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1. 书写展示。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______
【答案】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汉字书写。
在横线格书写时要注意,字的中心要在一条直线上,字距要相等,字体大小要适中,约占横线格的三分之二,靠底线书写,做到整齐划一。
注意“拨、辩”容易写错,书写字迹要端正、清楚、整齐、清洁,
2. 读句子,填词语。
一场bào yǔ_____过后,躲在yuàn qiáng _____边的zhīzhū_____又开始zhǔn bèi _____织网抓虫,huāng yě_____上的小花开始tiào wǔ_____、kuáng huān_____。
【答案】①. 暴雨②. 院墙③. 蜘蛛④. 准备⑤. 荒野⑥. 跳舞⑦. 狂欢【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
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注意“暴”“墙”“蜘”“蛛”“准”“野”“舞”“狂”的书写笔画,易写错。
3. 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有错误的,请选出来。
(1)A.摔(shuāi)跤 B.凤(fèn)凰 C.衣裳(shang)_____
(2)A.明晃晃(huǎng)B.喷(pèn)香 C.咱(zá)们_____
(3)A.处(chǔ)罚 B.茶几(jī)C.稍(shāo)息_____
【答案】①. B②. C③.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1)B.凤(fèn)凰——fèng,意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羽毛美丽。
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常用来象征吉祥。
(2)C.咱(zá)们——zán,意思:我们。
(3)“稍”读shāo 时:副词。
略微:~有区别。
读shào 时:〔稍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命令队伍从立正姿势变为休息的姿势。
C .稍(shāo )息——shào ,意思:一种军事或体操稍作休息的动作。
双脚约与肩同宽,两手交置于背后腰间,为站立休息的姿势。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
A 穿带 排列 钥匙 明朗 B. 沿涂 电线 欣赏 漂亮
C. 准确 粗壮 腊烛 暖和
D. 介绍 规则 旅行 可怜【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 .穿带——穿戴;
B .沿涂——沿途;
C .腊烛——蜡烛;
故选D 。
5. 给下列句子中的“盛”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序号)
盛shèng ①兴旺:旺~|茂~|繁荣昌~|梅花~开。
②炽烈:年轻气~|火势很~。
③丰富,华美:~宴。
④热烈,大规模的:~会\~况。
⑤深厚:~意|~情。
⑥姓。
(1)当蒲公英开得正盛的时候,孩子们来到这片草地唱起了歌。
_____
(2)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盛大开幕。
___
(3)泼水节那天,傣族人民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
_____
【答案】
①. ① ②. ④ ③. 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开得正盛:句中指蒲公英开得旺。
盛:兴旺。
故选①。
(2)盛大:形容(集体活动) 规模大,仪式大而庄严的。
盛:热烈,大规模的。
故选④。
(3)盛装:正式而华丽的服装。
盛:丰富,华美。
故选③。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没想到我的胡子用处这么多!”胡萝卜先生开心地说。
B.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的.
C. “没有,没有!”小蜘蛛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D.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C.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和双引号,而不是用冒号。
“小蜘蛛回答”后应为逗号。
故选C。
7. 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家乡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和马铃薯,此外还适宜种梨树。
B.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遥远的地方。
C. 秋天的雨带着冰凉和温柔,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D. 蚂蚁队长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懒。
”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分类不当,“梨树”属于“果树”,因此可以去掉“,此外还适宜种梨树”;
B.用词重复,去掉“很远的”或者“遥远的”即可;
C.用词不当,把“冰凉”改为“清凉”;
故选D。
8. 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在句子中(填序号)。
①摇___晃_____ ②披_____散_____ ③四_____八_____
④_____牙_____爪⑤_____忙_____乱⑥七_____八_____
(1)夜晚,窗外的树影摇晃不停,像一个_____魔鬼在_____,可怕极了。
(2)同学们围着老师_____地发表意见,希望多开展些有趣的活动。
【答案】①. 头②. 脑③. 头④. 发⑤. 通⑥. 达⑦. 张⑧. 舞⑨. 手⑩. 脚⑪. 嘴⑫. 舌⑬. ②⑭. ④⑮. 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及选词填空。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
形容交通方便。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七嘴八舌: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1)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夜晚,窗外的树影摇晃不停,像一个头发长而散乱的魔鬼在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
故选②④。
(2)形容每个学生都在说话,你一言我一语,应填“七嘴八舌”。
故选⑥。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9. 《安徒生童话》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童话王国,其中《丑小鸭》《拇指姑娘》《稻草人》等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___
10. 《夜书所见》《所见》《山行》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_____
11. “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挑”是用细长的东西拨弄的意思。
_____
12. 预测的内容应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一致,发现不一样时,要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_____
【答案】9. ×10. ×
11. √12. ×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安徒生童话》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童话王国,其中《丑小鸭》《拇指姑娘》等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稻草人》是叶圣陶的作品。
故此项说法错误。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宋代的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全诗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意思是:萧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的寒意,江上吹来冷风,身在异乡的我不仅思念家乡。
