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
——关于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探讨
第二阶段(2006.9~2008.1)工作计划
镇原县三岔中学
体育课题组
2006年9月
本课题第一阶段工作取得了预期成功,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稳步推进研究计划,制定第二阶段研究方案。
经过这一阶段的调查研究,我们逐步掌握贫困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要为了落实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必须进行课内外相结合体育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去深入讨论和研究。
一、明确本阶段的工作重点
(一)、早操、课间操、第八节活动课组织形式、内容及考核办法。
(二)、关于“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实验的奖励办法和工作职责研究。
(三)、自制体育器材。
(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办法和规则的研究。
二、确定实施对象
在课题研究起始,研究人员把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使研究的方案落到实处,一早操、课间操、第八节活动课作为研究平台,以民间传统项目列入春季田径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校园集体舞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以赛促练相结合,使农村孩子体育的兴趣日益提高。
希望各位研究人员继续发扬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本这两个“务必”的政治觉悟,认真履行研究人员的职责,互助协作,积极探索,为完成研究工作勤奋努力,多出成果。
《贫困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
——关于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探讨
第二阶段(2006.9~2008.1)工作总结
镇原县三岔中学
体育课题组
2008年1月
星移斗转,转眼间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中,在我校领导和各个研究员的同心协力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先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验全面展开效果明显
在着一年半的时间里各位实验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点、新思想,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进一步的规范体育课、早操、课间操的各种组织形式及考核、管
理办法。
将课题研究的步子向前大大的迈进。
表现较突出;
1 是大多数学生每天都能够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有8位老师不同的自制了体育器材,缓解了本校体育器材不足的现象;利用学校有限的空地分级组织,各种形式有趣的活动,克服了人数多,场地小的局面;对学生体育活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尤其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给于了自信,找准身心发展的科学锻炼方法。
2 制定体育老师新的评价标准,提高了体育老师教学的积极性。
3 通过这一年半时间的活动实践,班主任对体育活动与学习之见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改变了过去只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再学习的被动局面,建立了一个和谐、快乐、健康的校园。
二、进一步健全了贫困农村学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及考核办法
首先全校师生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实践证明把贫困农村学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分为:体育课、早操、课间操、第八节活动课四块是可行的,才是落实贫困农村学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课主要途径,因而对体育课、早操、课间操、第八节活动课都要有不同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考核办法。
课间操、早操、第八节活动课均由班主任管理,班委会负责组织,体育老师指导进行。
以每班的生活委员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登记。
最终有学校负责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领导小组,评出优秀个人和优秀班集体。
其次我们的指导并以合法的程序通过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各项制度:《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考核办法》《关于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班委会的职责》《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兴趣小组组长的职责》《体育教师的职责及考核办法》《班主任的职责及考核办法》等,使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走上了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的轨道,完善了运行机制,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三、成功的解决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与班主任传统工作方式之间的矛盾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深知道改革与传统的矛盾必将产生正面与反面两种效应,尽管我们的每位实验人员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努力工作,但难免会将传统的工作方式观念带入其中。
因此我们通过大量的体育友谊赛,小型运动会,体育知识竞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等方式,大大的增强了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利用墙报、校园网宣传体育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
通过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综合评定学校表扬了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先进个人,模范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生等,来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改革需要,来促使学生,班主任,体育老师工作方式始终和“健康第一”的理念高度统一,从而实现了学生和班主任对体育活动新的认识,新的观念,新的思想。
四、我们完善了科学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其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到本课题的实际效果,而且从也关系到整个理论体系的完备与否,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终于找出一条科学的管理办法。
学生自评、师生互相监督、领导分级负责共同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结合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并且增设一些奖项已达到发展性而全面评价,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管理办法的单一性和老师对学生以竞技运动成绩来评价学生,事实证明我们找到的评价机制和管理办法有效的调动了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发现自己了的闪光点,还有效的促进了差生的转化工作,使本校的学风浓,班风正的氛围。
五、存在的问题
尽管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有所改观,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模式基本形成,但是仍然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体育老师的指导态度欠认真,仍然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早操、课间操、第八节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比较混乱,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化,考核制度欠完善。
3 、考核小组人员自由主义严重,自私自利思想普遍,工作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培训。
4、模式本身产生负面效应,即有些班级将模式按部就班,忽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只把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认为来完,这样做会前功尽弃。
5、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考核制度,管理办法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6、体育老师和班主任的敬业精神需要进一步加强。
7、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作用宣传力度不够,需要通过学生,师生的途径向社会大力宣传。
8、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规则没有深入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民间传统体
育运动项目的组织形式、比赛办法、比赛规则进行研究,对于自制体育器材的安全性检查不够。
总之,经过一年半的实验,我们已经取得了战略性的成果,为了进一步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课题组绝不放松,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研究,以期早日形成具有贫困农村学校学生特色的活动模式,为贫困农村学校进一步和谐的发展提供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