国作曲家、钢琴家。

她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六⼈团”成员之⼀,也是其中唯⼀的⼥性作曲家,曾师从拉威尔。

她作有钢琴、竖琴、声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提琴奏鸣曲和芭蕾⾳乐等...
05:莫⾥斯·拉威尔《弦乐竖琴协奏曲》
莫⾥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

拉威尔追求表现乐思的⾃由,但他同时⼏乎总是留在古典形式和严格的艺术规则的框框之内,同古典传统始终保持牢固的联系。

拉威尔的乐队中常可看到作为整个作品的曲式结构的重要⽀柱的宽⼴旋律,他的乐队⾊彩也要确定得多,⽽且也更辉煌、华丽。

06:卡尔·赖内克《E⼩调竖琴协奏曲》Op.182
卡尔·赖内克1824年⽣于阿尔托尼,幼时跟随他的⽗亲约翰·赖内克学习⾳乐。

他更多的是以⾳乐教育家的形象扎根于⼈们⼼中,因为他从教长达35年,培养出了⼀批杰出的⾳乐家。

07 :亨德尔《F⼤调竖琴协奏曲》op.4 No.5
08:亨德尔的《降B⼤调竖琴协奏曲》Op.4 No.6
乔治·弗⾥德⾥希·亨德尔(GeorgeFredericHandel,1685—1759) 亨德尔出⽣于德国哈勒城的⼀个⼩市民家庭,是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竖琴协奏曲作品,其和op.4 No.5均改编⾃同编号的《管风琴协奏曲》。

当竖琴作为主奏乐器后,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感觉,旋律优雅明快是本曲的特点。

乐曲⼀开始就以明快积极的弦乐让听者⼼情愉悦,旋律带着明朗与优美的亮⾊。

此后竖琴的主奏清脆欢快,如晶莹的鹅卵⽯点缀欢畅的浅溪,如从透明的⽔晶⾥传出的清凉灵动。

也很喜欢抒情⽽优美的第⼆乐章,这时的竖琴相对安静了下来,舒缓的旋律流溢典雅柔美的诗意,仿佛经历愉悦后的宁静沉淀,焕发着另种魅⼒。

通过此曲来感受竖琴与古典⾳乐的魅⼒,当旋律荡漾⼼间时,⾳乐带来的静⼼的清凉、舒适的明朗给⼈以美好的精神享受。

竖琴这⼀古⽼的乐器始终有⼀种让⼈⽆法抗拒的典雅之美,其⾳⾊平和、舒缓却⼜极富底蕴。

数百年来,竖琴虽然在交响乐团中⼀直扮演着配⾓,但是以它为主⾓的古典⾳乐却往往令听众如痴如醉亨德尔的《降B⼤调竖琴协奏曲》,Op.4 No.6 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竖琴协奏曲作品,其和op.4 No.5均改编⾃同编号的《管风琴协奏曲》。

当竖琴作为主奏乐器后,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感觉,旋律优雅明快是本曲的特点。

09:卡尔·迪特斯·冯·迪特斯多夫:
尔·迪特斯·冯·迪特斯多夫K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1739-1799)奥地利作曲家,⼩提琴演奏家,曾在各种贵族亲王府中担任⾄乐队长,作有40部歌剧、115⾸交响曲、35⾸协奏曲。

本名卡尔·迪特斯,是维也纳乐派最多产和多才多艺的⾳乐家之⼀,与海顿和莫札特同期。

虽然迪特斯的⾳乐⽣涯⼤部分不在维也纳,其⾳乐风格也偏离了当时的主流风尚,然⽽这⽆损于他的声誉。

他的创作领域⾮常⼴阔,声乐作品尤其是歌剧和⼩歌剧,在维也纳远近都⼴泛传播。

10:莫扎特《C⼤调长笛竖琴协奏曲》K299
这⾸《C⼤调长笛和竖琴协奏曲》K299/297c,作于1778年4⽉。

那年莫扎特22岁,在法国巴黎结识了当时有名的长笛演奏家——驻伦敦的法国⼤使济尼公爵,公爵的⼥⼉是⼀位竖琴演奏家,也是莫扎特的学⽣。

此曲是1778年莫扎特应公爵及其⼥⼉之邀⽽创作,让公爵⽗⼥在公爵⼥⼉结婚庆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达其⽗⼥的感情良好。

