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下)金堂中学高2020届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6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

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

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

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

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

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

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1月2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C.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
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

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C.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D.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B.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

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C.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8题。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日:“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谁守?”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日:“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日:“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

乃徇日:“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日:“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皆笑。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日:“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厥自兵兴,朝廷宠族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日,“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赞日: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

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若高愍女、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杨烈妇传》)【注】①李希烈:唐代宗时为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淮西节度留后,唐德宗时为淮宁节度史。

建中三年,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建中四年叛唐。

十二月,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

兵败后,被部将毒死。

②高愍女:指作者所作的《高愍女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又将盗.陈州盗:盗窃。

B.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济:成功。

C.率其徒将超城
..而下超城:越过城墙。

D.予惧其行事湮灭
..而不传湮灭:湮没,消失。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奉父母舅姑
..
..尽恭顺 B.盖将掠其玉帛
C.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D.弃其城而走.者
6.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B.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C.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D.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烈妇智勇双全。

在叛军兵临城下,县令不知所措之时,她挺身而出,发动胥吏百姓进行抵抗,以弱胜强,击退叛军,保住了城池。

B.杨烈妇善于说服。

因流矢射中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不坚守城池,又说服他为守城而战,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C.文章选取典型的言行来塑造人物,与夫君的对话显示杨氏之“智”,对胥吏百姓的激励显其“忠”,对李侃轻伤下城的责备显出其“仁”。

D.作者将杨氏同文臣武将“弃城而走”的行为对照起来,不仅突出了杨氏的形象,而且谴责了当时很多掌握兵权却没有为国尽忠的大臣。

8. 请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3分)
(2)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4分)
(3)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9—10小题。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9.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分)
⑴屈原在《离骚》一诗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诗“▲,▲?”⑵《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

⑶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2分)
秋声起处是故乡查干
①在所有的自然之声里,我最喜欢秋之声。

在秋之声里,童年时所陶醉的故乡之秋声为最。

②我的老家,在扎鲁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脚下。

那里曾经有丰美的牧场,也有广袤的田园。

童年的时候,家徒四壁一无长物,有的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春风秋雨和五谷杂粮。

故乡的春夏秋冬,各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异。

其中秋之声,给予我的遐想和启迪是无限的。

秋之声就是天籁,故乡的秋之声,是天籁中的天籁。

③我们那个村子,坐落在青青群山之中。

秋风总是长驱直入,一荡千里。

初秋的田野五彩斑斓,秋风的色泽则介于幽蓝和金黄之间。

举目,田畴连绵,风吹无尽波浪于幽幽天际。

包谷黄、高粱红、米色的谷地装点于天地之间,荞麦的白色小花娇媚而散发异香,吸引无数蜜蜂,寻香乱飞。

④每年的下种时节,我们家的高粱地里,总要辟出一块西瓜地。

初秋的高粱都长得丈把高了,是天然的绿色屏障,把那块宝地捂得严严实实。

我经常悄没声儿地带一二要好的同学来吃西瓜。

吃罢西瓜,我们就仰躺在瓜地里,静静地聆听起秋声来,那是上苍的赐予,也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最为奢侈的享受。

⑤此时此刻,秋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唯一。

千千万万个高粱叶子,窸窸窣窣地流动如天涯之水,总觉得,那声音是从一个未知的神秘之处飘荡过来,而后又哗然推向另一个未知的地方。

它来去无踪,又无处不在。

即刻使你弱小的生命,纯净若清晨草叶上的露水。

⑥高粱地外边是野性的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

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

蛙歌,是唯一可以与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箫。

还有蝈蝈和蚂蚱们唧唧喳喳地倾诉,那是背景音乐。

⑦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万籁俱寂的氛围,有声似无声了。

这便是美妙的天籁,它把你整个的心灵融化于空灵之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彩色的无忧亦无虑的梦之乡。

这时的你在大自然的温怀里,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

⑧带着故乡的秋之声上路,在城镇乡野间辗转,虽然疲惫,但故乡的秋声,总以她深沉的诗意的祝福,抚慰着我跋涉中的灵魂。

故乡的天籁一遍遍回响在心头,即使在喧嚣尘世中,当我真诚而怀有敬意地去谛听,仿佛能听得见一片叶子、一个花瓣、一粒松子的心灵独白,抑或能听得见小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搬动重物的呼号之声。

