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春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潮》教案

《春潮》教案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北师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潮》教案,欢迎阅读与参考。
《春潮》教案(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教学难点1.掌握“低、游”的字形结构。
2.理解产生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教学准备1.四幅彩色挂图。
2.本课生字的卡片。
3.布置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你知道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现象吗?今天我们学习《要下雨了》这课,看看小白兔观察到了哪些自然现象?二、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看书,然后让同学们在书上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因为有插图,第4、5段不好找,老师可以指点一下。
三、认读一下本课的生字卡片。
因为还没有学生字,要在卡片上标上拼音。
四、讲读课文:(一)指名读第1段。
思考这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的谁在哪儿干什么?第二句小白兔为什么直起身子,伸了伸腰?说明:天气很闷,这个闷字什么意思?这是小白兔的感觉,也预兆着要下雨了。
(二)小白兔直起身子看见了谁?说了些什么?指名读2、3段。
1.小白兔看见了燕子。
出示书上图一。
2.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低?(要讲清:空气潮湿→虫子低飞→燕子捉虫,也就得低飞。
)3.板书:燕子低飞忙着捉虫(三)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话吗?请同学们找出这个句子,老师指导读读。
讲清:这句话是小白兔自己在问自己,心里在琢磨。
它往前走,看见了谁?说了些什么?边思考,边听同学读4、5、6段。
1.出示书上图二。
2.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这次请同学自己在书上找找。
找到“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就是理解了。
)3.板书鱼游到水面透透气(四)小白兔相信小鱼的话了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说明:引导学生找出“连忙往家跑。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春潮》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春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潮》的故事情节;2.能领会《春潮》的寓意;3.能理解《春潮》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把握;2.识别故事中的隐喻;3.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文学形象。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黑板,粉笔,PPT,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二)导入学生打开课本第92页,想象自己在看海,感受蔚蓝的海水,白色的沙滩,蓝天白云,听人们欢笑的声音。
海风轻拂着脸庞,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然后问同学们:“如果你在这时候看到一条巨大的鲸鱼,这是什么感觉呢?”(三)展示展示PPT,以鲸鱼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思考鲸鱼在海洋中扮演的角色,和它们对海洋的重要性;描述鲸鱼因为海水污染而快灭绝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四)引入经过细腻的情感交流后,导入本课的主题《春潮》的阅读。
在排解了各自情绪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鲸鱼的情感,同时进入本体验本文的语言氛围。
(五)阅读中1.明确文本:详细讲解《春潮》的故事情节,鲸鱼出水,被困在海湾,故意搏杀,直至牺牲等情节。
2.理解隐喻:从词语,句式,意境方面,引导学生探究鲸鱼所承载的隐喻及其寓意。
3.探究形式:注重表现策略,类比复杂生理形态,借用丰富画面,运用各类修辞手法,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思考。
(六)听读标准:1.注意节奏,强调停顿位置;2.动态表现文中角色的情感变化;3.适当运用音量,模拟出更生动形象的场景。
(七)读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自由谈论对鲸鱼所承载的隐喻的理解,以及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根据文中角色的气息,模仿其动态,进行角色扮演落地到情感实践。
四、教学小结《春潮》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是太阳、海洋、鲸鱼、生态环境的代表。
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了鲸鱼的特征,同时还能培养出学生的情感细腻,大力推进环境保护教育,增强了学生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让学生从文本中学习到很多。
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和场景对自己有所启发,并对环境和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潮》教案、教学设计

此外,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他们对大自然的变化充满兴趣。因此,《春潮》这篇课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方法目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春潮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通过关键词、中心句等把握文章大意,提高阅读效率。
1.必做作业:
(1)熟读课文《春潮》,结合课堂所学,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家长签字确认。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和拓展题,巩固生字、新词及课文理解。
(3)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象,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物体或现象,写一篇关于春天的观察日记,不少于300字。
2.选做作业:
(1)收集关于春天的诗句、文章或故事,与同学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以《春潮》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象。
(3)尝试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描绘春天的文字,锻炼写作能力。
3.家长辅助作业:
(1)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观察日记,鼓励孩子观察大自然,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2)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课后练习题,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春潮》教案通用

