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乘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竖式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要在适当的练习中帮助学生掌握,达到熟练。
板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乘法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45×12=1740(千米)
1 4 5
×1 2
2 9 0145×2表示2个145
1 4 5145×10表示10个145
重点
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3×30=69047×20=940
42×19≈80058×41≈2400
2、笔算
43×26=12×34=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45×12=
3、估算
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估算的。
4、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小组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共享算法
可能出现:口算,先算10小时,145×10=1450(千米),再算2小时,145×2=290(千米),加在一起:1450+290=1740(千米)
1 7 4 0
教后随笔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了,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3、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4、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
口算:145×12=145×4×3=580×1740(千米)
竖式计算:1 4 5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4、优化算法
师: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能说说理由吗?
师生交流后重点介绍竖式计算。
(1)学生独立尝试竖式计算。
(2)小组交流算法
(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口算23306904720940421980058412400笔算43261234说一说笔算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教师备课笔记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6、完成P47页“做一做”
三、知识运用
1、134×12
2、176×47 425×36 237×82
3、找错改错
4、学校要为各班购买一套百科全书。129每套,全校36个班,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如何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笔算是要注意什么?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师:要注意什么?(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4)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总结算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是的方法类似,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