此曲是⼀部祝贺⽤曲,既典雅⼜具有⽣动的表情。

这部协奏曲既是长笛与竖琴完美绝伦的组合⼜是⼆重协奏曲题材的典型样板之⼀,时⾄今⽇它仍然是长笛和竖琴曲⽬中的佳作。

它实际上是⼆重奏,是两个富有表现⼒的独特的乐器的相互倾诉和与交响乐队的倾诉。

长笛和竖琴——也许是天下⾳⾊最美的两种乐器,⽽将两者放在⼀起作为协奏曲的主奏声部,这在常⼈看来也许是匪夷所思。

然⽽莫扎特却是⽆所不能,他不仅如此做了,⽽且还做得⾮常漂亮。

简直没有什么能难倒这位旷世天才的。

这是⼀部清新流畅,抒情性⾮常强的作品。

乐曲的主题均由独奏的长笛与竖琴奏出。

长笛与竖琴以对话的形式,在清新优美的旋律基础上,还包含有丰富的华彩与演奏技巧。

莫扎特极其精妙的乐思与作曲技法,使得整部协奏曲达到了⼀种简时不陋、繁时不乱的⾄⾼境界。

曲中竖琴紧随长笛⽽作即兴嬉戏之状,真有点依依不舍的样⼦。

莫扎特在此为长笛所写的乐思实在要令⼈想起碧蓝天空之下,具有英武⽓质的牧⼈⼀笛在⼿,便可将⽩云吸引得卷舒⽽来。

不知⼤师当时有⽆想到过⼈类与⾃然的永恒关系问题,不过,慢乐章那悠扬的笛⾳响起,竟使⼈感到了⼀种莫名的孤独,寞寞长天之下只有长笛优美的声⾳及竖琴的追随在旷野上回荡,这⾥岂⾮有⼀种亘古难解的愁结?
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旋律(莫扎特的乐思总是“太多”),怎样抵制⽆休⽌的华美⾳符的诱惑,既达到乐器与乐队⾳⾊的和谐统⼀,⼜能发挥出主奏乐器各⾃独特⼜⽣动鲜明
的歌唱性特点,找出这个平衡点就成了演绎这部作品的难点。

两位⼤师合作的此次录⾳,⾮但技艺卓绝⽽且兴意盎然、默契⽆间;1963年的录⾳传递出⼀种清丽绝俗的⾳⾊,在众多演录中也算是数⼀数⼆了。

相⽐之下国内常见的西诺波利4D录⾳中主奏乐器部分则显得有点“温”了。

11:华⾦·罗德⾥⼽为竖琴与乐队⽽作的《⽉下情歌协奏曲》
罗德⾥⼽于1901年11⽉22⽇诞⽣于西班⽛⽡伦西亚(Valencia)的⼀个⼩城镇沙冈多(Sagunto)。

华⾦·罗德⾥⼽(Joaquin Rodrigo)这位从三岁起就双⽬失明的盲⼈作曲家,是20世纪⾳乐史中具有崇⾼地位的特殊领导⼈物,同时也是西班⽛乐坛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

由于《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成功,更使罗德⾥⼽⼀跃成为西班⽛继阿尔班尼斯(I.Albeniz)、格拉那多斯(E.Granados)、法雅(M.Falla)、图⾥纳(J.Turina)之后,西班⽛乐坛最亮丽的⼀颗慧星。

12: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德语: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
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德语: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1736年2⽉3⽇-1809年3⽉9⽇),奥地利作曲家,⾳乐教育家。

他长期担任圣斯蒂芬⼤教堂和奥地利宫廷的管风琴师,同时还是当时最伟⼤的对位法教师。

他的学⽣有贝多芬,雷哈,胡梅尔等⼀批著名作曲家。

⽽他本⼈的作品则数量不多,且并不出名。

13:多赫南伊·埃尔诺(Dohnányi Ern?)
多赫南伊·埃爾諾(匈⽛利⽂:Dohnányi Ern?,德語:Ernst von Dohnányi,1877年6⽉27⽇-1960年2⽉9⽇),匈⽛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

其孫克裏斯托弗是著名的當代指揮家。

多赫南伊尽管⾝处20世纪,其作品却是纯粹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他影响最⼤的是勃拉姆斯和李斯特。

多赫南伊的作品常有宽⼴的旋律,丰满的和声和精湛的技术,但有时失于过分精雕细刻。

很长⼀段时间内,⼈们认为他的⾳乐过于保守,意义不⼤,但近年来他的作品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上演机会。

⼩協奏曲Op.45,是杜南伊1952年在美國Tallahassee時的创作,在後期浪漫⾵格中散發著作曲者思乡情愁,细致柔和的曲风与唯美旋律,為旧⽇時光流逝所抒發的感傷,令⼈無限感傷。

14:巴赫《F⼤调协奏曲》BWV 978
巴赫《16⾸为独奏古钢琴⽽作的协奏曲 BWV 972-987》独奏钢琴曲。

1708-1717年作于魏玛。

这⼗六⾸协奏曲均根据维⽡尔第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改编⽽成,因其均改编⾃极为优美的旋律,因⽽⾮常动听。

