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隶书对照
方正字体对照表

中文字体名英文字体名文件名 PS name 汉字数方正报宋简体 FZBaoSong-Z04S FZBSJW FZBSJW—GB1-0 7156方正粗圆简体 FZCuYuan-M03S FZY4JW FZY4JW—GB1-0 7156方正大标宋简体 FZDaBiaoSong-B06S FZDBSJW FZDBSJW—GB1-0 7156 方正大黑简体 FZDaHei-B02S FZDHTJW FZDHTJW—GB1-0 7156方正仿宋简体 FZFangSong-Z02S FZFSJW FZFSJW—GB1-0 7156方正黑体简体 FZHei-B01S FZHTJW FZHTJW—GB1-0 7156方正琥珀简体 FZHuPo-M04S FZHPJW FZHPJW—GB1-0 7156方正楷体简体 FZKai-Z03S FZKTJW FZKTJW—GB1-0 7156方正隶变简体 FZLiBian-S02S FZLBJW FZLBJW—GB1-0 7156方正隶书简体 FZLiShu-S01S FZLSJW FZLSJW—GB1-0 7156方正美黑简体 FZMeiHei-M07S FZMHJW FZMHJW—GB1-0 7156方正书宋简体 FZShuSong-Z01S FZSSJW FZSSJW—GB1-0 7156方正舒体简体 FZShuTi-S05S FZSTJW FZSTJW—GB1-0 7152方正水柱简体 FZShuiZhu-M08S FZSZJW FZSZJW—GB1-0 7156方正宋黑简体 FZSongHei-B07S FZSHJW FZSHJW—GB1-0 7156方正宋三简体 FZSong III-Z05S FZS3JW FZS3JW—GB1-0 7156方正魏碑简体 FZWeiBei-S03S FZWBJW FZWBJW—GB1-0 7156方正细等线简体 FZXiDengXian-Z06S FZXDXJW FZXDXJW—GB1-0 7156方正细黑一简体 FZXiHei I-Z08S FZXH1JW FZXH1JW—GB1-0 7156方正细圆简体 FZXiYuan-M01S FZY1JW FZY1JW—GB1-0 7156方正小标宋简体 FZXiaoBiaoSong-B05S FZXBSJW FZXBSJW—GB1-0 7156 方正行楷简体 FZXingKai-S04S FZXKJW FZXKJW—GB1-0 7156方正姚体简体 FZYaoTi-M06S FZYTJW FZYTJW—GB1-0 7156方正中等线简体 FZZhongDengXian-Z07S FZZDXJW FZZDXJW—GB1-0 7156方正准圆简体 FZZhunYuan-M02S FZY3JW FZY3JW—GB1-0 7156方正综艺简体 FZZongYi-M05S FZZYJW FZZYJW—GB1-0 7156方正彩云简体 FZCaiYun-M09S FZCYJW FZCYJW—GB1-0 7156方正隶二简体 FZLiShu II-S06S FZL2JW FZL2JW—GB1-0 7156方正康体简体 FZKangTi-S07S FZKANGJW FZKANGJW—GB1-0 7156方正超粗黑简体 FZChaoCuHei-M10S FZCCHJW FZCCHJW—GB1-0 7156方正新报宋简体 FZNew BaoSong-Z12S FZNBSJW FZNBSJW—GB109 7156方正新舒体简体 FZNew ShuTi-S08S FZNSTJW FZNSTJW—GB1-0 7156方正黄草简体 FZHuangCao-S09S FZHCJW FZHCJW—GB1-0 6763方正少儿简体 FZShaoEr-M11S FZSEJW FZSEJW—GB1-0 7156方正稚艺简体 FZZhiYi-M12S FZZHYJW FZZHYJW—GB1-0 7156方正细珊瑚简体 FZXiShanHu-M13S FZXSHJW FZXSHJW—GB1-0 7156方正粗宋简体 FZCuSong-B09S FZCSJW FZCSJW—GB1-0 7156方正平和简体 FZPingHe-S11S FZPHTJW FZPHTJW—GB1-0 7156方正华隶简体 FZHuaLi-M14S FZHLJW FZHLJW—GB1-0 7156方正瘦金书简体 FZShouJinShu-S10S FZSJSJW FZSJSJW—GB1-0 7156方正细倩简体 FZXiQian-M15S FZXQJW FZXQJW—GB1-0 7156方正中倩简体 FZZhongQian-M16S FZZQJW FZZQJW—GB1-0 7156方正粗倩简体 FZCuQian-M17S FZCQJW FZCQJW—GB1-0 7156方正胖娃简体 FZPangWa-M18S FZPWJW FZPWJW—GB1-0 7156方正宋一简体 FZSongYi-Z13S FZSYJW FZSYJW—GB1-0 7156(繁体部分)中文字体名英文字体名文件名 PS name 汉字数方正报宋繁体 FZBaoSong-Z04T FZXLFW FZXLFW—GB1-0 6866方正彩云繁体 FZCaiYun-M09T FZCYFW FZCYFW—GB1-0 6866方正超粗黑繁体 FZChaoCuHei-M10T FZCCHFW FZCCHFW—GB1-0 6866方正粗黑繁体 FZCuHei-B03T FZH4FW FZH4FW—GB1-0 6866方正粗圆繁体 FZCuYuan-M03T FZY4FW FZY4FW—GB1-0 6866方正大标宋繁体 FZDaBiaoSong-B06T FZDBSFW FZDBSFW—GB1-0 6866 方正仿宋繁体 FZFangSong-Z02T FZFSFW FZFSFW—GB1-0 6866方正黑体繁体 FZHei-B01T FZHTFW FZHTFW—GB1-0 6866方正琥珀繁体 FZHuPo-M04T FZHPFW FZHPFW—GB1-0 6866方正楷体繁体 FZKai-Z03T FZKTFW FZKTFW—GB1-0 6866方正隶变繁体 FZLiBian-S02T FZLBFW FZLBFW—GB1-0 6866方正平黑繁体 FZPingHei-B04T FZPHFW FZPHFW—GB1-0 6866方正书宋繁体 FZShuSong-Z01T FZSSFW FZSSFW—GB1-0 6866方正舒体繁体 FZShuTi-S05T FZSTFW FZSTFW—GB1-0 6866方正魏碑繁体 FZWeiBei-S03T FZWBFW FZWBFW—GB1-0 6866方正细黑一繁体 FZXiHei I-Z08T FZXH1FW FZXH1FW—GB1-0 6866方正细圆繁体 FZXiYuan-M01T FZY1FW FZY1FW—GB1-0 6866方正小标宋繁体 FZXiaoBiaoSong-B05T FZXBSFW FZXBSFW—GB1-0 6866 方正新书宋繁体 FZNew ShuSong-Z10T FZXSSFW FZXSSFW—GB1-0 6866 