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的效果。

方法:选取某基层医
院作为试点,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420例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

其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具体内容包含了定期的艾滋病知识宣讲、定期艾滋
病筛查等内容,统计干预前后,患者的艾滋病认知状况、HIV初筛阳性结果告知率、初筛阳性送检率、个案随访率等。

结果:420例研究对象干预前的认知评分
为(64.28±3.46)分、干预后的认知评分为(89.57±3.12)分,差异明显(P
<0.05)。

且在干预前后,420例研究对象的HIV初筛阳性结果告知率、初筛阳
性送检率、个案随访率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基层医
院中,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可提升人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具备一定的防控能力,定期做好筛查,及时进行治疗,值得重视与推广。

【关键词】基层医院;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效果
在社会环境复杂化的今天,艾滋病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

这与性意识
开放、医疗研究的深入等存在一定的联系。

艾滋病发生初期,患者无明显的临床
症状,自然难以及时就医。

而艾滋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菌在侵入机体后,会
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造成较大的干扰[1-2]。

在这种状况下,临床对于该种疾病的
重视度提升,疾控中心更是把艾滋病作为主要的防控对象。

但在实践中,医疗机
构与疾控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配合存在缺失,信息沟通落后,难以创建有效的工
作机制,效果欠佳[3]。

在疾病防控政策改变的今天,临床开展了基层艾滋病防控
工作模式,可更好地渗透到群众之中,让防控对象具有积极的疾病认知,更好地
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基层医院进行艾滋病防控的对象420
例加以试验,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基层医院作为试点,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420例
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

在42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和女性各有224例、196例,
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40.37±3.61)岁,文化程度:初
中及以下有79例、高中有142例、专科及以上199例。

所有研究对象意识清晰,认知能力良好;研究对象对研究知情,且积极配合。

1.2方法
根据疾控防治的政策,来对基层医院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进行细化,并加以落实。

基层医院的艾滋病防控工作,目前需要由政府来统筹落实,并创建
了艾滋病防治的行政网络体系。

在开展的过程中,其需要进行细致的分层,即以
城区艾滋病防控为核心,各层级医院为实施者。

基层医院可以讲座的形式,来对
参与研究的420例对象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讲解,具体包含了传染途径、初期症状、危害、治疗措施等内容。

且基层医院可开设一对一的咨询平台,让研究对象
能及时获取资讯。

定期对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筛查。

1.3 评价指标
在干预前后,对420例研究对象的艾滋病认知状况进行评价,总分100,分
值越高,状况越好。

对420例研究对象的初筛阳性结果告知率、阳性结果送检率、个案随访率。

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认知状况
420例研究对象干预前的认知评分为(64.28±3.46)分、干预后的认知评分
为(89.57±3.12)分,差异明显(P<0.05)。

2.2 筛查工作
且在干预前后,420例研究对象的HIV初筛阳性结果告知率、初筛阳性送检率、个案随访率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明显(P<0.05)。

详见下表。

表1 420例研究对象的具体指标比较(n,%)
时间段
初筛阳性
人数
阳性结果告知

阳性结果送检

个案随
访率
干预前5633(58.93)23(41.07)22
(39.29)
干预后6056(93.33)55(91.67)55
(91.67)
3讨论
在艾滋病发生率提高的状况下,其社会影响力增加,各界对于该种疾病的重
视度提高,以保证防控力度。

随着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推进,医疗结构与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联合协作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在既往的艾滋病防控中,多以疾控机构来
开展该项工作[4]。

疾控机构在当前的覆盖率与群众基础存在明显的不足,自然防
控效果欠佳。

相对来说,基层医院的覆盖面更为广泛,且群众基础较好,公众对
其的信任度较高。

在这种状况下,基层医院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效果更优。


层医院贴近群众,在健康宣教时,可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加以讲解[5]。

同时,基层医院的人口流动性较强,其所开展的艾滋病防控知识更容易渗透到群众之中。

再者,基层医院可更好地落实发现单位负责制,即在检测出阳性病理后,其能最
大程度地利用卫生服务资源,来解决感染者/病人因各种状况而导致的管理困难
问题。

尽量减少筛查到确诊的环节,一旦初次筛查出现了阳性,就需要做好对应
的记录,并且及时告知患者,让其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可以避免日常生活与
生产中传播的可能[6]。

同时,将初筛阳性的个体样本及时送至对应的检查机构,
以确定个体是否存在艾滋病,在诊断确切的基础上,开展后续的处理措施。

根据
初次筛查阳性的状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但所有的筛查对象,均需要进行一
段时间的随访。

相对来说,基层医院较为贴近群众,其在随访工作的开展上,难
度更小,群众配合度也相对较高。

在研究中,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实施前后,研究对象的认知评分和各项筛查指标比较,具有明显的变化。

这也论证了在基层
医院落实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的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中,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可提升人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具备一定的防控能力,定期做好筛查,及时进行治疗,值得重视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农丽萍,何波,汤洪洋,覃华,刘君辉,姚敏,吴敬兰,农梦妮.2021年南宁市
基层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控服务现状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
伤,2022,37(03):181-186+198.
[2]张娜, 创新检测模式在艾滋病防制工作中的应用. 江西省,江西省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2021-08-05.
[3]农丽萍,何波,汤洪洋,黎火佳,林倩,姚敏,李斯斯,吴敬兰,农梦妮,许秀东,覃威翱.南宁市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控工作模式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研究[J].职业
与健康,2021,37(15):2089-2095.DOI:10.13329/ki.zyyjk.2021.0509.
[4].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J].中国预防医学杂
志,2021,22(07):476.
[5]农丽萍,何波,汤洪洋,岑平,林倩,姚敏,李斯斯,徐红,覃威翱,吴敬兰.南
宁市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效果评价[J].应用预防医学,2021,27(02):102-105.
[6]包保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模式分析[J].现代医学
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9):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