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算题及综合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算题及综合题答案
计算题第二题
该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由于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和B公司的资产交换属于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的交换。
分析:A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300000-50000)+(600000-100000)+30 0000=1 050 000(元),公允价值合计=200000+500000+350000=1 050 000(元);B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900000-100000)+(200000-90000)+(30000 0-60000)=1 150 000元,公允价值合计=800000+100000+240000=1 140 000(元)。
同时,A公司支付给B公司90 000元补价。
A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合计+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1050 000+90 000=
1 140 000(元)
B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合计+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1150 000-90 000=1 060 000(元)
(1)A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A公司换入B公司办公楼应分配的价值=800 000÷1150 000×1 140 000=793 043.48(元)
A公司换入B公司小轿车应分配的价值=110 000÷1150 000×1 140 000=109 043.48(元)
A公司换入B公司客运大轿车应分配的价值=240 000÷1150 000×1 140 000=237 91 3.04(元)
(2)B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B公司换入A公司厂房应分配的价值=250 000÷1 050 000×1 060 000=252 380.95(元)
B公司换入A公司机床应分配的价值=500 000÷1 050 000 ×1 060 000=504761.91(元)
B公司换入A公司原材料应分配的价值=300 000÷1 050 000×1 060 000=302857.14(元)
(3)A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750 000
累计折旧150 000
贷:固定资产900 00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793 043.48
固定资产——小轿车109 043.48
固定资产——客运大轿车237 913.0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7 800
营业外支出86 700
贷:固定资产清理7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4 500
原材料300 000
银行存款90 000
B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1150 000
累计折旧250 000
贷:固定资产1400 000
借:固定资产——厂房252 380.95
固定资产——机床504761.91
原材料302857.1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4 500
银行存款9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1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7 800
营业外收入86 700
计算题第三题
A公司会计分录(支付补价):
(1)A公司向B公司支付的补价=330-310=20(万元)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交换:20/[20+(130+80+100)]=6.06%由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为6.06%,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130+80+100+20=330(万元)
(3)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客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30×[140/(140+100+90)]=140(万元)
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30×[100/(140+100+90)]=100(万元)
库存商品—乙商品=330×[90/(140+100+90)]=90(万元)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110
累计折旧30
贷:固定资产—机床140
借:固定资产—客运汽车140.
固定资产—货运汽车100
库存商品—乙商品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6(330×17%)
累计摊销1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
贷:固定资产清理110
无形资产1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 [(80×5%)]
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9.1 [(100+130)×17%]
银行存款37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26
借:主营业务成本80
贷:库存商品—甲商品80
B公司会计分录(收到补价):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交换:20/(140+100+90)=6.06%由于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为6.06%,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140+100+90=330(万元)
(3)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机床的入账价值=310×[130/(130+80+100)]=130(万元)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310×[80/(130+80+100)]=80(万元)
库存商品—甲商品的入账价值=310×[100/(130+80+100)]=100(万元)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230
累计折旧30
贷:固定资产—客运汽车140
固定资产—货运汽车120
借:固定资产—机床130
无形资产80
库存商品—甲商品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1(230×17%)
银行存款37
贷:固定资产清理230
主营业务收入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6.1(330×17%)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10
借:主营业务成本90
贷:库存商品90
综合题第一题
1.(1)20×7年4月1日,昌盛公司接受投资
借:固定资产--设备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贷:实收资本(800×20%)16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74
(2)20×7年5月1日,购入原材料
借:原材料102.8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14(17+2×7%)
贷:银行存款120 (117+3)
(3)20×7年12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A产品的估计售价225-A产品的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0=215(万元),用新型材料生产A产品的成本=150+100=250(万元)。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1 5万元低于其成本250万元,故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计量。
新型材料的可变现净值=A产品的估计售价225-将新型材料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的成本100-A产品的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0=115(万元)。
新型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5万元,低于其成本15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5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35
贷:存货跌价准备35
(4)20×7年12月31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7年应计提折旧额=200×2/5×8/12=53.33(万元),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46.67万元。
因可收回金额为140万元,需计提6.67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6.67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67
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40万元。
(5)20×8年7月1日,出售原材料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35×(70/150)=16.33(万元)
借:银行存款58.5
贷:其他业务收入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其他业务成本53.67
存货跌价准备16.33
贷:原材料70
(6)20×8年9月5日,用设备换入工程物资
计算设备换出前的账面价值
20×8年1~9月计提的折旧额=140×2/4×9/12=52.5(万元),换出设备前的账面价值为=140-52.5=87.5(万元)。
昌盛公司换入钢材的入账价值=87.5-6.4=81.1(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87.5
累计折旧105.8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67
贷:固定资产200
借:工程物资――钢材81.1
银行存款 6.4
营业外支出17
贷:固定资产清理8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