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补充习题以及答案-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docx

无机及分析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 与0.58% 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较接近的是溶液()。

(A) 0.1 mol/L 蔗糖溶液 (B) 0.2 mol/L 葡萄糖溶液 (C) 0.1 mol/L 葡萄糖溶液(D) 0.1 mol/L BaCb 溶液2. 25°C 时,总压为10 atm 时,下面几种气体的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 )。

(A) O.lg H 2 (B) 1.0 g He (C) 1.0 g N 2 (D) 1.0 g CO 23. 气体与理想气体更接近的条件是( )。

6. 一定愠度下,等体积的甲醛(HCHO)溶液和葡萄糖(C6H12O6)溶液的渗透压相等,溶液中甲醛和葡萄糖的质量比是( )。

(A) 6 : 1(B)1 :6(C) 1:3(D) 3:1 7. 下列相同浓度的稀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 )o(A) HAc 溶液 (B) CaCh 溶液 (C)蔗糖水溶液 (D) NaCl 水溶液 8. 取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融化路面的冰雪,效果最好的是()。

(A)氯化钠 (B)氯化钙 (C)尿素[CO(NH 2)2] (D)蔗糖9. 在一定的外压下,易挥发的纯溶剂A 中加入不挥发的溶质B 形成稀溶液。

此稀溶液的沸点随着加的增加而 ()。

(A) 升高(B)降低 (C)不发生变化 (D) 无一定变化规律 10.室温25°C 时,0.1 mol/L 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o(A) 25 kPa(B) 101.3 kPa (C) 248 kPa (D) 227 kPa11.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为()。

(A)天气太热 (B)很少下雨 (C)肥料不足 (D)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12. 37°C,人体血液的渗透压为780kPa,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浓度是()。

(A) 85 g/L (B) 5.4 g/L (C) 54 g/L (D)8.5 g/L 13. 有一半透膜,将水和某溶质水溶液隔开,其结果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精选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精选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精选xxx科技大学第十四章分析化学基础1.对某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时,若被分析样品的质量大于100mg,则该分析方法属于(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2.对某溶液中的铝进行测定时,若取分析试液25ml进行分析测定,则该分析方法属于(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3.由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 偶然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标准偏差小D. 相对偏差小4.下列各种分析纯的化学试剂,其中不能用直接配制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KHCO3B. KMnO4C. K2CrO7D. KCl5.下列各种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A. 进行空白试验B. 进行对照试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下述情况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时稍有不同B. 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 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B.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C.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8. 分析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何者属于系统误差( )A. 滴定时有溶液溅出B.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C. 滴定管未经校正D. 读错法码9. 下列计算式的计算结果(X)应有几位有效数字?( )X= [0.3120⨯48.12⨯(21.65-16.10)]÷(1.2845⨯1000)A. 二位B. 三位C. 四位D. 五位第 1 页10. 欲测某组分含量,由四人分别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皆为2.2g,问下列结果中哪一个是合理的?( )A. 2.085%B. 2.08%C. 2.09%D. 2.1%11. 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下列何者将引起正误差( )A. 称取基准物重量时用的一只10mg法码,事后发现其较正后的值为9 .7mgB.滴定时滴定终点在等量点后到达。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物质构造根底1-1.简答题(1)不同之处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一般都有正负号之分,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均为正值,因为Y 平方后便无正负号了;除s 轨道的电子云以外,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比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稍“瘦〞一些,这是因为︱Y ︱≤ 1,除1不变外,其平方后Y 2的其他值更小。

(2) 几率:电子在核外某一区域出现的时机。

几率密度: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表示微粒波的强度,用电子云表示。

(3) 原子共价半径: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连接时,它们核间距离的一半。

金属半径:金属晶体中相邻两个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范德华半径:分子晶体中相邻两个分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4) BF 3分子中B 原子采用等性sp 2杂化成键,是平面三角形;而NF 3分子中N 原子采用不等性sp 3杂化,是三角锥形。

〔5〕分子式,既说明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表示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CO 2、C 6H 6、H 2;化学式,只说明物质中各元素及其存在比例,并不说明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NaCl 、SiO 2等;分子构造式,不但说明了物质的分子式,而且给出了分子中各原子的具体联接次序和方式,像乙酸的构造式可写为C HH HC OO H其构造简式可记为CH 3COOH 。