《春潮》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春潮》。
课文描绘了春潮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春潮的壮丽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感受春潮的壮丽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播放春天的音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的意思。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想象与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能想象出春潮的壮丽景象吗?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春潮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5. 课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一下春潮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春潮课文描绘了春潮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潮景象。
2. 作业答案:示例:春潮涌动,波涛汹涌,仿佛是大海在欢呼,春天来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春潮的壮丽景象,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潮》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春天潮水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强调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醒学生在写作时注意运用。
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问题导向,培养思维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提升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本案例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小组展示环节,更是让学生在锻炼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同时,注重学生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春天潮水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3.学生能够把握课文的结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描绘自然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人生态度。
4.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023最新-小学语文《春潮》教案【优秀3篇】

小学语文《春潮》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如下是编辑为大伙儿整理的小学语文《春潮》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语文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要问”的重要1.齐读“不懂就要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于什么?(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正在干什么?(4)看第5页上面左边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5)看第5页上面右边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
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别在干什么?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要问”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四年级语文教案)《春潮》课时教案

《春潮》课时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第2单元:春潮全单元教案《春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春潮》教学设计之二】《春潮》教学设计之一课时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新词。
理解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懂得春水充满生机的热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学会结合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感受春水是多么的生气勃勃,多么的博大恢弘。
理解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与学活动过程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活动第一课时一、导课:同学们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发现了吗,说给大家听好吗?今天,我们就要到这北方的二月去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春潮)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看看在这个季节里,课文写了什么?2、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三、细读课文(一)学习2、3段。
指名回答,用课文的词语概括地说说它是什么样的?(不可抗拒)重点读读第朗读2、3段,边听边画出重点的词语和句子,哪些地方表现了春潮的“不可抗拒”?“快去看呀,大江复活了,她扯着我的衣襟……”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词语说说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回答问题:课文描写是什么?听录音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站在江边,看到春潮是什么样的?交流。
小组交流全班朗读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活动(二)拓展想像,体会课文教师放的录音,教师配乐吟诵播放录象,你看到的画面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如果此时此刻,就站在江边,你想说些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春潮是不可抗拒的?面对春潮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说说那一句话能概括春潮的样子。
二、复习课文内容:1、面对春潮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写写自己想像春潮的景象。
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的句子,结合课文2、3段的有关句子谈谈说说。
《春潮》导学案

3.、观看春潮视频。
学
习
过
程
预设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词
认读
评价,指正
齐读
细读课文,感受春潮不可抗拒的气势)
范读课文
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通句子。
检查朗读情况
交流遇到的问题
2、交流:指名回答,用课文的词语概括地说说它是什么样的?(不可抗拒)
《春潮》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题
春潮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习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新词。
2..理解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懂得春水充满生机的热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文章中的情感。
能用自己的话会清楚、有条理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预
习
单
1、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
记录,做批注。说说春潮给你的印象。
板书设计:春 潮 不可抗拒
生机勃勃 顽强的生命力
【教育资料】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春潮 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学习精品

《春潮》授课时数:2课时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
(板书课题)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
(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
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
(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
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潮》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潮》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教材以生活为素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兴趣。
1.2 教材内容•课文《春潮》主要描写了一位小女孩观看春天的到来,欣喜地玩耍、翻飞的情景。
•课文情感真挚,描绘细腻,给学生带来音乐般的美感。
1.3 教学目标1.3.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春潮》这篇课文,掌握词语和句子的字义和用法。
•学生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理解、表达和写作,提高语言综合运用技能。
1.3.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听讲、思考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情景演练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1.3.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美好期待。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生活、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春潮》这篇课文,把握词语和句子的字义和用法。
•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理解、表达和写作。
2.2 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配合训练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让学生读出课文的美感。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本、教学课件、春潮图片、PPT演示等。
•学生:课本、作业本、笔、纸。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如草木变绿、花朵盛开等。
2.出示春潮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春天的美好场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
4.2 学习新知1.朗读课文《春潮》。
2.合作讨论,共同找出课文中的生词,解释词义和用法。
3.讲解课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和美感。
4.3 合作探究1.学生分小组,对比春潮和冬天的特点,写出几点不同之处。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潮教案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潮》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
(板书课题)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2、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1、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
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了”,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学生讨论,体会用词的巧妙。
)教师小结板书: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读完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2、指导朗读第二段。
(1)再试着自己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景象。
(2)指名读,指导朗读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
例如:“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等。
(3)自己练读,小组赛读。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四年级《春潮》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四年级《春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关键词句,尤其是动词,想象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
3、积累语言,像作者那样留心观察春景。
4、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关键词句,尤其是动词,想象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
2、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在我们身边,春天正悄悄地来临吗?说说春天的景物及特点。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家冯德英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的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
听课件范读。
(板书:春潮)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教师小结板书: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2、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衰竭:事物发展转向枯竭。
山崩地裂:山倒塌地裂开。
禁锢:禁闭起来,不许跟人接触。
驯服:听话,顺从。
三.再读课文,感情朗读1、课文描写的是什么?2、春潮是什么样子的,画出重点语句。
3、指导朗读,体会春潮有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
(1)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
例如:“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等。
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去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形成时的“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气息。
(2)指导朗读第三段朗读并想象以下词句:①“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潮第一课时 (1)