方正新秀丽繁体 FZNew XiuLi-Z11T FZXXLFW FZXXLFW—GB1-0 6866 方正行楷繁体 FZXingKai-S04T FZXKFW FZXKFW—GB1-0 6866方正幼线繁体 FZYouXian-Z09T FZYXFW FZYXFW—GB1-0 6866方正中楷繁体 FZZhongKai-B08T FZZKFW FZZKFW—GB1-0 6866方正准圆繁体 FZZhunYuan-M02T FZY3FW FZY3FW—GB1-0 6866方正综艺繁体 FZZongYi-M05T FZZYFW FZZYFW—GB1-0 6866方正隶二繁体 FZLiShu II-S06T FZL2FW FZL2FW—GB1-0 6866方正新舒体繁体 FZNew ShuTi-S08T FZNSTFW FZNSTFW—GB1-0 6866方正康体繁体 FZKangTi-S07T FZKANGFW FZKANGFW—GB1-0 6866方正水柱繁体 FZShuiZhu-M08T FZSZFW FZSZFW—GB1-0 6866方正姚体繁体 FZYaoTi-M06T FZYTFW FZYTFW—GB1-0 6866方正瘦金书繁体 FZShouJinShu-S10T FZSJSFW FZSJSFW—GB1-0 6866 方正少儿繁体 FZShaoEr-M11T FZSEFW FZSEFW—GB1-0 6866方正稚艺繁体 FZZhiYi-M12T FZZHYFW FZZHYFW—GB1-0 6866方正细珊瑚繁体 FZXiShanHu-M13T FZXSHFW FZXSHFW—GB1-0 6866方正粗宋繁体 FZCuSong-B09T FZCSFW FZCSFW—GB1-0 6866方正平和繁体 FZPingHe-S11T FZPHTFW FZPHTFW—GB1-0 6866方正华隶繁体 FZHuaLi-M14T FZHLFW FZHLFW—GB1-0 6866方正中等线繁体 FZZhongDengXian-Z07T FZZDXFW FZZDXFW—GB1-0 6866方正细倩繁体 FZXiQian-M15T FZXQFW FZXQFW—GB1-0 6866方正中倩繁体 FZZhongQian-M16T FZZQFW FZZQFW—GB1-0 6866方正粗倩繁体 FZCuQian-M17T FZCQFW FZCQFW—GB1-0 6866方正胖娃繁体 FZPangWa-M18T FZPWFW FZPWFW—GB1-0 6866方正宋一繁体 FZSongYi-Z13T FZSYFW FZSYFW—GB1-0 6866增加字体清单序号字体中文名字数国标编码西文名中文名PSName FileName1 方正卡通简体7156 FZKaTong-M19S 方正卡通简体FZKATJW--GB1-0 FZKATJW2 方正卡通繁体6866 FZKaTong-M19T 方正卡通繁体FZKATFW--GB1-0 FZKATFW3 方正艺黑简体7156 FZYiHei-M20S 方正艺黑简体FZYHJW--GB1-0 FZYHJW4 方正艺黑繁体6866 FZYiHei-M20T 方正艺黑繁体FZYHFW--GB1-0 FZYHFW5 方正水黑简体7156 FZShuiHei-M21S 方正水黑简体FZSHHJW--GB1-0 FZSHHJW6 方正水黑繁体6866 FZShuiHei-M21T 方正水黑繁体FZSHHFW--GB1-0 FZSHHFW7 方正古隶简体7156 FZGuLi-S12S 方正古隶简体FZGLJW--GB1-0 FZGLJW8 方正古隶繁体6866 FZGuLi-S12T 方正古隶繁体FZGLFW--GB1-0 FZGLFW9 方正小篆体 6866 FZXiaoZhuanTi-S13T 方正小篆体 FZXZTFW--GB1-0 FZXZTFW10 方正幼线简体7156 FZYouXian-Z09S 方正幼线简体FZYXJW--GB1-0 FZYXJW11 方正启体简体7156 FZQiTi-S14S 方正启体简体FZQTJW--GB1-0 FZQTJW12 方正启体繁体6866 FZQiTi-S14T 方正启体繁体FZQTFW--GB1-0 FZQTFW13 方正硬笔楷书简体 7156 FZYingBiKaiShu-S15S 方正硬笔楷书简体 FZYBKSJW--GB1-0 FZYBKSJW14 方正硬笔楷书繁体 6866 FZYingBiKaiShu-S15T 方正硬笔楷书繁体 FZYBKSFW--GB1-0 FZYBKSFW15 方正毡笔黑简体7156 FZZhanBiHei-M22S 方正毡笔黑简体FZZBHJW--GB1-0 FZZBHJW16 方正毡笔黑繁体6866 FZZhanBiHei-M22T 方正毡笔黑繁体FZZBHFW--GB1-0 FZZBHFW17 方正硬笔行书简体 7156 FZYingBiXingShu-S16S 方正硬笔行书简体 FZYBXSJW--GB1-0 FZYBXSJW18 方正硬笔行书繁体 6866 FZYingBiXingShu-S16T 方正硬笔行书繁体 FZYBXSFW--GB1-0 FZYBXSFW新增字体清单中文名西文名 PS Name 文件名字数方正剪纸简体 FZJianZhi-M23S FZJZJW—GB1-0 FZJZJW 7156方正剪纸繁体 FZJianZhi-M23T FZJZFW—GB1-0 FZJZFW 6866方正胖头鱼简体 FZPangTouYu-M24S FZPTYJW—GB1-0 FZPTYJW 7156方正铁筋隶书简体 FZTieJinLiShu-Z14S FZTJLSJW—GB1-0 FZTJLSJW 7156 方正铁筋隶书繁体 FZTieJinLiShu-Z14T FZTJLSFW—GB1-0 FZTJLSFW 6866 方正北魏楷书简体 FZBeiWeiKaiShu-Z15S FZBWKSJW—GB1-0 FZBWKSJW 7156 方正北魏楷书繁体 FZBeiWeiKaiShu-Z15T FZBWKSFW—GB1-0 FZBWKSFW 6866 方正祥隶简体 FZXiangLi-S17S FZXIANGLJW—GB1-0 FZXIANGLJW 7156方正祥隶繁体 FZXiangLi-S17T FZXIANGLFW—GB1-0 FZXIANGLFW 6866方正粗活意简体 FZCuHuoYi-M25S FZCHYJW—GB1-0 FZCHYJW 7156方正粗活意繁体 FZCuHuoYi-M25T FZCHYFW—GB1-0 FZCHYFW 6866方正流行体简体 FZLiuXingTi-M26S FZLXTJW—GB1-0 FZLXTJW 7156方正流行体繁体 FZLiuXingTi-M26T FZLXTFW—GB1-0 FZLXTFW 6866方正宋黑繁体 FZSongHei-B07T FZSHFW—GB1-0 FZSHFW 6866方正大黑繁体 FZDaHei-B02T FZDHTFW—GB1-0 FZDHTFW 6866方正隶书繁体 FZLiShu-S01T FZLSFW—GB1-0 FZLSFW 6866。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区别