家中几个孩子,此时还在兴冲冲地斗蟋蟀吧!夜深人静了,可能还在篱下提着灯玩耍不肯睡。
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唐代杜牧的《山行》,原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意思是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
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清代袁枚的《所见》,原诗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牧童大概是想要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
唱了。
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故此项说法错误。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知有儿童挑促织: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故此项说法正确。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方法与策略。
预测有的和原文一样,没有原文丰富;有的和原文不太一样,但也是有依据的。
当发现预测与原文不一致时,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思路,继续阅读,并根据前面已知的情节,继续猜测后面的内容。
故此项说法错误。
13. 根据课文内容或者要求填空。
(1)奶奶常说:“‘_____,无理寸步难行。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得讲理。
”
(2)在两人三足比赛中,我和小明配合得很好,获得了第一名,老师称赞说:“_____,_____。
”
(3)秋天在杜牧笔下是“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的艳丽:在苏轼笔下是“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橘绿时”的美好。
【答案】①. 有理走遍天下②. 二人同心③. 其利断金④. 霜叶红于二月花⑤. 最是橙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和古诗文默写。
(1)书写时注意“遍”的正确书写。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泛指团结合作。
书写时注意“利、断”的正确书写。
(3)默写时注意“霜、最、橙”容易写错。
阅读。
①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我们全家人去寻找秋天的足迹。
②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田野里,稻谷黄了,豆子黄了,玉米也黄了,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地金子。
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露出笑脸,金灿灿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
一阵风吹来,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
满地的落叶像给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
③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
我喜欢美丽的秋天!
14. 认真阅读短文,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1)秋风轻轻地吹动的样子。
_____
(2)形容百花竞放,十分奇异艳丽。
_____
的
15. 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16. 作者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三个地方的景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画卷。
作者重点抓住秋天的颜色来描写秋天,如菊花的颜色红的似火,_____、_____。
17. 文中划线的句子把___比作____,这样写出了____。
18. 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比喻、_____和_____的修辞手法。
选择其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
【答案】14. ①. 秋风习习②. 争芳斗艳
15. 美丽的秋天16. ①. 花园②. 田野③. 果园④. 粉的像霞⑤. 白的如雪
17. ①. 稻谷、豆子、玉米②. 金子③. 秋天色彩美的特点
18. ①. 排比②. 拟人③. 天上的星星在闪烁,就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秋风习习:秋风轻轻地吹动的样子。
文中写秋天的风非常凉爽。
(2)争芳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奇异艳丽。
文中写菊花的颜色多而鲜艳。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给文章加题目。
可以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拟取题目。
本文通过花园、田野、果园三个地方的景色,写出了秋天的美丽。
因此可以拟取为:美丽的秋天。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第②段“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田野里,稻谷黄了”“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可知,作者描写了花园、田野、果园三个地方的景色。
由第②段“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可知抓住了秋天的颜色描写秋天。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分析。
划线句子中将“稻谷、豆子、玉米”比作了“金子”,形象地写出了田野谷物的颜色,表现出秋天的色彩
美的特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
第②段“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菊花的颜色之多、美;“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露出笑脸”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苹果、梨人格化,增强了语言美和表现力。
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个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即可。
如: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阅读。
公主的猫
①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猫的国家里。
②有一天,一位外国老太太到这个国家来游玩,她给国王的女儿娜娜公主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猫。
小猫和娜娜公主形影不离,常常陪着她在小河边钓鱼,在花园里散步,在城堡里捉迷藏。
③娜娜公主别提有多喜欢这只小猫了。
反正,你就是把太阳和月亮加在一起和她换小猫,她也不乐意。
可是,有一天晚上,小猫突然不见了。
娜娜公主特别伤心,呜呜的哭声惊动了整个王宫。
④国王非常着急,派人连夜上街贴《寻猫布告》,布告是这样写的:
⑤娜娜公主的小猫丢了,有谁捡到赶紧送来,奖黄金万两。
记住,小猫的特点是:“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
⑥第二天一早,卫兵报告说,有人带“小猫”领奖来了。
国王高兴极了,连拖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出了王宫,可是一看就傻了眼。
原来,面前这只“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的动物不是小猫,而是一只小山羊。
⑦不行!第一张《寻猫布告》没把猫的特点说清楚。
国王下令,马上去贴第二张《寻猫布告》。
⑧这回,布告上写着:
⑨娜娜公主的小猫丢了,有谁捡到赶紧送来,奖黄金万两。
记住,小猫的特点是:“嘴边胡子翘,说话喵喵喵,走路静悄悄,捉鼠本领高!”