1-2解 1错;2错;3对;4对;5对;6错。

7对;8错;9对 10错;11错;12错。

1-3波动性;微粒性1-4. 3s=3p=3d=4s ;3s< 3p< 4s <3d ;3s< 3p< 3d< 4s ; 1-5 32;E 4s < E 4p < E 4d < E 4f ; 第六周期;La 系;2;铈(Ce)1-6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I>HBr>HCl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2章
2-1 1. D 2. D 3. B 4. D 5. C 6. D 7. C 8. C 9. D 10. A 11. B 12. C 13. B 14. D 15. A 16. B
2-2 1. 降低了,增大。
2. 放,正,不。 3. ③>④>①>② 。
4. 改变条件 增加 B 的分压
v正 增大
2.能量最低原理、Pauli 不相容原理、Hund 规则 3.镁,氮化物 4.原子轨道,能量相近、轨道最大重叠、对称性匹配 5.sp3 杂化,109°28ˊ;sp3d2 杂化, 90° 6.sp2;不等性 sp3 7.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8.Ba2+ >Sr2+ >Ca2+ >Mg2+;MgO>CaO>SrO>BaO 3-4 1.在讨论多原子或离子中的某一电子能量时,将内层电子对该电子的排斥作用归结为
(5)Au>Cs。二者为同周期元素,Au 为 IB 族元数,Cs 为 IA 族元素,金的有效核电 荷数较铯的大,而半径较铯的小,而且铯失去一个电子后变为 5s25p6 稳定结构。
5. (1)Ba> Sr。同族元素 Ba 比 Sr 多一电子层。 (2)Ca>Sc。同周期元素,Sc 核电荷多 (3)Cu>Ni。同周期元素,Cu 次外层为 18 电子,受到屏蔽作用大,有效核电荷小,
k正 不变
KӨ 不变
Ea 正 不变
平衡移动方向 正反应方向
增加 C 的浓度
减小
不变
不变
不变
逆反应方向
升高温度
增大
增大
减小
基本不变
逆反应方向
使用催化剂
增大
增大
不变
减小
不移动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第1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1.1 在25℃时,若电视机用显象管的真空度为4.0×10-7 Pa ,体积为2.0L ,试求显象管中气体的分子数。

1.2 实验测得在310℃、101.3 kPa 时,单质气态磷的密度是2.64 g·L -1,求磷的化学式。

1.3 收集反应中放出的某种气体并进行分析,发现C 和H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0和0.20,并测得在0℃和101.3 kPa 下,500mL 此气体质量为0.6995g ,试求:⑴ 这个气态化合物的最简式;⑵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⑶ 它的分子式。

1.4 在一只200℃的1000L 锅炉中有25.0 kg 水蒸气,假定它是理想气体,计算它的压力。

1.5 在27℃和101.3 kPa 下,某充满氮气的烧瓶重50.43g ,同一烧瓶改充氢气后,称重为49.89g ,求该烧瓶的体积?1.6 人在呼吸时呼出气体的组成与吸入空气的组成不同。

在36.8℃和101 kPa 时,某典型呼出气体的体积分数是:N 2 75.1%;O 2 15.2%;CO 2 3.8%;H 2O 5.9%。

试求:⑴ 呼出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⑵ CO 2的分压力。

1.7 A 球的体积为2.0 L ,B 球为1.0 L ,两球可通过活塞连通。

开始时,A 球充有101.3 kPa 空气,B 球全部抽空但盛有体积小到可被忽略的固体吸氧剂。

当活塞打通,A 球空气进入B 球,氧被全部吸收。

平衡后气体压力为60.80 kPa ,求空气中氮和氧分子数目之比。

1.8 炼钢炉中加入1.0×104 kg 含碳3%(质量分数)的生铁,通入空气后碳全部燃烧成CO 和CO 2,求:⑴ 其中51的碳燃烧为CO ,54的碳燃烧为CO 2,试计算需要多少mol 的氧气? ⑵ 这些氧气在27℃和101.3 kPa 下具有的体积是多少L?⑶ 空气中含氧气21%(体积),试计算所需要的空气的体积(在27℃、101.3 kPa 下)。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解答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解答严新徐茂蓉葛成艳编第一章绪论1.1判断下列误差属于何种误差?①在分析过程中,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n次读数不一致,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