篆书、⾪书、楷书、⾏书、草书的区别中国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和深厚的传统。
⼀般说书法分为篆⾪楷⾏草五种书体,每⼀⼤类⼜可细分。
了解区别有助于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内涵。
篆书、⾪书、楷书、⾏书、草书的区别 - 四宝斋 - 四宝斋(⼀)篆书 篆字分为⼤篆、⼩篆两种。
1. ⼤篆 1. ⼤篆 (1)甲⾻⽂。
是最早的⽂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祭祀等活动,刻在龟⾻、兽⾻上的⽂字。
甲⾻⽂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
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量发掘出来,共有⼗多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单字中,已经辨识了⼀千七百多个。
(2)钟⿍⽂。
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称为⾦⽂,钟代表乐器,⿍代表礼器。
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字进⾏了整理。
籀⽂就是指钟⿍⽂,是真正的⼤篆, (3)⽯⿎⽂。
是战国时代秦国刻⽯。
⽯⿎共⼗个,形似⿎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李斯刻⽯。
2. ⼩篆 李斯刻⽯。
2. ⼩篆 早期⽂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还不规范,⼀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字后,⼩篆的写法就统⼀了。
⼩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对称匀称,⽤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箸篆,象⽟质的筷⼦。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种。
有鸟、⾍、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蛇头的形状。
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是抽象的艺术。
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
就篆书的艺术⽽⾔钟⿍⽂、⽯⿎⽂结构奇古,融⼊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所喜爱。
周宣王时的《⽑公⿍》上共有32⾏,497字的铭⽂,是⾦⽂作品中的佼佼者。
此外,《⼤盂⿍》、《散⽒盘》也是⾦⽂中的上乘之作。
(⼆)⾪书也叫“⾪字”、“古书”。
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的字体。
书法大全 对照表

