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八角楼上教案(2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八角楼上
【教学目标】
1.认会“楼、争、代”等10个字,会写“楼、年、夜、披、轻、利”6个字和本课部分词语。
2.朗读课文。
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3.结合插图理解本课有关词语。
4.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工作,对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一、介绍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导入。
早在1927年……毛主席就住在井冈山上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叫茅坪村,村子里有一座小楼,毛主席就住在那儿,因为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叫八角楼,毛主席白天和战友们一起紧张地工作。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识记“楼”,观察结构,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4.指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由图及文。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桌上有什么东西?
(2)图上画的是谁?穿着什么衣服?他在干什么?神态怎样?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的内容。
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思想,然后师生同议。
二、出示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1.指名读全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3.默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词。
4.让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交流自学情况,抽读生字卡片。
1.出示带字音的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不带字音的生字卡片。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有几句话?(两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第一句讲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上。
第二句话讲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
2.学习第一句话。
①出示生字卡:认读“楼”“争”“代”“临”。
②理解“艰苦”的意思。
3.学习第二句话。
①出示生字卡:认读“夜幕降临”。
②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
(夜:夜晚。
幕:大幕。
降临:来到。
结合图片理解“夜幕降临”就是黑夜到来。
)
③用投影片出示第二句话。
“每当……的时候,……就……”换个词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只要天一黑,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
对,这是字面上的含义,实际上是在说什么?谁在八角楼上?谁把八角楼上的灯点亮了?想一想毛主席会在灯下做什么呢?那么,这句话实际上是说什么呢?(毛主席每天夜晚都在油灯下工作。
)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读。
③指名读。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检查复习。
认读本课生字词。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有几句话?主要说什么?
2.引导学生看图,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哪几句话描写的是图画的内容?
3.理解第一句话。
①指名读。
②板书“寒冬腊月”,读准“腊”,并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看图,毛主席在干什么呢?让学生自己读书,在书中找出有关词语。
③用投影片出示第一句话。
理解“单”和“薄”的含意。
在这寒冷的冬夜,毛主席却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这说明了什么?(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
主席依然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依然这样忘我地工作,这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
4.理解第二、三句话。
①随机指认“握、视、察”。
指名读句子,思考:毛主席是怎样写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