课题春潮设计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的作者的喜悦心情。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驯服”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以及重点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用具有关图片或录像资料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播放海潮大浪滔天声音如雷的录像(画面),也可以找到《观潮》中的录像播放大潮来时的景象。
)这是大海浪潮翻滚的场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象?(波浪滔天、势不可挡、震耳欲聋)《春潮》描写的也是潮,它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课题和作者。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出示有关词语正音。
(不一定是生字,学生读不准的字音都要纠正)例如“寒气凛凛、山涧、朝阳处、禁锢、喀嚓、驯服”等词语都要让学生读准。
3、同位或小组间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
(师总结: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
1、默读1、2自然段,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段)。
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自己练读这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动词读重一些,体会景物的变化。
指名读,其他想象画面。
小组分析易错的字音、字形。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巩固练习1、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崩溃、禁锢、驯服)。
2、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①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②风从窗缝里吹了进来,在我耳边吹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吹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①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②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3、自由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再全班交流一下(急促、气势很大――平缓、喜悦)。
《春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5套)

《春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5套)《春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一、据拼音写汉字。
崩kuì( ) 禁��ù( ) xùn()服寒气lǐn()lǐn()sū ( ) 软天崩地liè()二、多音字注音组词:()()()朝禁奔()()()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大江()的小草()的声响()的浪花()的黎明()的力量四、缩句。
1.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
2.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同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
五、据原文填空后回答问题。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_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_____。
朝阳处_______,雪水顺着__________,冲开了 ______________。
那巨大的________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每天_______________,最后成为一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冰封的大江在________________,在 ____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颜色也__________。
1.面对春潮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2.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参考答案:一、锢驯凛凛酥裂二、(cháo)朝廷(jìn)禁止(bēn)奔跑朝禁奔(zháo)朝气(jīn)禁受(bèn)奔头三、奔腾青青轰隆隆翻滚寂静巨大四、1.瀑布活动了。
2.冰排发出声响。
五、寒气凛凛、衰竭、雪已融化、斜谷流过来、山涧溪水的冰面、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山中雪水的冲击下、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1.你的力量好伟大呀,我们应当学习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2.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是万物复苏茁壮成长的季节,春天是展示生命力的季节,我要高声赞美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春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单元以《春潮》为题安排了两篇散文。
这两篇散文用不同手段面写了春天的景象。
第一篇很有气势,第二篇非常细腻。
两篇文章语言丰富,描写形象,细腻,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春天(春潮)的喜悦之情。
但是这两篇课文描写的景象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大,加上复句和比喻句比较多,就给学生理解课文增加了难度。
所以学习这两篇课文,首先是要读通读熟。
在此基础上,教师用语言和画面设置情境,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朗读,感知并比较春潮和春水的样子和特点。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的作者的喜悦心情。
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理解春潮来时恢宏的场面。
2、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击溃、驯服”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金钥匙的提示,学习对描写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质疑思路,通过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
4、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以及重点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提倡学生背诵这篇文章。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的作者的喜悦心情。
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理解春潮来时恢宏的场面。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图片或录像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找黄河上游壶口瀑布春天解冻时的画面资料。
相应的音乐磁带。
2、教师准备小说《苦菜花》的背景介绍以及与此文的联系。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课文,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看到春潮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
(播放海潮大浪滔天声音如雷的录像(画面),也可以找到《观潮》中的录像播放大潮来时的景象。
)这是大海浪潮翻滚的场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象?(波浪滔天、势不可挡、震耳欲聋)《春潮》描写的也是潮,它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出示有关词语正音。
(不一定是生字,学生读不准的字音都要纠正)例如“寒气凛凛、山涧、朝阳处、禁锢、喀嚓、驯服”等词语都要让学生读准。
3、同位或小组间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
(师总结: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三、插入金钥匙,学习对散文质疑的方法。
1、自由读“金钥匙”内容,说说读明白了什么。
(没有质疑习惯的班级或学生要把此作为重点环节,告诉学生质疑的好处,要求学生必须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已经有质疑习惯的班级和学生可以不用“金钥匙”提示的问题,而是提出自己更有独到性的问题。
