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科普阅读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科普阅读题
1.国内首个电氢智慧能源站今年在广州小虎岛建成。

这种能源站包括了从电解水制氢到固态储氢,再到加氢、燃料电池发电以及余电并网的一整套系统。

这里的“固态储氢”技术包含储氢(氢气与合金接触生成氢化物)和供氢(升高温度氢化物释放出氢气)。

氢化钙(CaH2)是一种固态储氢物,遇水会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钙。

有学生进行此实验时发现反应后有较多白色浑浊物,将其分离出来后进行图1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1)上文中“电解水制氢”中的“氢”其实是氢(填“元素”“分子”“原子”或“离子”)。

“固态储氢”过程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

(2)氢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价。

氢化钙与水发生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

(3)结合图2可知,该浑浊物里除了Ca(OH)2,还含有(填化学式)。

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9月24日凌晨,《科学》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从头设计了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淀粉合成新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

研究团队利用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还原成碳一化合物,然后通过设计构建碳一聚合新酶,依据化学聚糖反应原理将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化合物,最后通过生物途径优化,将碳三化合物又聚合成碳六化合物,再进一步合成直链和支链淀粉。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二氧化碳(CO2)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请你选择合适的角度,谈谈该成果的社会价值(写一点即可)。

3.问题探究
探究1
任务一:查阅空气质量日报
(1)2022年4月22日太原空气质量是;首要污染物是。

任务二:分析当日空气质量形成原因
【信息检索】2022年4月22日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升级预警;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太
原将出现明显的沙尘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

中央气象台称,这是近10年来我国遭遇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范围也是近10年最广。

【表达交流】
(2)下列有关沙尘暴形成的主要条件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
B.沙尘源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C.干旱少雨、气温偏高是沙尘形成的气候背景
D.乱垦滥伐使植被破坏、土地沙化迅速扩展是沙尘形成的人为原因
【能力提升】
(3)沙尘天气应尽量停留在室内,请写出一条室内或出行防御沙尘措施。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由于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价格昂贵,难以满足需求,在知道金刚石的组成和结构后,人们就设法制
造金刚石,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工厂,所选用的原料是石墨,这个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这种高温合成技术一般只能合成小颗粒金刚石,而在大颗粒金刚石方面则有相当的大的困难,所以大颗粒的天然金刚石仍然价格昂贵。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以新的形态存在的碳单质又相继被发现,如C60、C70等,它们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全新的碳世界,它们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它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可能广泛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领域。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由石墨变成金刚石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60、C70这些碳单质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3)金刚石和石墨两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5.为完成“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的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对火箭燃料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兴趣。

任务一火箭燃料的溯源
(1)被列为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为火箭燃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黑火药发生爆炸时发生了
2KNO+3C+S=K S+N+3CO,上述反应中的物质,其中可用做复合肥的是
如下反应:3222
(填化学式)。

任务二火箭燃料的发展历程
(2)1956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当时,燃料主要使用的是液体燃料,如液氧和煤油。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和使用液氢燃料。

液氢是一种高效的燃料,具有很高的比冲,能够提供更大的推力和速度。

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新一代运载火箭使用复合推进剂。

复合推进剂是将液氧和固体燃料(如聚合物和氧化铝)混合在一起使用的燃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液氢的问题。

复合推进剂具有质量轻、存储方便、推力大等优点。

如果燃烧时喷出的火焰“直击”发射平台,会使其表面温度瞬间接近3000摄氏度。

在发射塔上,设有一个能容纳600吨水的水箱,在火箭飞到5米高以后向箭体尾部火焰中心喷水,喷水量达400吨,这些水会在瞬间汽化。

水箱中水的作用是。

任务三火箭燃料的发展趋势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火箭燃料的发展趋势(答一点即可)。

6.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其主体由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大气,但总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至-133℃,夏季最高至27℃。

火星地表没有发现水,但地表下发现有水冰的痕迹,并有大量干冰。

土壤及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盐跟地球相似,表层土壤主要为氧化铁。

到目前为止,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生命迹象。

(1)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根据题中信息回答:跟地球相比,火星上没有或含量不足以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等。

(2)由于碳化硅天然含量甚少,碳化硅主要多为人造。

常见的方法是将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与焦炭混合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碳化硅和一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硅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表层土壤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在工业上可用于(填用途)。

7.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

他认为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
了一个实验,实验做法如图: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选填“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或“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

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3)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原子结构为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B.C.
8.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饮食及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

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1)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过程发生的是(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航天食品有脱水米饭、宫爆鸡丁、茶饮等,米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

为保证营养均衡,提供了水果,其主要作用是补充。

(3)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填化学式)。

(4)请你写出电解水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9.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部分常见的金属矿石:
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

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

(1)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钨。

(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的原因是。

(3)根据材料,写出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材料可知,合金可用来制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天线。

(5)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星堆遗址也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打破了长江流域无文明的论断。