书法大全对照表
书法大全对照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主题,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书法风格和字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法对照表:
1. 楷书、行书、草书对照表:楷书、行书、草书是三种不同的书法风格,它们在笔画和结构上都有所不同。
通过对照表,可以清楚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并有助于掌握它们的书写技巧。
2. 篆书、隶书、楷书对照表:这三种书法字体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字体,它们在笔画和结构上都有独特的特点。
通过对照表,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演变关系和特点,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书法文化。
3. 名家书法对照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各有特色。
通过名家书法对照表,可以了解不同书法家的风格特点,有助于学习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4. 碑帖对照表:碑帖是中国书法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碑帖对照表,可以了解不同碑帖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学习和临摹优秀的碑帖作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书法对照表,当然还有更多的对照表,具体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学习程度进行选择。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对照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书法的精髓和特点。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对照表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对照表摘要:一、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简介1.楷书2.隶书3.篆书4.行书5.草书二、各种书体的特点及演变1.楷书的规范与美感2.隶书的起源与演变3.篆书的古雅与艺术性4.行书的便捷与潇洒5.草书的狂放与个性三、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对照表的应用1.书法爱好者学习与欣赏2.书法教学与研究3.书法艺术创作与传承4.汉字文化推广与普及四、结论各种书体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与价值正文: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是汉字书法的主要五种书体,它们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楷书是汉字书法的基础,字形规范,结构严谨,具有高度的美感。
它起源于汉末,发展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达到鼎盛。
楷书字形端正规整,笔画流畅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书法学习和创作。
隶书是汉字书法的起源,始于秦朝,通行于汉魏。
隶书字形略呈扁平,笔画简化,具有较强的书法特点。
隶书对于后来的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篆书是汉字书法的古雅之韵,主要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又称金文,始于商朝,盛行于西周;小篆又称秦篆,始于秦朝。
篆书字形古朴、结构繁复,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对于研究古代汉字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行书是汉字书法的便捷书体,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笔画流畅,结构简化。
行书起源于汉朝,至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达到了艺术高峰。
行书既具有楷书的规范,又具有草书的洒脱,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书写和书法创作。
草书是汉字书法中最富有个性的书体,笔画狂放,形态多变。
草书起源于汉朝,至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达到了巅峰。
草书展现了书法家的个性和才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对照表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是学习与欣赏书法的重要参考。
通过对照各种书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书体的特点、演变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此外,对照表在书法教学与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有助于学生和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汉字书法的历史与内涵。
隶书曹全碑字帖全文古今对照

隶书曹全碑字帖全文古今对照隶书是中国书法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字体,其独特的笔画形态和刚劲有力的笔墨风格,使得隶书成为了古代帝王将相常用的官方文书字体。
在众多的隶书碑帖中,曹全碑字帖以其书法技巧高超和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将全文对照古今,来欣赏隶书曹全碑字帖的魅力。
曹全碑字帖全文如下:今解字始人枼哉帝辛帝推人枼人丁人刀王人切人乔郭兵尹弋弗人亏支鞆、鞉问求仰求鞆鞅鞎鞏鞉辯、辨辭辣辟辯至辴巽焊玉辢郭込辡辨至辬鞍以音辮玉取、受、司艾又乍魯艾受司叒叄又所艾艾所叆取方胃叒司麗麗為司齋參辯、參飛巽叄至辨鞎至叛參至至鞆辯封辯飛侯、修丹丹侯飛修自乍志侯火侯巽信之侯侯飛至使至侯鞏、義至巫義郭會宄託信婦乍楚罪首兩斁千鞏義求、飛、新、二又義飛獸七乍求火艾新香乍七義求新修新以求修修修耗耗耗耗耗二以火草二丁、堅、堆、発一以贏戀劉又至翼之玉飛乍兩一三巛髙丁展甲堅堆発軺取以至飛四巛田発鳧劉堆巛司、修、義、丁歸丘仰丁見至発水事丁徒飛司三乍義至至巳義堆紀三田義修修司義修修裕如丁一、一、三、三軺七權耀茁巽句又生至至軺双翘修飛新見飛rips一一三三修般至發、白、水、乍七余堆發後北一二一竺辶羽乍蛟堆戁倫使丁官火翔漢維滕隆水白義水義是至、四、三、乍置三義法友四邪乍水一三至飛至二二千未舫習卯至一至三以火、修、義、託申人厳使願豈壯修宣丁李本火涌修凡乍三義。
以上就是隶书曹全碑字帖的全文。
通过对古今对照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隶书的魅力和曹全碑字帖的独特之处。
隶书以其刚劲有力的笔画和规整的结构,成为了古代文书中不可或缺的字体。
而曹全碑字帖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书法技巧之高超和艺术价值之出众,不仅彰显了隶书的精髓,更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料。
在隶书曹全碑字帖中,我们可以看到曹全碑对于笔画的处理非常讲究。
他运用干湿笔法,使得字形饱满有力。
同时,曹全碑注重结构平衡,使得每个字在整篇字帖中都有着恰到好处的位置和间距。
这种整体和谐的布局,给人一种舒适而平衡的视觉感受。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对照表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对照表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和草书是中国的五种主要的书法字体,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是这五种字体的对照表:
1. 楷书:楷书是最常见的字体,也是最容易读和书写的字体。
它的笔画直线平滑,结构稳定,清晰易懂。
楷书是印刷书籍最常用的字体,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体。
2. 隶书:隶书是古代秦汉时期官员用来写奏章和公文的字体。
隶书的笔画长而短,左右对称,结构整齐,具有一定的装饰感。
隶书适合书写大篇幅的文字,也常用于书法作品。
3. 篆书:篆书是最古老的字体之一,起源于商代和周代的卜辞和铭文。
篆书的笔画简单,结构规整,有一定的方形特点。
篆书常用于印章和拓片,也常见于文人墨客之间的书信。
4. 行书:行书是一种流畅而潇洒的字体,是在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个过渡字体。
行书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粗细相间,笔势悠扬,气势磅礴。
行书适合书写快速笔记和临摹,也常用于书法作品。
5. 草书:草书是最自由和抽象的字体,是书法艺术中的极限之一。
草书的笔画流畅而多变,常有草木蔓延的感觉。
草书适合快速书写,表现作者的情感和个性。
书法尺寸规格对照表

