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德协进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2013级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寥廓.(kuò)谦逊.(xùn)炽.热(zhì)图穷匕见.(jià
n)
B.殷.红(yīn) 精悍.(hàn)愤懑.(mèn)不能自已.(y
ǐ)
C.饯.行(jiàn)骨髓.(suǐ)慷慨.(kǎi)峥.嵘岁月(zhē
ng)
D.河畔.(pàn)荆.棘(jīng)颓圮.(pǐ)重创.敌军(ch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涟漪踌躇气势磅薄神彩飞扬
B.箫瑟寂寥忸怩不安星辉斑澜
C.飘泊作揖剑拔弩张秋毫无犯
D.沧茫涕泗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下面的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3分)
A.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不由自主地颤抖
起来。

B.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胸无城府、朴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

C.今天的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然而,半个世纪前这里却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法西斯杀人工厂。

D.教授在这次研究院学术会议上旁征博引,作了精彩的发言。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不少委员认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在于政策的“一视同仁”。

C、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1月6日在会见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
军空军成立60周年“和平与发展国际论坛”的各国空军代表团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D.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9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

表示轻微的转折。

C.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这里是刻毒的意思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愿得谒之.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③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④丹不忍以.己之私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7.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三、(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

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

举茂材、粟邑令。

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

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

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

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

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一切便宜从事。

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注]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

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

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

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

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

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

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

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

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

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

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

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

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

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

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

(选自《汉书·酷吏传》)[注]令辟:砖块。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中奸猾浸.多浸:逐渐。

B.悉籍.记多籍:凭借。

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内:里面。

D.赏所置.其魁宿置:放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后以.御史举为郑令以.其无礼于晋
B、.久之乃.得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斩武吏见燕使者.咸阳宫
D、.疾病且.死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
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
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
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3分)
译文:
(2)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4分)
译文: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3分)
译文:
12、填空。

(5分)
(1)《沁园春·长沙》下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是:,。

(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史记》在史学与文学领域均有极高造诣,鲁迅曾称扬其为“,。


1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问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诗歌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好处?(4分)
(2).诗歌后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它们共同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22分)
孤独的普希金
肖复兴
(1)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过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

忙或懒,都是
托词,只能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

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2)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

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

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3)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地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塑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

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

(4)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

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
(5)当晚,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

天气很好,4月底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

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

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

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而看不大清楚。

我想更不会有痴情而又有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6)此时,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

红男绿女出出进进,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

(7)我很替普希金难过。

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

在普希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

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

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8)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两人。

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9)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

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10)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

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

莫斯科的普希金青铜塑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

(11)在普希金铜像附近住着一位现今仍在世的老翻译家,一辈子专事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亲眼目睹普希金的铜像是如何被红卫兵用绳子拉倒,内心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

曾有人劝他搬家,避免触目伤怀,老人却一直坚持住在普希金的身旁,相看两不厌,度过他的残烛晚年。

(12)老翻译家或许能给这尊孤独的普希金些许安慰?许多人淡忘了许多往事,忘记当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将美好的事物毁坏掉,当然便不会珍惜美好的失而复得。

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怎么会涌动老翻译家那般刻骨的思绪?据说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曾讲过这样的话:“谢谢普希金,为了他的诗感发善良的感情!”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

(13)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经对于春天的诅咒——
啊,春天,春天,
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
……
还是给我飞旋的风雪吧,
我要漫长的冬天的幽暗。

(14)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过去只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
(15)离开上海的那天下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

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

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

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

他的手中拿着一架微型计算机正在算帐,很投入。

他的额头渗了细细的汗珠。

(16)我们又来到普希金像的正面,心一下子更被猫咬一般难受。

石座底部刻有的“普希金(1799—1837)”字样中,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

莫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金”字吗?
(17)我们静静地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泻。

我们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们。

14.阅读第7段,作者写到“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让人沉浸在一种美好的诗意中”,为什么写这个场景?(4分)
答:
15.解说文中画线语句所表达的含义。

(6分)
(1)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

(3分)
答:
(2)过去了只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3分)
答:
16.题目“孤独的普希金”有多层含义,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释。

(6分)

17.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的主旨(6分)
答:
六、语言的实际运用(15分)
18、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

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
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多读
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①、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向全校同学发出多读书的倡议。

(至少用
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在读书活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下文空缺处填上相关的句子,使前后文意贯通,构成排比句。

(4分)
生活是一本教科书。

在这本书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
后,我学会了坚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生活这本书
的引导下、启示下,我不断地成长、成熟。

感谢生活!
20、依照下面的例句,借助对某一人物或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出两
组耐人寻味的句子:(6分)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以“冷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60分)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不少于800字。

20010年秋季高一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4:CCCB 5——7:ADD 8——10:ABB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B项“籍”的意思是“造册登记”;C、“内”,通“纳”,是……进入;D、置,处置。

9解析:A项都是介词,因为。

B项前一个是副词,才;后一个是副词,于是,就。

C项都是……的人;D项都是副词,将要。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B项“全部投入‘虎穴’处死”错误,是尹赏亲自查看,见到十个就选一个,满一百个人就投入“虎穴”处死。


1 2、略
13(1).对比。

将“雨前”见到花蕊的情景和“雨后”花朵全部凋落的情景进行对比,吐露出一片懊丧、怅惘的惜春之情。

(2).蜂和蝶。

这两句诗描写了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富有生机和趣味的雨后春色图。

(14.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对普希金的爱戴、崇敬之情(2分),对比衬托(或反衬)出大多数上海人对普希金的冷漠。