)2、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思路)。
根据问题明确哪个自然段是重点段。
四、细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感悟内容和思想感情。
1、默读1、2自然段,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段)。
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出示第二自然段。
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寒冷的威力在衰竭,雪水融化,冻结的瀑布开始活动,冰封的大江变酥、变软、变暗”4句话的主要意思。
(也可以用表格填写的形式知道本段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
3、自己练读这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动词读重一些,体会景物的变化。
指名读,其他想象画面。
4、小结:在山中,雪水一股股汇集起来流进冰封的大江,终于有一天爆发了,那景象势不可挡。
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春潮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5、出示第三自然段。
学生说画出来的句子,教师标出来。
指名读。
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气势很大,不可阻挡。
抓住哪些词语才能把春潮的气势读出来呢?小组讨论一下,试读。
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读,其他组评议,在评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崩溃、禁锢、驯服)。
7、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①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②风从窗缝里吹了进来,在我耳边吹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吹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①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②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8、自由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再全班交流一下(急促、气势很大――平缓、喜悦)。
9、配乐朗诵3、4自然段。
10、教师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
(基本含义: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力量汇集起来,就像势不可挡的春潮。
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板书设计:春潮雪水融化――大江酥软――坚冰崩溃――奔腾汹涌――春水欢笑由弱到强、势不可挡《春潮》教学设计[张朝霞]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的形成过程和磅礴的气势。
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以首句总起,写山的背阴处“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冰封的大江变软了,这一切都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
这一部分是春潮的序曲,春潮还在孕育、积累、蓄势。
第二部分由弱到强,春潮逐渐宏大,直至“不可抗拒”。
这一部分紧承上文,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气势磅礴的开江场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们深切的感受春天的力量――不可抗拒。
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我们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配套的硬件设施给教学带来许多方便。
但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因此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不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阻力。
但是部分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带领全体同学一起学习,提前搜集资料等等,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
(板书课题)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
(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
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
(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
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了” ,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学生讨论,体会用词的巧妙。
)教师小结板书: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读完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2、指导朗读第二段。
(1)再试着自己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景象。
(2)指名读,指导朗读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
例如:“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等。
(3)自己练读,小组赛读。
(以活泼的形式给孩子们充分朗读的时间去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形成时的“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气息。
)3、引导背诵:(1)出示: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_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_____。
朝阳处_______,雪水顺着__________,冲开了______________。
那巨大的________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______________,最后成为一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冰封的大江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颜色也__________。
(2)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四、大江复活,欣赏春天1、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期待时机成熟的时刻的到来,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黎明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引读第三自然段。
)2、读完这一段,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表示。
(学生可能说出波澜壮阔、气势宏伟、势不可挡等等。
)3、指导读。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和第二自然段相比,在语速和语调上会有什么不同?(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也更能够体会到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1)读感悟,练读课文。
(2)播放排山倒海的潮水的声响,让孩子们想象春潮宏大的气势与壮观的景象。
(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这样更容易进入情境,进而感悟文章,读好文章。
)朗读并想象以下词句:①“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②“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
”③“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
)(本段处理,主要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春潮的声势浩大和不可抗拒。
)4、配乐朗诵(以潮水汹涌澎湃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辅助感悟。
(引诵,帮助学生背诵本段,积累语言。
)5、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此有爆发力的春潮使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可给孩子们简单介绍《苦菜花》的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