书法尺寸规格对照表书法尺寸规格对照表是指用来对比不同书法作品的尺寸大小的一种参考工具。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其尺寸大小不仅与字迹的美观有关,也与纸张的比例和空间的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不同的书法作品中,尺寸规格的合理搭配能够突出作品的整体效果,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气息。
下面是一份书法尺寸规格对照表,供参考使用:1. 手机字帖尺寸规格:- 纸张尺寸:10cm x 20cm- 字高:1cm2. 楷书尺寸规格:- 大楷纸张尺寸:35cm x 70cm- 字高:10cm- 小楷纸张尺寸:26cm x 52cm- 字高:7cm3. 行书尺寸规格:- 大行纸张尺寸:35cm x 70cm- 字高:10cm- 小行纸张尺寸:26cm x 52cm- 字高:7cm4. 草书尺寸规格:- 大草纸张尺寸:35cm x 70cm- 字高:10cm- 小草纸张尺寸:26cm x 52cm- 字高:7cm5. 隶书尺寸规格:- 大隶纸张尺寸:35cm x 70cm- 字高:10cm- 小隶纸张尺寸:26cm x 52cm- 字高:7cm6. 钢笔字帖尺寸规格:- 纸张尺寸:15cm x 30cm- 字高:2cm除了上述列举的常见书法尺寸规格之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在选择书法尺寸规格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原则:1. 字高与纸张比例搭配:字高的大小和纸张的比例需要相对协调,避免出现过于拥挤或过于松散的排版效果。
2. 尺寸与字体风格搭配:不同书法字体的特点和气息也会影响尺寸和排版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字体特点来灵活搭配。
3. 空白的利用:在尺寸规格选择时,需要考虑到作品整体的空白利用,合理安排布局和字迹的位置。
4. 功能需求:根据书法作品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寸规格,例如挂画、横幅、对联等。
总而言之,书法尺寸规格对照表是书法创作时的参考工具,通过合理的尺寸选择能够塑造出更美观的书法作品。
在实际书法创作中,可以根据个人风格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创作出独具一格的作品。
各种字体字号对照表