改编曲所对应的原作,即维⽡尔第⼩提琴协奏曲《和谐的灵感》(op.3L'Estro Armonico)中的三⾸作品—G⼤调⼩提琴协奏曲(op.3。

No.3RV310)
15:格奥尔格·克⾥斯托弗·⽡根塞尔(Georg Christoph Wagenseil) 《G⼤调竖琴协奏曲》格奥尔格·克⾥斯托弗·⽡根塞尔(德语:Georg Christoph Wagenseil,1715年1⽉29⽇-1777年3⽉1⽇),奥地利作曲家。

他是约翰·富克斯最喜欢的学⽣,并继任他成为维也纳宫廷作曲家。

他的作品是早期古典主义风格的典范,对海顿和莫扎特都有⼀定影响,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辉煌成就打下了基础。

16:安德烈·若利韦(法语:André Jolivet)《竖琴和室内管弦乐队协奏曲》
安德烈·若利韦(法语:André Jolivet),法国20世纪著名作曲家。

1905年8⽉8⽇---1974年12⽉20⽇
若利韦⽣于⼀个艺术家的家庭。

他早年跟作为钢琴家的母亲学习⾳乐,在15岁时就⾃⼰构思了⼀部芭蕾,⾃⼰设计⾳乐,布景和情节。

若利韦的⾳乐作品和写作风格都⼗分多样。

他是⼀位⼤胆⾰新的作曲家,喜欢采⽤⽆调性和各种东⽅调式创作,运⽤新奇的和声和⾳⾊,创造出独特的⾳响效果。

他特别擅长为管乐器写作,同时也为马特诺电⼦琴创作了许多作品。

总的来说,他的成就虽然不及梅西安,但仍然是⼀位颇具可听性的作曲家。

去虾⽶试听
曲⽬列表:
1.Concertino for Harp and Chamber Orchestra, Op.93 -
2. Andante (Quasi recitativo)-
-Catherine Michel
『马⾥奥·卡斯泰尔沃-泰代斯科《竖琴和室内管弦乐队⼩协奏曲》Op.93 。

第⼆乐章:⾏板Mario Castelnuovo-Tedesco(马⾥奥·卡斯泰尔沃-泰代斯科(1895年4⽉3⽇⽣于意⼤利佛...』
2.Boi?ldieu: Concerto for Harp and Orchestra in C - 1. Allegro brillante--Ernst M?rzendorfer 『布⽡尔迪厄《C⼤调竖琴协奏曲》第⼀乐章』
3.Boi?ldieu: Concerto for Harp and Orchestra in C - 2. Andante lento--Ernst M?rzendorfer
『布⽡尔迪厄《C⼤调竖琴协奏曲》第⼆乐章』
4.Boi?ldieu: Concerto for Harp and Orchestra in C - 3. Rondeau (Allegro agitato)--Ernst M? rzendorfer
『布⽡尔迪厄《C⼤调竖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5.Concerto for Flute, Harp and Orchestra,OP.48--James Galway
『洛厄尔·李伯曼《长笛,竖琴和管弦乐队协奏曲》OP.48 古典⾳乐永远流淌的纯净的⽣命之流, 通向我们的⼼灵, 令我们肃然,令我们赞叹,令我们感动,令我们欢欣。


6.Saint-Sa?ns: Morceau de concert for Harp and Orchestra in G major, op.154 - 1. Allegro non troppo - Allegro moderato - a--Jean Martinon
『圣桑《G⼤调弦乐竖琴协奏曲》 op.154 第⼀乐章』
7.Saint-Sa?ns: Morceau de concert for Harp and Orchestra in G major, op.154 - 2. Andante sostenuto--Jean Martinon
『圣桑《G⼤调弦乐竖琴协奏曲》 op.154 第⼆乐章』
8.Saint-Sa?ns: Morceau de concert for Harp and Orchestra in G major, op.154 - 3. Molto allegro quasi presto - attacca:--Jean Martinon
『圣桑《G⼤调弦乐竖琴协奏曲》 op.154 第三乐章』
9.Saint-Sa?ns: Morceau de concert for Harp and Orchestra in G major, op.154 - 4. Allegro non troppo - Animato - Molto alle--Jean Martinon
『圣桑《G⼤调弦乐竖琴协奏曲》第四乐章』
10.Concierto de Aranjuez for Guitar and Orchestra - Transcribed for harp & orchestra -Adagio--Marisa Robles
『华⾦·罗德⾥⼽《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慢板乐章⾦·罗德⾥⼽是古典⾳乐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尽管由于早年失明,但是他却取得了巨⼤的成功。

罗德⾥⼽的作品被认为是属于⼆⼗世纪最流⾏的⾳乐,尤其是《阿兰胡埃斯协奏...』
查看全部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