②标定HCl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2,对分析结果所引起的误差。

③移液管、容量瓶相对体积未校准,由此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

④在称量试样时,吸收了少量水分,对结果引起的误差。

答:①偶然误差;②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③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④过失误差1.2测得Cu百分含量为41.64%、41.66%、41.58%、41.60%、41.62%、41.63%,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

(无须舍去数据)解:41.64%41.66%41.58%41.60%41.62%41.63%41.62%6x+++++==1id x xn=-∑=2.2×10-4 100%rddx=⨯=0.053%1.3测定某样品中铁的百分含量,结果如下:30.12%、30.05%、30.07%、30.05%、30.06%、30.03%、30.02%、30.03%根据Q检验法,置信度为90%时是否有可疑数要舍去,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和对应的置信区间。

解:排序:30.02%、30.03%、30.03%、30.05%、30.05%、30.06%、30.07%、30.12%先检验最大值30.12%:30.12%30.07%0.530.12%30.02%Q-==-Q0.9=0.47 < 0.5,所以舍去30.12%继续检验最大值30.07%,30.07%30.06%0.230.07%30.02%Q-==-,Q0.9=0.51>0.2,不应舍去,30.07%应该保留。

检验最小值30.02%,30.03%30.02%0.230.07%30.02%Q-==-Q 0.9=0.51>0.2,不应舍去,30.02%应该保留。

南农无机及分析化学补充习题2

南农无机及分析化学补充习题2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一、选择题2-1 已知某反应在500K 时K Θ大于800 K 时的K Θ,这说明该反应 。

(A )r m H ΘΔ>0 (B) r m H ΘΔ<0 (C) r m G ΘΔ<0 (D) r m G ΘΔ>02-2 对于放热反应:2H 2(g)+O 2(g)2H 2O(g),定压热效应Q p 和定容热效应Q v 的关系是 。

(A ) Q p =Q v (B) Q p >Q v (C) Q p <Q v Q p =Q v(D) 无法确定2-3 某个熵增大的吸热反应,它的变化方向为 。

(A )高温非自发,低温自发。

(B ) 高温自发,低温非自发。

(C )任何温度均自发。

(D ) 任何温度均非自发。

2-4 某物质能被测得绝对值的热力学函数为 。

(A ) 焓 (B )内能 (C )熵 (D )吉布斯自由能2-5 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焓变为C 2H 5OH(l)的标准生成焓的反应是 。

(A ) 4C(s,石墨)+6H 2(g)+O 2(g)2C 2H 5OH(l)(B ) 2C(s,石墨)+3H 2(g)+12O 2(g)C 2H 5OH(g) (C ) 2C(s,石墨)+3H 2(g)+12O 2(g)C 2H 5OH(l)(D ) C 2H 5OH(l)2C(s,石墨)+3H 2(g)+12O 2(g) 2-6 一个体系对环境做了180J 的功,其内能减少了140J ,則体系与环境交换的热量为 。

(A) 280J (B) –280J (C) 40J (D) –40J2-7 在下列反应中放出热量最多的反应是 。

(A) CH 4(g)+2O 2(g) CO 2(g)+2H 2O(g) (B) CH 4(g)+2O 2(g) CO 2(g)+2H 2O(l)(C) CH 4(g)+32O 2(g) CO(g)+2H 2O(l)(D) CH 4(g)+ 32O 2(g) CO(g)+2H 2O(g)2-8 化学平衡常数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3H8O3)溶液 D. 尿素( (NH2)2CO)溶液解:选A。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一.选择题( D ) 1、今有0.4000mol ·L -1HCl 溶液1L ,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0.6000mol ·L -1溶液,需加入1.0000mol ·L -1HCl 多少毫升?A 、200.00mlB 、300.00mlC 、400.00mlD 、500.00ml( B ) 2、5.0 g 某聚合物溶于400 cm 3水中,20℃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A. 4.0 × 106B. 3.0 × 105C. 2.1 × 104D. 3.0 × 102( D )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真实气体的条件是A. 低温、高压B. 高温、高压C. 低温、低压D. 高温、低压( D ) 4、下列稀溶液,渗透压最小的是A. 0.02 mol ⋅L -1NaCl ;B. 0.02mol ⋅L -1CaCl 2;C . 0.02 mol ⋅L -1HAc ;D. 0.02 mol ⋅L -1葡萄糖。