各种字体字号对照表构建齐鲁济仿宋构建齐鲁济方正报宋构建齐鲁济方正报宋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北魏楷书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彩云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彩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超粗黑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超粗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倩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倩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宋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圆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大标宋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大黑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古隶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黑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华隶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黄草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琥珀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剪纸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楷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康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隶变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隶二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隶书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美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新报宋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新舒体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胖头鱼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胖娃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平和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启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少儿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瘦金书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水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水柱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书宋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舒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宋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宋三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宋一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小标宋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行楷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姚体简体构建齐鲁济仿宋构建齐鲁济方正报宋构建齐鲁济方正报宋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北魏楷书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彩云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彩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超粗黑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超粗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倩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倩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宋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圆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大标宋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大黑_GBK构建齐鲁济方正古隶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黑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华隶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黄草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琥珀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剪纸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楷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康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隶变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隶二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隶书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美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新报宋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新舒体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胖头鱼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胖娃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平和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启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少儿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瘦金书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水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水柱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书宋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舒体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宋黑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宋三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宋一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小标宋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行楷简体构建齐鲁济方正姚体简体word初号字样42号word字号7的字样大小字号7的字样大小word六号字字样大小word六号字字样大小word字号8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8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9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9的字样大小word小五号字字样大小word小五号字字样大小word字号10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10的字样大小word五号字字样大小word五号字字样大小word字号11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12与小四号字同样大小word字号13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14与四号字同样大小word字号15与小三号字同样大word三号字样大小word小二号字字样大小word二号字字样大小word小一号字样word一号字字样word初号字样其他说明:42号与初号一样大word字号7的字样大小字号7的字样大小word六号字字样大小word六号字字样大小word字号8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8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9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9的字样大小word小五号字字样大小word小五号字字样大小word字号10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10的字样大小word五号字字样大小word五号字字样大小word字号11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12与小四号字同样大小word字号13的字样大小word字号14与四号字同样大小word字号15与小三号字同样大word三号字样大小word小二号字字样大小word二号字字样大小word小一号字样word一号字字样字体字号比对表(60号)花园山社区花园山( 初)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一号宋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宋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新宋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方正超大字符集)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幼圆)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微软雅黑)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仿宋)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楷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方正姚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黑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宋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细黑)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中宋)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仿宋_GB2312)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楷体_GB2312)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琥珀)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彩云)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隶书)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新魏)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华文行楷)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二号方正舒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三号宋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四号宋体)花园山社区花园山社区(五号宋体)。
隶书与楷书的对照表

隶书与楷书的对照表隶书和楷书是中国传统的两种字体,它们各有特点和应用场景。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隶书与楷书进行对照,并列出它们在不同方面的差异与共同点。
一、字形特点对比隶书以其方正的笔画、直线为特点。
它的字形书写规范,笔画刚劲而有力。
与之相比,楷书的字形更加圆润、流畅,笔画之间呈现出一种自然的连贯性。
楷书看起来更加舒展和平和。
二、书写传统对比隶书起源于西汉时期的秦篆,是中国书法的发源地。
由于其规整的字形,隶书在古代作为官方文字被广泛运用,如行书、楷书的基础。
楷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初年。
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尤以清代的欧阳询与赵孟頫的楷书为代表。
楷书的流传更加广泛,成为了中国书法的主要类型。
三、使用范围对比隶书常用于书法书画展示、古籍整理、碑铭刻等领域。
隶书的特点使其在展示古代文物、重要文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楷书作为书法的主要形式,几乎应用于各个领域。
从书法作品、书籍刊印到日常生活中的标识、广告、道德教育等,我们几乎都能看到楷书的身影。
四、审美特点对比隶书粗犷、刚硬的字形给人以稳重和庄重的感觉。
它的线条方正、饱满,给人以一种力量的流露。
楷书的整体审美特点更加柔和,给人以优雅和平和的感觉。
楷书的笔画流畅、内外相连,体现了充满生命力的书写艺术。
五、现代应用对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字体的运用也更加多样化。
在现代应用中,楷书更适合于书籍排版、标识标牌等场景,因为它的字形更加易于辨认和阅读。
隶书在现代应用中相对较少见,但它在书法艺术和文化传承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在一些专业展示、古籍保护、文物修复等方面,仍然需要用到隶书。
综上所述,隶书和楷书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无论是隶书的刚硬有力,还是楷书的柔和流畅,它们都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继续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字体,使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得到发展和应用。
以上是对隶书与楷书对照的简要介绍,希望此表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字体的魅力。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对照表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对照表
以下是楷书、隶书、篆书、行书和草书的对照表:
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是隶书的草写,始于汉末,由钟繇所创。
其字形方正,笔画清晰,结构严谨,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之一。
隶书:隶书又称佐书、分书,是秦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字体,由篆书演变而来。
其字形略扁,笔画有波磔,呈“蚕头燕尾”状,给人以宽扁、沉着、雄浑的感觉。
篆书:篆书是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的统称,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字体。
其字形长方,笔画简洁,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和节奏感。
行书:行书是楷书的草写,始于汉末,由刘德升所创。
其字形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既有楷书的清晰端正,又有草书的流畅自然。
草书:草书是隶书的草写,始于汉代,由张芝所创。
其字形简约、笔画连绵、笔势连贯、富有变化和动态感。
以上是楷书、隶书、篆书、行书和草书的对照表,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可以互相借鉴和融合。
篆、隶、楷、行、草五体都是什么关系?