2020年12月初,三星堆遗址挖掘出黄金面具,该黄金面具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重量达到了280克左右,其表面大部分被损毁,但根据其体积与密度进行估算,完整面具的重量大约超过500克左右。

是目前中国早期文明考古发现的最重金器。

(1)历经数千年面具仍光亮如新的原因是;金块能够被锻造成薄薄的面具,说明金具有良好的性。

(2)假黄金实际就是“黄铜”,是铜锌合金,推测假黄金的硬度比黄金要;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自己在家分辨黄金真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3)欲确定Au、Ag、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种盐溶液是,请写出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完成相关问题。

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水性,能调节被保鲜品周围O2和H2O的含量,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保鲜膜,它是以石油中提炼出的乙烯(C2H4)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易降解。

用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制成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

科研人员以4℃环境下储藏的鲜切西瓜为样品,测试了海藻酸钠保鲜膜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其中,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和聚乙烯保鲜膜分别包裹的西瓜,储藏期间微生物生长的情况如图(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微生物数量越多)。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保鲜膜起到保鲜作用,是因为其具有性。

(2)聚乙烯保鲜膜属于材料(填“合成”或“复合”),这类材料因具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可以回收利用;从环保角度考虑,应尽量选用(填“聚乙烯”或“海藻酸钠”)保鲜膜,原因是。

(3)海藻酸钠化学式为C6H7NaO6,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凝胶性,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4)微生物的滋生是引起水果腐烂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中数据可作为海藻酸钠保鲜膜的
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保鲜膜的证据之一,理由是。

12.材料一:氦气(He)在空气中含量甚微。

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0.1785g/L,大约是氢气的2倍。

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氦气常用于飞船或广告气球中的充入气体,若用氢气代替氦气充入非常危险。

氦气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

材料二:He-4原子中“4”为质量数(即相对原子质量),1个ɑ粒子与一个He-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是ɑ粒子中没有电子: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
如下实验。

他们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ɑ粒子轰击金箱,发现:“大多数ɑ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根据材料回答:
(1)氨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氨气的物理性质是。

(2)检验一瓶气体是氢气还是氦气用什么方法? 。

(3)氦气做保护气是因为。

(4)1个ɑ粒子由2个质子和个中子构成,则ɑ粒子带。

(选填“正”或“负”)电;
(5)根据实验现象中ɑ粒子“大多数”与“极少数”的对比分析,你能想象出关于Au原子结构的结论是。

13.氨气是生产铵态氮肥的主要原料,但一经泄漏,危害十分严重。

请根据下列相关报导,回答问题:某地一冷饮厂氨气泄漏,液氨冲破管道,喷射而出。

当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现场温度骤降到—30℃。

抢险队员紧急中用柠檬水淋湿全身后冲进泄漏仓库堵泄,虽堵泄成功但抢险队员被冻伤。

已泄漏的500Kg液氨经喷水12t后才将其稀释。

这次事件造成百余人氨气中毒,距离事发地点5米的树木在短短半小时内叶子由绿色变成黄色。

(1)从以上报导获得的信息中,你了解到氯气有哪些性质?(至少写出2条)(2)抢险队员用柠檬水淋湿全身的可能原因是。

(3)接触液氨可能引起严重冻伤的原因。

(4)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一种含有氮、磷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但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某家快递公司的快递人员在卸载环节中造成有毒化学品氟乙酸甲酯泄漏。

现收集到有关氟乙酸甲酯的下列信息:
℃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沸点为104.5℃;℃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易燃,要远离火源;℃剧毒,有腐蚀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氟乙酸甲酯在燃料、医药、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起始原料等。

(1)根据上述内容,可归纳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其用途有。

(2)按照我国邮政局规定,氟乙酸甲酯等物品不得邮递,试通过阅读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至少写一点)。

(3)应避免氟乙酸甲酯与人体直接接触,若不慎接触,处理的方法是。

15.阅读下段材料,并回答问题。

聚丙烯【(C3H6)n】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使用温度范围为-30~140℃,易燃,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

它广泛应用于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的生产。

一次性医用口罩中间层为熔喷层,多采用聚丙烯颗粒为原料,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熔喷无纺布,含有新冠肺炎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无纺布后,会被静电吸附在无纺布表面,无法透过,起到保护作用,普通棉质口罩却没有这样的效果。

但聚丙烯难以降解,处理不当会带来环境污染。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聚丙烯属于化合物中的。

写出聚丙烯的一条化学性质
(2)聚丙烯是由丙烯(C3H6)聚合而成,请写出丙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聚丙烯材料受热后无法再加工
℃可用燃烧法区分棉布和聚丙烯制成的无纺布
℃口罩上的金属条属于金属材料,熔喷层用的无纺布属于合成材料
℃废弃口罩应放在"干垃圾"或"医疗废弃物"的垃圾箱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