二.填空题:1、渗透现象所必备的条件是(1) ;(2) 。

半透膜,膜两边存在浓度差2、临床实践中,对患者输液的原则为 ,如常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 。

等渗溶液、0.9%(W/V) 或0.154 mol/L三.是非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 )1、盐碱地中的植物不容易存活,甚至枯萎,这主要是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太小所引起的。

( × )2、可以将低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看成理想气体来处理。

( × )3、在一定的温度下,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蔗糖溶于相同体积的水中,则两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值相同。

四.简答题1、农田施化肥时,化肥的浓度不能过高。

答:化肥浓度过高时,就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作物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据渗透压原理,使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溶液中去,这样根毛细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还要失去水分,从而使植物萎蔫,即俗话说的“烧苗”。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物质的聚集状态1.1 1.9×1011个1.2 126.7 g·mol-1;P41.3 ⑴CH3;⑵31.3;⑶C2H61.4 5.46×106Pa1.5 511.5mL1.6 ⑴28.63;⑵3.84kPa1.7 N2:O2 =9.1:11.8 ⑴2.25×104mol;⑵5.54×105L;⑶2.64×106L1.9 0.0287g1.10 ⑴8.00L;⑵18.09g1.11 ⑴11.8L;⑵11.6L1.12 5.04%1.13 4.87g1.14 0.0784mol·mL-11.15 0.025μg·mL-11.16 0.00002021.17 63.8g1.18 37.1g1.19 540g 70%酒精溶液+ 960g 95%酒精溶液混合1.20 875g FeCl3·6H2O;0.08531.21 60.9 m31.22T(CaO/HCl)=0.0003183 g·mL-1第2章化学分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偏低;偏高,NaCl试剂吸水2.2 0.01988 mol·L-12.3 (1)0.714g;(2)0.221g;(3)0.171g2.4 0.1226L2.5 122.1 g·mol-12.6 0.9242.7 0.9742.8 (1)系统误差,校正砝码;(2)系统误差,校正天平;(3)系统误差,对容量瓶和移液管作相对校正;(4)偶然误差,进行多次重复测定以减小偶然误差;(5)系统误差,由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纯度(三位有效数字)达不到定量分析基准物的要求,故应更换基准物2.9 –0.0015;-6.0‰2.10 ⑴0.2054;0.00037;0.00046;0.22%;⑵+0.0009;+0.44%2.11 0.0956±0.0019;⑵0.0956±0.00092.12 不应舍去2.13 置信度为90%时,P2O5:x= 0.0847;S = 0.0013;μ= 0.0847±0.0011SiO2:x= 0.0161;S = 0.00099;μ= 0.161±0.00092.14 ⑴三;⑵五;⑶四;⑷四;⑸三;⑹四;⑺四;⑻二;⑼一2.15 ⑴2.51×10-5;⑵2.97×106;⑶131.0;⑷9×10-3(可以视为二位有效数字)2.16 不合理,最后结果只能有三位有效数字,故应表示为0.96(可以视为三位有效数字)第3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3.1①460 J;②885 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及分析化学》补充习题第一章物质的聚集态1.1 选择题1.下列四种关于物态性质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A).液体和气体都有一定粘度(B).结晶的固体是不会软化的(C).无定形的固体都属于液体(D).所有气体都能透光2.0.6g某元素含有3.01×1022个原子,该元素的原子量是( ) (A).12 (B).4 (C).56 (D).323.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一组是( )(A).0.5mol H2SO4与3.6mol H2O(B).0.6mol氧气与0.4mol臭氧(C).0.1mol氢氧化钠与22.4L(标准状况)一氧化碳(D).0.5mol结晶硫酸镁(MgSO4·7H2O)与3.01×1023个蔗糖分子(C12H22O11)4.氧气、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三者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1 (B).2:4:5 (C).5:4:2 (D).无法确定5.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________含有溶质的摩尔数。

