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钢的低温冷脆及断裂机理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钢的低温冷脆及断裂机理概述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程结构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了高强度钢材,但在低温使用条件下,高强度结构钢的断裂韧性下降,其冷脆性增加,给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研究结构钢在低温环境下的力学特
性及其变化规律,对于保证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简单介绍结构
钢的低温冷脆性及其断裂机理。
低温冷脆性的概念
低温冷脆性是指在低温条件下,材料失去了韧性,而变得脆性,在
受到应力时会迅速断裂的现象。
MDP试验是评价结构钢低温冷脆性的
一种方法,其通过测定钢试样在低温条件下残余强度比例(MDP值)
来评价结构钢的低温冷脆性。
低温冷脆性的影响因素
化学成分
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对其低温冷脆性影响较大。
对于富含碳的钢材,
其含碳量越高,低温冷脆性就越明显。
而添加一些合金元素,如锰、钼、铬等,可以显著提高结构钢的低温韧性。
晶界强化效应
晶界处是结构钢中容易发生裂纹扩展的部位,晶间的强化效应可以
提高结构钢的力学性能。
而在低温下,结构钢中的晶界强化效应减弱,导致晶界更加容易断裂,从而影响结构钢的低温韧性。
微观结构
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晶粒细小、结构均匀的结构钢在低温下具有更
好的韧性,并能够避免冷脆断裂。
结构钢的断裂机理
在低温条件下,结构钢的断裂机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一般来说,
有两种断裂模式:
韧性断裂
在低温下,结构钢中的韧性断裂主要靠金属基体中针状铁素体细微
断裂形变和顺性裂纹扩展。
裂纹从铁素体中间开始扩展,并沿着晶界
扩展,最终导致断裂。
因此,增强结构钢的针状铁素体细微断裂形变
能力,有助于提高结构钢的低温韧性,抑制韧性断裂的发生。
脆性断裂
在低温下,结构钢中的脆性断裂主要靠晶间断裂或微孔断裂实现。
因此,在设计结构钢时,需要考虑其晶粒度以及包括控制焊接热输入
在内的生产工艺因素,以提高结构钢的低温韧性,防止脆性断裂的发生。
结论
结构钢的低温冷脆性及其断裂机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
为了提高结构钢在低温使用条件下的韧性,可以通过增加合金元素、
控制晶粒度以及改善其生产工艺等措施,进一步探究其断裂机理,促
进结构钢在低温下的稳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