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改实验总结(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改实验总结
改革已经进行了一年,在这一年的尝试过程中,感觉到体育课改实验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贯彻了《____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学方法,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改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依据上述精神我们在体育课上,通过比赛或观看比赛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同时,在体操课、武术课中通过让学生自编动作过程,达到让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过程,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过程。
一、教学计划
首先制定三年的教学计划、一年的教学计划、学期的教学计划,然后组成课改实验小组并制定课改实验计划。
二、教学内容
新编的体育课程标准非常概括,体现较大的导向性。
而新编的体育教材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弹性空间,给了教师很大的自选空间,我们在教学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内容,同时结合自己的经验,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来安排内容并加入新的知识点。
尽量与
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所学的内容更易接受。
比如,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我们就利用课上时间让学生在实验教室里观看比赛。
尤其是中国队对哥斯达黎加,学生们观看的热情非常高。
在学生欣赏比赛和在比赛中或比赛后进行评述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并联系实际帮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实验教师在一起共同商讨,争取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
第一,我们从课的内容中挖掘出具有创新倾向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和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收集矿泉水瓶,摆出各式各样的图形并加以说明,上课时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设计的图形,进行发言。
学生们发言非常积极,有的说:“我选的是禁烟图形,说明吸烟有害健康。
”有的说:“我摆的是一个人踢足球的图形,说明运动有利于健康。
”有的说“我摆的是大力神杯的图形,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它,可惜中国人拿不到。
”……随后教师又启发学生,这些瓶还能干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把它装上沙子当手榴弹用,可以锻炼臂力”;“当保龄球瓶,做游戏时看谁命中得多”……通过欣赏和评述营造了一种和谐、平等的气氛,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大胆创新。
使他们感到体育跟美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美的欲望。
第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因材施教。
例如,运动技能比较好的学生在练习某方面素质时,提出要求后就让他们自己去练习,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对运动技能比较差的学生就需个别辅导,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采用合作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各方面与人合作,在相互合作中体验人际关系,并在这种环境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
这更有利于同学之间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同分享集体成果。
例如,在教学生技巧的组合动作时,让同学们自由结组,依据每个人的特点,同学之间互相商量,制定出一套或几套成套动作,由个别同学来完成。
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既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从过去的单一评价改为了多样化的评价。
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格式对学生进行平时积累评价(教师记录)。
教师根据记录对学生进行评价,然后与学生个人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结合起来、在加上学校举办的各项比赛,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多方评价,更加了解自己,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五、开发课程资源在平时,我们让学生利用课余、星期天的时间,自己或由家长陪同在家里或在社区体育场所进行锻炼,这样既锻
炼了身体又调整了大脑,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还利用莲花山、抱犊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简易的攀岩训练。
以上是我们在这一年来对新教材在实施过程中的一点做法,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水平的人才,还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和敬业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多作些探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走出校门之后也懂得体育锻炼,使之终身受益。
体育课改实验总结(二)
一、引言
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体育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改善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我校进行了一次体育课改实验,通过尝试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探索更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
本文旨在对该实验进行总结和评价。
二、实验设计
1. 实验目标:通过体育课改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和主动参与能力。
2. 实验内容:在原有的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运动项目,如登山、攀岩等,同时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等。
3. 实验流程:
(1)确定实验周期和班级范围: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选择两个九年级班级作为实验对象。
(2)编写实验教案:根据实验目标,编写一整套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教案。
(3)教师培训:为参与实验的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包括新的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
(4)实施实验:按照实验教案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课改实验教学。
(5)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对实验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三、实验结果
1. 学生参与度提高:相对于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式,实验班级的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
他们对新的运动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实验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更好地合作与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他们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加了,身体素质有所提高。
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级的学生在柔韧性、力量和耐力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
四、实验评价
1. 优点
(1)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引入新的运动项目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和改变体育课的内容,学生的体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 不足
(1)实验时间较短:由于实验周期只有一个学期,无法对实验效果进行全面和长期的评价。
(2)实验班级数量有限:由于资源限制,只选择了两个班级进行实验。
如果能够扩大实验范围,结果可能更加准确和可靠。
(3)教师培训不够充分: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限制,教师的培训可能不够充分,导致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五、结论
通过体育课改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和改变体育课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体育课改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