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案好帮手:奥尔夫教学法入门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音乐教案好帮手:奥尔夫教学法入门指南奥尔夫教学法入
门指南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音乐才能,更可以促进其大脑的发育,增强其语言能力、创造力及社交技能。
然而,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地展开音乐教育仍是一个困扰许多老师的问题。
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入的音乐教育方法,不仅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组织音乐课程,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奥尔夫教学法入门指南,为老师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背景与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创建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其理念源于今日已经被证实的幼儿园早期教育理论。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音乐游戏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才能、个性化、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身体动作等为目的,同时该方法强调音乐教育必须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教师往往以团体形式组织活动,并以欣赏、创作、演奏、舞蹈等多种方式展开音乐教育。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原则与过程
奥尔夫教学法的教育原则是“不是来自于思考而是来自于经验”,侧重于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与身体活
动,以此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这一理念也被称为“施蒂纳(Strina)原则”,即“我要找到孩子们‘已经知道的’并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来发展他们还不知道的”。
基于这一原则,奥尔夫教学法分为下列三个步骤:
1.直接体验:通过音乐游戏或地方民俗贴近幼儿日常生活来
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韵律、节奏、旋律、声音和情感。
2.自己发现:让孩子自己思考发现音乐的规律,尝试多种可
能性,从而比较和吸收当前的知识。
3.自己创造:在经过丰富的直接体验、自我发现和整理之
后,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创造,并为此提供各种多样化的素材和动机。
三、奥尔夫教学法的五个基本原则
奥尔夫教学法的五个基本原则包括:全身态势的投入、快乐享受、自愿的参与、交流合作和循序渐进。
具体来说,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幼儿的全身投入,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并以此来享受音乐的过程。
同时,让幼儿自愿参与,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奥尔夫教学法强调交流和合作,激发孩子间相互学习和合作的精神。
奥尔夫教学法还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逐步达成目标。
四、奥尔夫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奥尔夫教学法常用于幼儿园中的两个部分,即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
在音乐欣赏中,教师往往为孩子们展示一段音乐,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欣赏。
在音乐创造中,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创作音乐,多种手段可以应用于音乐创造,如打击乐、现场噪音、声音合成等。
这些手段不同,但核心原则都是一样的,即强调白板式思考,注重创新、鼓励散和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从而激励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奥尔夫教学法的优点和适用性
奥尔夫教学法有以下优点:
1.奥尔夫教学法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并能
通过音乐活动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奥尔夫教学法注重白板式思考,鼓励幼儿具有多元化的思
考方式和白板式思考逻辑,从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3.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情感体验和身体动作,激励幼儿情感上
的体验和身体的自由表达,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4.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团队合作,激发孩子间相互学习和合作
的精神,促进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较为适用于年龄在3-6岁的幼儿,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较好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同时也适宜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考方式。
此外,老师们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的音乐教育方法。
六、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奥尔夫教学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了解,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灵活、全面的音乐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幼儿发展音乐才能、个性化、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身体动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适合于普及和推广,是一种非常好的幼儿园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