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及四肢检查参考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排空膀胱 2 充分暴露腹部 3 仰卧位
腹部及四肢检查
视诊评估内容:
1、腹部外形 2、呼吸运动 3、腹壁静脉曲张 4、胃肠型及蠕动波
(一)腹部视诊
评估内容:
1 对称性 2 有无隆起
或凹陷
腹部及四肢检查
腹部及四肢检查
• 正常腹部外形: • 异常腹部外形:
腹部膨隆 腹部凹陷
腹部及四肢检查
全腹膨隆
腹部及四肢检查
(1)血流方向判断
腹部及四肢检查
(1)血流方向判断
腹部及四肢检查
(曲张静脉血流方向
腹部及四肢检查
(2)曲张静脉血流方向
腹部及四肢检查
腹部及四肢检查
• 正常(看不见)
• 当胃肠道梗阻时,可见到胃 型和肠型;
腹部及四肢检查
• 腹部触诊方法:
• 腹部触诊评估内容: 全腹触诊
脏器触诊
脂肪肝、肝瘀血时表面光滑,边缘圆钝; 肝硬化时表面不光滑,可触及小结节,边 缘利; 肝癌时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整,厚薄不 一。
肝脏触诊临床意义
肝 脏: 正常成人肝脏一般触不到,但腹壁松软的瘦者深吸 气时可触及肝脏(肋下<1cm、剑突下<3cm)、表 面光滑、质软、无压痛。
弥漫性肝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肝硬 化、白血病、血吸虫病等。 局限性肝肿大:见于肝脓肿,肝肿瘤、肝囊肿等。
大小 质地 表面状态 边缘 压痛 • 正常肝脏
腹部及四肢检查
若病人有大 量腹水时, 则用冲击触
诊法
腹部及四肢检查

肝脏触诊
触及肝脏时应描述其: v大 小 v 形 态 质软 v 质 地 质韧 v 压 痛 质硬
表面状态及边缘:
正常:肝脏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且厚薄均匀一致。 异常:急性肝炎时表面光滑,边缘钝;
健康评估
— 腹部评估
腹部及四肢检查
• 体表标志 • 腹部分区:四区法、九区法
(一)腹部体表标志
腹部前面体表标志示意图 腹部后面体表标志示意图
(二)腹部体表分区示意图(四区法)
(二)腹部体表分区示意图(九区法)
腹部及四肢检查
腹部评估 顺序
视听叩 触
腹部及四肢检查
• 物品:听诊器软尺 • 环境:温暖,光线充足,遮挡 • 被检查者:
及 特定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反 如:麦氏(McBurney)点压
跳 痛→提示阑尾的病变;胆囊点
痛 压痛→胆囊病变的标志。
腹部及四肢检查
(2)反跳痛
• 原因:腹膜壁层受炎症刺激 • 腹膜刺激征
腹部及四肢检查
腹部及四肢检查

肝脏触诊
脾脏触诊
胆囊触诊
膀胱触诊
腹部及四肢检查
• 触诊方法: • 评估内容:
›第Ⅲ测量(丁戊线)指 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
离 “+” “-”
5.胆囊触诊
胆囊压痛点位于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
胆囊触诊方法
Murphy征: 被检查者因 疼痛而突然 屏住吸气, 即Murphy征 阳性。
腹部及四肢检查
1、方法:单手滑行触诊法 2、临床意义:膀胱胀大常见于尿潴 留,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脊髓 病变、昏迷病人等。
腹部及四肢检查
女性则以胸式呼吸为主。
• 异常: 腹式呼吸减弱
腹式呼吸消失
腹部及四肢检查
• 评估内容:
腹壁静脉显露情况 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
• 正常腹壁静脉(看不见) • 腹壁静脉曲张
腹部及四肢检查
• 病因
门静脉 高压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回流受阻 回流受阻
• 鉴别方法:
腹壁静脉曲张分布 血流方向
腹部及四肢检查
(1)血流方向判断
7.正常腹部触及的器官
1.腹直肌 2.腱划 3.右肾下极 4.盲肠 5.椎体 6.胀大的膀胱 7.腹主动脉 8.横结肠 9.乙状结肠 10.骶骨岬 11.妊娠的子宫
腹部及四肢检查
1、叩诊方法: 2、叩诊内容:
腹部叩诊音
肝脏叩诊 移动性浊音 肋脊角叩击痛 膀胱叩诊
腹部及四肢检查
腹部及四肢检查
• 正常叩诊音:大部分区域为鼓音
• 异常叩诊音:
鼓音区域呈浊音或实音 浊音区域呈鼓音
腹部及四肢检查
肝上界及肝下界叩诊 ①叩诊方法 ②正常位置及大小
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肝下界---右季肋下缘 肝上下径----9-11cm
③ 异常及临床意义
腹部及四肢检查
u叩 诊
3. 移动性浊音:指因体位不同而出现 移 浊音区变动的现象。 动 l对移动性浊音的评估是临床检查腹 性 腔积液的重要方法。 浊 l当腹腔内游离液体超过1000ml以 音 上时,即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轻度脾脏肿大见于: 慢性肝炎、伤寒、粟粒性结核 、急性疟疾、 中度脾脏肿大见于: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高度脾肿大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热病、慢 性疟疾骨髓纤维化症等。
腹部及四肢检查
›第Ⅰ测量(甲乙线)指 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 点至脾下缘的距离(以 CM表示)
›第Ⅱ测量(甲丙线) 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 交点至脾最远点的距离
腹腔积液 腹腔积气
平卧呈蛙腹,随体位变化
呈球形,不随体位变化
腹腔内巨大肿块
腹部及四肢检查
腹部及四肢检查

腹部及四肢检查
见于显著消瘦、严重脱水、恶 病质等,腹部向下塌陷几乎贴近 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 露,称舟状腹。
腹部及四肢检查
腹部及四肢检查
• 评估内容:腹式呼吸的强度
• 正常: 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
腹部及四肢检查
• 先触诊全腹,再触诊脏器 1 全腹触诊:
注意体位
自左下腹,逆时针方向 先浅后深,依次检查各象限 先健后患
2 脏器触诊: 单手触诊
双手触诊
腹部及四肢检查
腹壁紧张度 压痛及反跳痛
腹部包块 液波震颤
腹部及四肢检查
• 正常人:腹壁柔软
腹壁紧张度
• 异常: 增加
腹壁紧张度 减弱
全腹紧张度 增加
肝脏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晚期肝硬化
4.脾脏触诊
正常情况下脾不易触及,若内脏下垂,左胸腔积 液、积气时膈下降,脾向下移位,此外,能触到 脾即为脾肿大。处仰卧屈膝位、右侧卧位触诊。
腹部及四肢检查
脾脏触诊临床意义
脾肿大的分度(深吸气时)
轻度:脾在肋下不超过3cm 中度:肋下3cm至脐水平线 高度:超过脐水平以下或超过腹正中线。
局部腹壁紧 张度增加
板状腹 揉面感
u触 诊
腹肌的紧张度增加: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板状腹。 结核性腹膜炎:揉面感。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肌紧张。 急性胆囊炎:右上腹肌紧张。
u触 诊
腹肌的紧张度减弱:
慢性消耗性疾病。 年老体弱 产后。
u触 诊
2. 压 痛
(1)压痛点:压痛局限于一 点。位置较固定的压痛点常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