( ) (A).1L溶液中(B).1000g溶液中(C).1000g溶剂中6.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是________含有溶质的摩尔数。

( ) (A).1L溶液中(B).1000g溶液中(C).1000g溶剂中7.将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500g缓慢加入200g水中,得到的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0.49 (B).0.245 (C).0.196 (D).0.708.质量分数36.5%、密度为1.19 g ·mL-1的浓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5.36%5. 3619.11000⨯⨯(B).%5.365. 3619.1 1000⨯⨯(C).5.36%5. 3619.11⨯⨯(D).10005. 3619.1%5.36⨯⨯9.将浓度为0.600 mol·L-1的硝酸溶液450mL,稀释为640mL,稀释后的硝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22 mol·L-1(B).0.422 L·mol-1(C).4220 mol·L-1(D).42.2 mol·L-110.在下列________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 )(A).低温和高压(B).高温和低压(C).低温和低压(D).高温和高压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 任何物质为22.4L(B).1mol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22.4L(C).1mol 氦气在任何条件下均占22.4L(D).在290K 下,任何气体均不可能占有22.4L12.在标准状况下,25L 气体重50g ,则气体分子量最接近于 ( )(A).22 (B).34 (C).45 (D).5613.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体积是 ( )(A).在该气体分压下该气体的体积(B).混合气体总压力下该组分气体所占的体积(C).101.325kPa 下该组分气体的体积14.同温同压下,气体某组分A 的摩尔分数与其体积分数在数值上的关系是 ( )(A).成正比 (B).相等的 (C).既不相等,也不成正比,但有一定关系15.同温同体积下,气体某组分A 的摩尔分数和其分压与总压之比(PP A )的关系在数值上是 ( )(A).成正比的 (B).相等的 (C).既不相等也不成正比,但有一定关系16.在25℃、总压为101.325kPa 的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 ( )(A).0.1gH 2 (B).1.0g He (C).1.0g N 2 (D).1.0g CO 217.在标准状况下,CCl 4蒸气的密度为 ( )(A).2.56 g·L -1 (B).3.708 g·L -1 (C).4.52 g·L -1 (D).6.88 g·L -118.NO 2在密封容器中,如果温度在100℃时压力为101.325kPa ,温度降低到5℃时压力应为 ( )(A).5.066kPa (B).70.928kPa (C).75.994kPa (D).三者都不对19.在101.325kPa 和25℃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1mol 氢气,其体积________2732984.22 L 。

(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20.用0.9810g 纯锌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在27℃、101.325kPa 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了氢气369.0mL ,经干燥后氢气的体积________369.0mL 。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1.2 7.70g CO 与多少g CO 2所含的分子个数相等?与多少g CO 2所含的氧原子个数相等?在同温度、同压力下与多少g CO 2所占据的体积相同?1.3 在一个250mL 容器中装入一未知气体至压力为101.3kPa ,此气体试样的质量为0.164g ,实验温度为25℃,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1.4 在0℃和100kPa 下,某气体的密度是1.96 g·L -1,试求它在85.0kPa 和25℃时的密度。

1.5 在30℃和98.66kPa 下一种气体的密度为1.81 g·L -1,求相对分子质量。

1.6 一位化学家收集了反应中放出的一些气体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80%C 和20%H ,并发现在0℃和93.33kPa 下500mL 此气体重0.6182g 。

试问:⑴ 这个气态化合物的最简式是什么?⑵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⑶ 它的分子式是什么?1.7 某元素X 的氢化物XH 2 0.326g 与水作用时按下列方程式进行反应:XH 2(s) + 2H 2O(l) = X(OH)2(s) + 2H 2(g)在21℃与101.325kPa 下测得干燥后的氢气的体积为0.375L ,试求X 的相对原子质量。

1.8 试计算下列气体在25℃、总压力为101.325kPa 的混合气体中的分压:1.0g H 2______ ,1.0g He______ ,1.0g N 2 ______, 1.0g CO 2 ______。

1.9 将一体积为2.00L 的气体样品在常压下从26℃加热到100℃,最终体积有多少?1.10 有一个容积为11 L 的容器装有20g 氖和未知量的氢,已知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0020 g ·mL -1,温度是0℃,试计算此气体平均分子量、氢的摩尔分数和总压力(已知氖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 -1)。