19. 我会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形影不离:_____
20.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
(1)娜娜公主的小猫不见了,国王想出的办法是_____
A.派王宫的人到街上寻找。
B.请街上的人送回王宫。
C.派人到街上张贴布告。
(2)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国王很意外。
B.国王很伤心。
C.国王很高兴。
21.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娜娜公主很喜欢这只小猫?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2. 第一张《寻猫布告》贴出后,为什么有人带来了一只小山羊?_____
23. 请根据短文内容预测一下故事的结局:_____
【答案】19. 形体和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20. ①. C②. A
21. 你就是把太阳和月亮加在一起和她换小猫,她也不乐意。
22. 因为这是一个没有猫的国家,大家都没有见过猫,而且第一张布告上写的特点是“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小山羊也有这样的特点。
23. 有人根据第二张布告上所写“说话喵喵喵”的特点,找到了小猫,并把它送回王宫领到奖赏。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由第②段“常常陪着她在小河边钓鱼,在花园里散步,在城堡里捉迷藏”可知,娜娜公主常常和小猫待在一起,不分开。
因此“形影不离”解释为:(2)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由第④段“国王非常着急,派人连夜上街贴《寻猫布告》”可知娜娜公主的猫不见了,国王想出的办法是张贴布告。
故选C。
(2)由第⑥段“原来,面前这只‘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的动物不是小猫,而是一只小山羊”可知,国王本以为是有人带来了公主的猫,结果却不是,国王非常意外。
故选A。
21题详解】
【
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
由第③段“反正,你就是把太阳和月亮加在一起和她换小猫,她也不乐意”可以看出娜娜公主很喜欢这只小猫。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第①段“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猫的国家里”可知这个国家的人没有见过猫;由布告内容“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可知,他们只能根据见过的动物来找,发现山羊符合这个特点,因此带来了山羊。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性题型。
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中的线索进行预测。
第一次因为布告没有把小猫的特点写清楚,第二次国王把小猫的
特点写清楚了,可以预测小猫应该能很快被找到。
如:过了几天,卫兵报告说,有人带“小猫”来领奖
了。
国王一看:真是公主的小猫,他高兴极了,急忙把它送到娜娜公主的宫里。
24. 习作表达。
在童话世界里,花草树木会跳舞,鸡鸭鹅会唱歌,甚至砖块石头都会吵架,真是有趣极了!
大象、猴子、公鸡、蜗牛、蚂蚁、大树……请你选择两样或两样以上的东西作为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1.写作之前为自己的习作定一个题目:2.语句通顺,将内容写具体,字数在250字左右;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答案】例文:
森林动物大会
森林里召开动物大会!大象、猴子、狮子、河马……大家陆陆续续到了。
可就是不见小白兔,大家很
的
着急,决定一起去小白兔家去看看。
当他们来到小白兔家却看到小白兔家被人类给破坏了,小白兔正在伤心的哭泣呢。
动物们都感到非常气愤,于是,国王老虎召集了一个有关人类乱砍滥伐,日益危害它们生存环境的紧急会议。
国王老虎对臣民们说:“各位臣民们,现在的人类乱砍滥伐,日益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所以,我召开了这次紧急会议。
各位臣民们,你们各自谈谈想法吧!”
猴子先生最先发话了,他说:“人类真的是太可恶了,破坏了我们以前美好的家园!”
国王老虎严肃的说:“对,野猪大臣你说得对!还有人要发言吗?”
斑马大哥说话了:“嗯,野猪兄弟说得不是不对,而是有点儿太夸张了!”
野猪先生气愤地说:“哼!怎么,人类这么狠心,你竟然还帮他们说话!你到底是不是动物王国的臣民啊?我真恨不得让人类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猫头鹰船长板着一块脸说:“我认可野猪大臣的话,我们应该打败人类才对!”
斑马大哥说:“不,人类和动物是朋友,人类会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怎么样!”
国王老虎说:“好,斑马大臣,你说说看吧!”
斑马说:“要我说,我们就在人类乱砍滥伐的地方插上一个告示牌,上面就写:亲爱的人类朋友们,我们是动物王国里的动物们,由于你们的乱砍滥伐,导致了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害,所以我们诚挚地请你们能够不再乱砍滥伐,让我们的家园能够恢复以前的面貌,让动物们能够健康地生活。
也让你
们不受到沙尘暴的威胁,谢谢你们了!”
过了几天,在这块告示牌的旁边,又多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亲爱的动物朋友们,你们好!以前乱砍滥伐,是我们的不对。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样做会迫害你们的家园,甚至还会危害你们的生命,我们知道错了,请你们原谅人类吧!让我们做好朋友吧!好吗?我们不会再乱砍滥伐了!
从此以后,人类不再乱砍滥伐了,还成立了《希望星星动物基金会》,专门帮助和保护稀有野生动物。
人类还大量植树,保护生态平衡,为地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编写童话故事。
根据自己的喜好先选择几个词语,想想这些事物或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
故事,将动物人格化,使得动物具有人的语言、行为、心理、神态、外貌、品质等。
童话要有一个鲜明的
主题,借虚构的故事,离奇的情节,赞扬人间的真善美,让人们在高兴的同时又受到教育。
写作思路:
开头:简单交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等信息,引出下文。
中间:运用具体的事例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注意细节的刻画,尽量用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等描写手法
写生动、具体。
结尾:交代故事的结果,说说其中的启示或道理,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