篆、隶、楷、行、草五体都是什么关系?中国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
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每一大类又可细分。
了解区别有助于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广内涵。
1 [篆书]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1. 大篆(1)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
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骨”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大量发掘出来。
(2)钟鼎文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
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
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3)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
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 小篆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
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
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
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
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
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
2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
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乔字楷书,隶书,草书写法

乔字楷书,隶书,草书写法
乔字在楷书、隶书和草书中的写法可以根据不同字体风格和个
人习惯有所差异。
下面我将从楷书、隶书和草书三个方面回答你的
问题。
1. 楷书写法:
在楷书中,乔字的写法一般要求结构清晰、笔画工整。
乔字的
基本结构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乙”字形,下部分为“丿”字形。
首先,我们可以从上部分开始,先写出“乙”字形,即左边
一竖,然后再写下部分的“丿”字形,即右边一竖,两者相连形成
一个整体。
注意要保持笔画的平稳和力度的均衡。
2. 隶书写法:
在隶书中,乔字的写法相对于楷书来说更加草率、潦草,笔画
结构更加简化。
在写隶书的乔字时,可以直接以一笔写出上部分的“乙”字形,然后再以一笔写出下部分的“丿”字形,两者相连形
成一个整体。
隶书的特点是笔画流畅、连贯,给人一种独特的书法
韵味。
3. 草书写法:
在草书中,乔字的写法更加潦草、随意,笔画结构极为简化。
草书追求的是速度和表现力,所以在写草书的乔字时,可以以一笔
写出上部分的“乙”字形,然后再以一笔写出下部分的“丿”字形,两者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草书的特点是笔画激动、变化多端,给人
一种狂放不羁的艺术感。
总结来说,乔字在楷书中要求结构清晰、笔画工整;在隶书中
要求潦草、简化;在草书中要求激动、变化多端。
不同书法风格对
乔字的书写都有不同的要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书法水平选择适
合自己的写法。
以上是关于乔字在楷书、隶书和草书中的写法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篆隶楷行草五体字对照表

篆隶楷行草五体字对照表
篆隶楷行草五体字对照表如下:
1. 篆书:这是书法的起源,字形结构严谨,笔画圆润,富有立体感。
2. 隶书:字形结构扁平,笔画横平竖直,有整齐、稳重之感。
3. 楷书:字形结构方正,笔画讲究起笔、行笔和收笔,有明显的提按和轻重变化。
4. 行书:字形结构流畅自然,笔画连贯,气韵生动。
5. 草书:字形结构简略,笔画连绵,节奏感强烈,富有动态美。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每种书体的特点和风格,建议通过欣赏历史上的经典碑帖和名家作品进行学习和探索。
楷书字体对照表的分类与特点解析

楷书字体对照表的分类与特点解析一、楷书字体的分类楷书字体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重要字体,具有正统、规范、端庄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印刷、书法教材以及各种文物的鉴赏和研究中。
根据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发展演变,楷书字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分类:1. 隶楷体:隶楷体是汉字书法的一种发展形态,它继承了隶书的精神和书写方式,同时又融入了楷书的规范和端庄。
隶楷体的特点是笔画稳健、结构清晰、线条平稳,适合用于书写正式文件和印刷品。
2. 古楷体:古楷体是传统楷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融合了篆书、隶书和楷书的技法和风格,具有浓郁的古典气息。
古楷体的特点是笔画饱满、结构规整、线条丰腴,给人一种沉稳、庄重的感觉。
3. 钢笔楷书:钢笔楷书是近代楷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钢笔为工具,采用细长笔尖和流畅的线条表现,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觉。
钢笔楷书的特点是笔画优美、结构简洁、线条流畅,适合用于书写和设计。
4. 现代楷书:现代楷书是在传统楷书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一种字体形态,它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元素和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现代楷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练、结构简洁、线条流畅,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代气息。
二、楷书字体的特点楷书字体作为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稳重端庄:楷书字体注重筆劃的規矩和結構的平衡,講究整體的穩重和端庄。
筆劃粗細一致,結構清晰,線條平滑,給人一種庄重的感覺。
2. 规范标准:楷书字体有着严格的笔画结构和造型规范,注重字形的精确性和规矩性。
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构造都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字体的书写和表现更加统一和规范。
3. 简练流畅:楷书字体的笔画和结构呈现简练的特点,一刀刀线条简洁流畅,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
筆劃利索,結構簡單,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4. 适应性强:楷书字体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书写和表现方式,无论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都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楷书字体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楷书字体也适合于各种不同的场合和媒介,无论是书写、印刷还是设计,楷书字体都能够很好地适应。
汉字楷隶行草对照表

汉字楷隶行草对照表
《汉字楷隶行草对照表》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工具书,它是帮助人们学习和认识汉字书写的必备参考资料。
这份对照表将汉字的不同书写风格进行了比较和对照,包括了楷书、隶书、行书和草书四种书写风格。
通过对比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每种书写风格的特点和规律。
楷书是汉字书写的规范形式,笔画清晰、端正、工整。
隶书是古代官方文书的书写风格,笔画粗重、饱满、方正。
行书是楷书与草书的中间形态,笔画流畅、简洁、富有变化。
草书则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草率、潦草的风格,笔画简单、流畅、有着很强的个性风格。
《汉字楷隶行草对照表》的编排方式非常清晰明了,每个汉字都列出了四种书写风格的对照,方便人们进行对比学习。
通过学习这份对照表,不仅可以提高汉字书写的水平,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书法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汉字楷隶行草对照表》是一份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对于学习和掌握汉字书写技巧的人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种书法字体对照