1.11 一种气体样品50 mL ,在35℃时的压力为60 kPa ,问在标准状况下它的体积是多少?1.12 在22.5℃时,一个体积为40.0L 的氮气钢瓶,使用前压力为12.6MPa ,使用后压力降为10.1MPa ,估计总共用去了多少kg 氮气。

1.13 如果有一气体装在一只50mL 的容器中,压力为86kPa 。

现将它转移到一只65mL 的容器中,如果⑴没有温度变化;⑵第一个容器中的温度为25℃,第二个容器为35℃,问新的压力是多少?1.14 将压力为100kPa 的氢气150mL 、压力为50kPa 的氧气75mL 和压力为30kPa 的氮气50mL 压入250mL 的真空瓶内,求:⑴ 混合物中各气体的分压;⑵ 混合气体的总压;⑶ 各气体的摩尔分数。

1.15 已知在25℃及101kPa 压力下,含有N 2和H 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50 g·L -1,则N 2和H 2的分压及体积分数各是多少?1.16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已知含氮气为78%(体积),含氧气为21%(体积),试求2N P 和2O P 各为多少(用kPa 表示)?1.17 N 2和O 2的一种混合物在50℃和53.33kPa 时,其体积为100mL 。

它是由60℃、53.33kPa 下的50mL O 2与40℃、53.33kPa 下的x mL N 2混合制成的,问x 的值是多少?1.18 将在0℃、98.66kPa 下的2.00mL N 2与在60℃、53.33kPa 下的50mL O 2在0℃混合于一只50mL 容器中,问此混合物的总压力是多少?1.19 在恒温条件下将下列3种气体装入250mL 的真空瓶中,混合气体的分压力、总压力各是多少?⑴ 250Pa 的N 2 50mL ;⑵ 350Pa 的O 2 75mL ;⑶ 750Pa 的H 2 150mL 。

1.20 丙酮在25℃下的饱和蒸气压是30.7kPa 。

现有25℃、0.100mol 的丙酮。

试计算: ⑴ 这些丙酮全部气化成压力为30.7kPa 的蒸气时,占有多少体积?⑵ 当丙酮的蒸气体积为5.00 L 时,丙酮蒸气的压力是多少?⑶ 当丙酮的体积变为10.0 L 时,丙酮蒸气的压力又是多少?1.21 在一个容积为0.20 L 的容器中,装有O 2和N 2的混合物。

当温度为308K 、压力为95.9kPa 时,若测得体系中有0.0020 mol 的N 2,问:⑴ N 2的摩尔分数为多少?⑵ N 2和O 2的分压各为多少?⑶ O 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1.22 将氢气通入氮气中,通入前氮的压力是99kPa ,温度为25℃,体积为0.100L ;通入后总压力是104kPa ,体积为2.100L ,温度不变。

试计算通入氢气的质量及此混合气中氢、氮的分压各是多少?1.23 现将313K 、900kPa 下的氧气152g 装入容器。

经一段时间后,发现容器中的氧气有部分泄漏,容器内温度降低了10K ,而压力变为原来压力的一半。

试计算:⑴ 容器的体积;⑵ 在该段时间中泄漏氧气的总量(g)。

1.24 在一只30L 容器中装入三种气体,在30℃时的总压力为101.325kPa ,如果此混合物中含有8.0g CO 2、6.0g O 2和未知量的N 2,试计算:⑴ 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⑵ 每种气体的摩尔分数;⑶ 每种气体的分压;⑷ 容器中N 2的质量。

1.25 在等温条件下,计算下列情况混合气体的总压力和各组分的摩尔分数。

⑴ 把中间开关打开,让其自动混合。

⑵ 把中间开关打开,将容器Ⅱ中的CO 2全部压缩到容器Ⅰ中。

1.26 若将0.131g H 2与1.82g N 2混合于1.00L 的反应容器中,两者发生了反应,在463K 时体系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404kPa 。

请计算此刻容器内三种组分气体的分压各为多少?1.27 在293K 和102kPa 时,水面上收集了0.150L 氮气。

经干燥后质量为0.172g ,求氮气的分子量和干燥后的体积(干燥前后温度、压力不变,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O H P 2=2.3 k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