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玻璃幕墙安全不缺法规,缺责任落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幕墙安全不缺法规,缺责任落实
据了解,前几日上海一天发生三起高楼玻璃幕墙坠落大事,所幸飞落的玻璃未砸中行人,但还是砸坏多辆汽车,场面非常触目惊心。

目前上海已有超过4000幢玻璃幕墙建筑,其中2成大楼的玻璃幕墙年限已超过15年。

而玻璃幕墙的设计年限一般为25年,专家们担忧,随着更多玻璃幕墙建筑步入老年期,它们成为“高空炸弹”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更有专家提示,本市玻璃幕墙建筑总量的1/5是1997年前建筑的,早于本市出台玻璃幕墙相关标准的时间,设计、验收等都不够规范,更简单消失平安隐患。

但拥有全球近半玻璃幕墙建筑的中国早已制订了各环节的玻璃幕墙平安法规,近年来就已先后出台《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加强建筑幕墙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既有建筑幕墙平安维护管理方法》等法规。

因此,上海频频消失幕墙坠落平安大事,根本缘由不是法规缺乏等技术问题,而是维护责任、监管责任没有很好落实所致。

玻璃幕墙技术被引进到上海只有26年的时间,但这项“新技术”其实早已是全球城市建设用滥了的“老爷货”,早在160年前的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展馆建设时就已采纳这一技术,近年来全球大都市的建设过程中也没有丝毫要取缔这一建筑技术的迹象,可见其平安牢靠性早已在全球建筑界拥有共识。

虽然上海玻璃幕墙标准出台时间较晚,的确可能导致一些平安隐患存在,但建设部在2022年出台的《既有建筑幕墙平安维护管理方法》已补上了这一法律责任空白,明确“既有建筑幕墙的平安维护,实行业主负责制。

”这就意味着业主必需为上海玻璃幕墙标准出台前建设的幕墙平安性负责,准时检测和更换担心全的玻璃幕墙。

同时,建设部在该法规中也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且具体规定了各项监管细则。

但从近日发生的多起玻璃幕墙平安事故来看,上海对这项“老技术”的平安监管还是消失了严峻漏洞,只是侥幸未酿成人身伤亡惨祸而已。

无论法律法规多么健全,执行者都是关键。

玻璃幕墙往往都用于CBD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其业主要么是区县政府的纳税大户,要么是富甲一方的标杆企业,甚至还有不少本就是
当地知名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对这些业主的执法假如屈从于GDP指挥棒、权力指挥棒、人情指挥棒,就会流于形式,背离法律应有的严厉性。

而建筑的客观规律一旦被违反,城市平安就会消失严峻隐患。

一日三起玻璃幕墙坠落大事正是提示我们,绝不能做任何有违建筑客观规律的事,否则,再成熟的建筑工艺都会变成城市平安噩梦!
上海去年曾发生“11.15”火灾惨案,究其缘由就是一些监督执法部门有意忽视了最起码的建筑施工平安标准,致使数十条无辜生命一夜成灰。

上海在吸取建筑市场监督教训的同时,同样需要举一反三,认真排查类似有违建筑规律的监管漏洞,尽快依法落实各项建筑法规规定的监督责任,排解城市平安隐患。

建设部《既有建筑幕墙平安维护管理方法》规定,玻璃幕墙的业主原则上需要每十年对幕墙进行一次平安性鉴定,而且也需要建立相关维护、检修及平安性鉴定档案,并保证用于日常维护、检修、平安性鉴定与大修的费用。

职能部门理应依法要求上海全部玻璃幕墙业主上报平安鉴定实施时间,及日常维护、检修、平安性鉴定与大修费用,并准时在官方网站予以披露,便于公众监督业主是否尽到平安责任。

同时职能部门也应准时公开本区、县玻璃幕墙监督责任人和详细
监督实施方案。

一旦消失幕墙坠落事故,也应准时公布业主单位是否按时检修,其雇佣的玻璃幕墙修理单位是否拥有专业资质的调查结果和处理看法。

当然,我们更期盼人大监督问责机制能适时启动,查清玻璃幕墙坠落事故背后监管部门是否尽到监管职责,现有监管模式是否能切实防范类似大事不再发生。

挂得再高的玻璃假如没有平安的粘合剂也会坠落为一地碎渣,城市的繁华同样需要法律这一平安框架的支撑,只有擅长把法律更好落实的城市才能真正成为受敬重的城市,伦敦如此、纽约如此,上海也绝不能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