于是,秋之声使我心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

⑨这才是天籁的真意。

⑩一个人想要聆听天籁,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

那些工于心计,沉溺于称雄称霸之中的人,是无缘于天籁的。

⑾陶渊明向往桃花源,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因为他心中藏有天籁。

古代那些真正的隐士,无一不与天籁相伴。

老子骑牛出关,所寻求的也许就是一个“无”字的真正内涵吧,因为他心中怀有更为空灵的天籁。

⑿然而,天籁对于一个利欲熏心的人而言,不过杂音而已。

他哪里顾得上去品味什么天籁呢?利欲、权欲使他五内翻腾,不由自已。

天籁与智者相伴,不与狂徒为友。

能够聆听天籁的人,一定多有善举而无恶习。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那么光明定能驱走黑暗,正义定能战胜邪恶,天籁就会与你相伴。

⒀秋声起处是故乡,只要我们的故乡还在,还怕没有天籁可聆听吗?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描写故乡五色斑斓、荞麦花香等充满生机的秋景,营造出美妙和谐的意境,旨在表达对故乡风土人情的赞美之情。

B.作者认为陶渊明向往桃花源,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是因为他有如天籁般宁静而淡泊的心灵。

C.作者谛听故乡秋声,生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告诫人们只有对自然怀有真诚的敬意,才能懂得天籁之意。

D.题目中的“故乡”一词具有双重含义,既指曾经养育了作者的家乡,也指给予作者心灵滋养和灵魂抚慰的精神家园。

E.本文写景状物生动形象而意趣横生,颇具感染力;发表议论语言精辟且多警策之语,见解独到又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2) 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聆听到天籁?请概括作答。

(4分)
答:
(3) 作者为什么说“故乡的秋之声,是天籁中的天籁”?请结合文本,简要作答。

(6分)
答:
(4) 作者儿时在故乡倾听过哪些美妙的天籁?请列举出来,并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谈谈某种美妙的天籁带给你的启迪。

(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共83分)
四、语言基础与运用(23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到机读卡对应题号处。

(每题3分,共15分)
1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幽僻.(pì) 颤.(zhàn)动 平仄.(zè) 蓊蓊..
(wěng)郁郁 B .参差.(cī) 发酵. (xiào ) 混.(hùn)沌 脉.
(mò)脉含情 C .煤屑.(x üè) 霎.(shà)时 猗.(yī)郁 揠.
(yà)苗助长 D .淅沥.(lì) 敛裾.(jū) 吐哺.(bǔ) 梵.
(fàn)阿玲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谣诼 度假 溘死流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荫庇 频律 焕然冰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 .磋商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 .协迫 斑驳 珠联璧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省委领导在调研民营经济及台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对所有市场主体_________的发展大环境。

②在欧洲历史上,体育、艺术界和上流社会有很深的渊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足球和艺术成为可以_________的文化现象。

③C 罗表示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欧洲杯上的已经不可_________,他虽然尚未恢复百分百状态,但是仍然会尽力帮助球队取胜。

A .一视同仁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B .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C .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 同日而语
D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一视同仁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

B .继亚马逊线下书店开张后,当当网也准备从线上走向线下,这一计划已处于实施阶段,线下书店将涵盖商场书店、超市书店、实体书店等多个类型。

C .尽管背负着各种争议,四川男篮在CBA 篮球联赛中依然一路过关斩将并最终夺魁,用耀眼的成绩证明了其运营模式的正确性。

D .在电视节目娱乐至上的时代,打造一档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诗词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为中华文明传承和推广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样的文化担当值得称道。

17.下列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主要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编者刘向是西汉时的经学家和文学家。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南北朝时北方的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其中刘兰芝与小姑别时,提及“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指的是每月初七,为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

D.《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是南朝梁萧统从《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的。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① ,心态上的年轻确实能够永远保持的。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 ② ,否则必定一事无成。

只有保持
年轻心态、葆守青春状态,才能自信若胸有成竹,勃发如沐浴春风。

③,流淌出的不只是无穷的激情,更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19.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抄写屈原的《离骚》(节选),要求无错别字、清楚、工整、美观。

(5分)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五、作文(60分)
20. 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作文。

要求:记叙、描写、抒情有机结合,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