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学与艺术》后感3感悟“中西画法的渊源和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美学与艺术》后感3 感悟“中西画法的
渊源和基础”
在这本《美学与艺术》书中,笔者看到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

书中这样阐释:人类在生活中所体验的境界与意义,用逻辑的体系范围之、条理之、以表达出来的,这是科学与哲学。

在人生的实践行为或人格心灵的态度里表达出来的,这是道德与宗教。

也有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节奏的核心“,以自由和谐的形式,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的,这就是“美”与“美术”。

笔者也多少发现了艺术家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他们不会太在意生活给予他们的是什么,总能在第一时间段去寻找生活中令人振作的事物。

习惯于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赞美和传播。

很多艺术家的生活起居都以自然随和为主,他们穿宽松的衣服,行走在旷野上作写生活动,他们的家居也被布置的与山石流水融合。

原因是美术的特点在于形式,表达出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力,是至情至理的生命情调,并且具有内在的韵律美。

美术中所谓形式,入数量的比例、形线的排练、色彩的和谐、音律的节奏都是抽象的点、线、面、体或者声音的交织结构。

形式的作用可以分为三项:1美的形式的组织,使以片自然或者人生的内容自成一独立的有机体的
形象,引动我们对它能有集中的注意,深入的体验。

2美的形式之积极的作用是组织、集合、配置。

美术能使一片景能组织成内在自足的境界,一个意义丰满的小宇宙。

古这里作者也提及古代希腊大建筑家以极其简单质朴的形体线条创造了典雅的庙堂,使人千载瞻仰。

在建设历史和现代建设上依然光辉闪耀。

3形式最后和最深的作用,在于它不只是化实相为空灵,引人精神飞越,超入美境,而在于它能进一步“由美入真”,探入生命节奏的核心。

西洋自埃及,古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注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

画境似可走进,似可手摩,它们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古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

中国的画境,画风与画法特点离不开钟鼎器盘的花纹图案及汉代的壁画。

中国画既以“气韵生动”即“生命的律动”为终始的对象,而以笔法取物之骨气,所谓“骨法用笔”为绘画手段,晋朝谢赫六法以“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模仿自然,及“经营位置”研究和谐、秩序、比例、匀称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