五种书法字体对照
五种书法字体对照:
1、行楷:行楷是相对来说较为模糊的一种书法字体,其特点是笔画宽厚,较为细腻,尤其在垂折笔画、提按笔画等处。
行书更强调行式,
有较强的美感,是一种在思想上比较宏大、表达放松的内容。
2、行书:行书更注重笔画的格式和内容,特别是在行式衔接上更讲究。
行书也是一种宏大的书法,但它的文字内容更加集中,且篇幅也较短,多为名句或节奏感强的段落组成,这种书法显示出较强的文学气息。
3、楷书:楷书的特点是衔接较为紧凑,字的格式较为规范,笔划较为
严谨,表达也更讲究,整体上有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有着传神的文
学艺术性。
4、草书:草书具有舒缓、雅致、流畅的特点,在衔接上调动更多的气势,笔画宽细、撇捺上扬,有着浓厚的抒情气息,也有着心态上的和
谐与自然。
5、隶书:隶书则是较为正式内敛的书体,在于笔划和衔接上比较规范
正式,笔画上多出现交叉转折,也有较强的寓意,可以用来写官文和
重要记录,更显出正式严肃的形式。
楷书字体对照表楷书与隶书的笔技巧

楷书字体对照表楷书与隶书的笔技巧楷书与隶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两种重要的字体,它们各自独特的笔技巧和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楷书与隶书的特点,并提供一份楷书字体对照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字体的书写技巧。
一、楷书的特点楷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常用、最普及的字体之一,也是最为规整、端庄的一种字体。
楷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笔画平直、结构规整:楷书的笔画平直而稳定,每一笔都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力度。
字体结构规整,每个字的横平竖直都十分明确。
2. 线条清晰、勾勒明确:楷书的线条清晰流畅,勾勒出字体的轮廓非常明确。
每一笔的起落都非常准确,使整个字体看起来十分工整。
3. 空间平衡、布局合理:楷书的排布通常非常平衡,每个字的大小和间距都能够很好地协调一致。
字体的整体布局合理,给人以稳重、庄重的感觉。
二、隶书的特点隶书是中国古代书法中一种婉约而秀美的字体,它相对于楷书来说更加自由、飘逸。
隶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流畅、笔画变化:隶书的线条比楷书更加流畅,弯曲的笔画较多。
字体的笔画变化很大,有的部分绵软、有弹性,有的则刚猛有力。
2. 整体圆润、风格独特:隶书的字体整体较为圆润,给人以柔美、秀丽的感觉。
字体的风格独特,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3. 点画相连、连贯性强:隶书的字体通常采用点画相连的方式书写,筆劃之间没有断开的感觉,有很强的连贯性。
这种连笔的特点使得隶书具有一种流动感。
三、楷书字体对照表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楷书字体的特点,以下是一份楷书字体对照表,供读者参考:1. 楷书小楷:小楷是楷书的一种变体,字体比较小巧、工整,适合用于书写密集的场合。
2. 楷书行楷:行楷是楷书的一种变体,字体比较简洁、流利,行草般的特点使得字体具有一种自由的美感。
3. 楷书正楷:正楷是楷书的标准字体,所有笔画都比较规整、平直,每一笔都要力求准确。
通过对楷书字体的对照和比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楷书的特点和风格,进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从小古文今文小篆隶书楷书转换

从小古文今文小篆隶书楷书转换“文字”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然而一种文字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极为漫长的时间来不断演化和完善。
那么,你知道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是怎么一步步转换而来的吗?大致可分为早期符号、原始文字、成熟文字和书法艺术四个阶段。
在人类出现的早期,当时的人们忙于为生存搏斗,自然也就无暇记事。
随着人类生存能力的提升,以及语言系统的不断完善,所需识记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而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人们便采用了最为简单有效的记事方式,即“结绳记事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开始节约了大量的生产力,从而使得原始的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形成,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复杂化,使得这些简单的符号也已经很难满足需要,于是更为复杂的早期文字开始出现,这便是“小古文、今文”。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天下群雄割据,各诸侯国不仅各自为政,相互征战不休,更是导致了数百年的文化割裂,原本同宗同源的各国文字,也开始变得各不相同,哪怕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国家差异也极大1、秦汉时期:小篆。
直到秦国统一天下后,为了促进文化融合,同时也为了稳固统治,秦始皇命令李斯在秦国文字“大篆”的基础上,简化整理出一套更为规范的通行文字。
于是,全国统一性的规范文字“小篆”便诞生了,之后秦始皇将之推行全国。
至此,我国文字开始基本定型,象形意味进一步削弱,文字符号化更为明显,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
2、东汉至两晋:隶书。
在秦朝官方推行“小篆”的同时,秦朝书法家程邈则创出了一套更为简易,书写更为简单,艺术性更强的字体,这便是“隶书”。
如果说“小篆”是官方推行的文字,那么“隶书”便是于此开始在民间流传,并在西汉中期后开始脱离篆书而形成独立的形式。
汉朝以后,由秦朝大将蒙恬改良的毛笔,由于在书写速度和书写方式上更为简便,因而开始迅速普及,取代篆刻的传统书写形式,而由于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篆书那种圆转的笔划,因而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的隶书,开始逐渐受人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