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相声奇趣之曹德奎斗胆唱时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相声奇趣之曹德奎斗胆唱时弊
18相声奇趣之曹德奎斗胆唱时弊
相声演员绝大多数都能唱数来宝,而数来宝演员又大多都会说相声,如于俊波、戴少甫、李润杰、高凤山、王凤山、张志宽、陈永忠(胡振江的徒弟)、石富宽、佟守本(张振圻的徒弟)、王文长(张志宽的徒弟)、刘晰宇(袁武华的徒弟)等,无论是说相声还是唱数来宝,都有一定的造诣。

众所周知,早期唱数来宝的大多是乞丐,随着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演唱技艺的提高,他们就抛弃了乞讨的生活,而改为“撂地”卖艺为生。

《都门竹枝词》中说:“近日人情总好奇,新闻诌出解人颐。

一群人聚如蜂拥,围着狂呼一气儿。


由此可知,艺人演唱数来宝时,观众还是比较踊跃的。

当时,最为著名的数来宝艺人有刘麻子、霍麻子、曹麻子、海凤等人。

而他们又收徒授艺,如海凤收王凤山为徒;曹麻子收高凤山为徒。

王凤山、高凤山刻苦学艺,乃至后来成为快板三大流派中的两个流派,与李润杰的“李派”成鼎足之势,在文艺舞台上争妍斗奇。

而我要介绍的就是高凤山的第一个师父、一位早期出色的数来宝艺人:曹麻子。

曹麻子的真名是曹德奎,因为脸上有几个浅麻子,故而有了“曹麻子”的艺名。

他是最早在“天桥”“撂地”的数来宝艺人之一。

曹德奎住在一个小店里,每天的下午到天桥卖艺。

他所用的伴奏乐器不是“七块板”,而是两扇很大的牛髀骨(即牛胯骨,术语叫“金钱骨”)。

他的牛髀骨上系有几绺红色和绿色的麻,下端缀一根约近2米的红色绸子,并在髀骨上拴13个小铜铃铛,自称为“十三太保”。

他是一位有骨气,有正义感,而且,是勇于创新,表演时所用语言极为干净的艺人。

虽然他会唱不少的老段子,可还是不断地写新“活”,且在政治和生活方面都很有意义。

比如他创作的《推倒满清》:
金钱板打响连声,不说如今表前清。

专制时代人民苦,人民饿成骷髅骨。

自从光绪庚子年,北京闹了义和团。

四外刀兵人慌乱,北京城里冒黑烟。

大师兄,红灯照,她的来历不知道。

洋兵来了惊銮驾,西太后去奔西安城。

骨板一打响连声,不说如今说前清。

慈禧垂帘来听政,光绪皇帝被架空。

太后投降不争气,洋人爸爸坐朝廷。

兵荒马乱人民苦,锅里野菜合根煮。

可怜饿得皮包骨,男女老少成骷髅。

同盟会有孙中山,废除宣统掌大权。

从此满清被推翻,百姓才得见青天。

从这个段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无比痛恨清政府的卖国行径,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表现出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也许他还不懂得艺术的功能,可是在他创作的段子里却有所反映。

除此,他还创作了《北伐成功》、《西太后“搬家”》等,他的
作品艺术水平较高,还具有较为深刻的思想意义。

当时,在“天桥”唱数来宝的还有几位不错的艺人,而他能跻
身“八大怪”,我想,不只是因为他的表演,更是因为他“说新唱新”,说的又恰恰是老百姓想说的话。

1937年,他因病去世在一家小客店里。

徒弟高凤山亲自把
他的尸体送回他的老家北京大兴县青云店,为师父下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