(2分)
15.(1)无论在时间上(1分),还是在空间上(1分),普希金距离当代大多数人十分遥远。

普希金在心灵上(或精神上)距离人们遥远。

(或“人们对普希金所代表的文化或及精神(思想)十分陌生)(1分)
(2)对于过去那段践踏、毁灭文化的沉重历史,人们轻易地忘掉。

人们沉浸在物质的享受和对金钱的追求中,没有人愿意在痛苦的磨砺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3分)(4分,“过去的日历、春日的诱惑、凛列风雪”。

三点必须解释出来,各1分,意思对即可)
16.①上海街头的普希金塑像无人拜谒。

②普希金的诗作无人阅读。

③普希金所象征的高雅文化,美好、崇高的精神备受冷落。

④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冷落普希金这种现象的否定态度。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3点可给满分) 17.主题:通过三次瞻仰普希金铜像的所见所思所感(2分)揭示出当代很多人只重视追求物质享受(如视觉的、听觉的、娱乐的、金钱的追求)而忽视了对高雅境界的追求,缺少了与崇高精神与思想的往来,(2分)表达了作者既无奈又痛苦,既遗憾又忧虑的复杂情感。


18题答案①读书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
读书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更是全人类的精神营养品。

(一条即可得3分)②介绍一种方法、阅读一本名著、交流读书心得、积累一些句子等等(一项1分计3分)
19、在承受着误解委屈时,我学会了宽容。

在经历了失落离别后,我懂得了珍惜。

20、范增气愤地击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

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文言文参考译文:
尹赏,字子心,是钜鹿杨氏(这个)地方人。

因为作郡吏明察清廉而任楼烦长。

(后来)被举荐茂材,任粟邑县令。

左冯翊薛宣上奏说尹赏能治理艰巨的僻县,(于是他)被调任频阳县令,又因用刑使罪人致残免官。

后因御史推荐任郑县令。

永始、元延年间,皇上懈怠朝政,外戚骄横放肆,红阳长仲兄弟串通游侠,收纳亡命之徒。

而北地的大豪客浩商等图报私怨,杀害了义渠长及其妻子儿女共六人,并往来于长安城中。

丞相、御史派遣属吏追寻贼党,(朝廷也)下诏书命令捕捉,很久才将其捕获。

长安城中盗贼奸民极多,里巷中的游荡少年合伙杀害官吏,接受贿赂替人报仇,他们聚在一起摸取(事先制作好的)弹丸,得到红色弹丸的去杀害武吏,得到黑色弹丸的去杀害文吏,得到白色弹丸的则为遇难的同党治理丧事;一时间城里乌烟四起,盗贼们路劫行人,大街上死尸挡道,鼓声不绝。

尹赏以三辅高第身份被选拔临时任长安令,并得到特权可以随机从事。

尹赏到任后,便修建了长安监狱,向地下打出许多深洞,各深数丈,取出的土则在四周垒起土郭,然后用大石头盖在洞口之上,并称这些洞为“虎穴”。

完工之后,他就部署户曹属吏,以及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等下属,(让他们)分别举报长安城中各处的轻薄少年和不服管教的恶劣子弟,对没本地户口的商贩工匠,而身着危险服装如披镗甲着臂衣,手持刀箭兵刃的,也全部查核记录,共得数百人。

尹赏在此后一天召集了长安的官吏,(并备)车马数百辆,令其分头对被查出者进行收容逮捕,认定他们都是危害社会治安的盗贼。

尹赏亲自加以审查,每审十人放走一人,其余的则都被依次投入虎穴之中,每穴各一百人左右,最后以大石头盖上洞口。

几天以后,人们打开石头检视,见下面的人都已横七竖八地相枕而死,便将尸体取出,掩埋于寺门华表的东面,并各插木桩,写其姓名,一百天以后,才让死者家属各自挖出尸首取回。

家属们都号啕大哭,过路的人也都为之叹息。

长安城中有歌唱到此事说:“哪里去找儿女尸?华表东面少年场。

生前奸盗不修身,死后枯骨何处葬?”尹赏释放的都是和他有深交的老熟人,或是旧曰官吏和善良人家的子弟因一时糊涂而与盗贼有染并愿意自己改正的,才有数十近百人,尹赏都对他们缓刑处理,责令他们立功以自赎。

其中努力上进的,还因此被尹赏收用为爪牙,他们善于追捕坏人,了解盗贼的好恶及行踪,比一般人在这方面强得多。

尹赏到长安视事数月,盗贼便停止了活动,外来盗贼由于害怕纷纷逃回原来的郡国,不敢再有窥伺长安之念。

由于江湖盗贼泛滥,所以尹赏又被任命为江夏太守,他捕杀江湖盗贼及滥杀官吏百姓的人数极多,因“残贼”罪免宫。

南山一带群盗蜂起,尹赏又出任右辅都尉,后调任执金吾,负责督察大奸盗。

三辅官吏民众对他非常畏惧。

几年后,(尹赏)患疾病快死之时,告诫他的几个孩子说:“大丈夫做官,不怕因‘残贼’罪免官,事后追思其效果,则就会重新得到任用.而一旦因软弱失职而免官,就会终身被废弃而再无起用之时,这种羞辱比犯了贪污窝藏罪还要重得多。

望谨慎不要失职!”尹赏的四个儿子都做官做到郡守,长子尹立当了京兆尹,他们都崇尚威严,有善于治理的名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