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优化设计质量策划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集装箱优化设计质量
策划书
设计名称:集装箱优化设计质量策划书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一班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答辩记录表
目录
一、项目概述-------------------------------------------------------- 4
1.1 项目主题---------------------------------------------------- 4
1.2 实施对象---------------------------------------------------- 4
1.3 编制项目目的------------------------------------------------ 4
1.4项目编制要求------------------------------------------------- 4
二、背景------------------------------------------------------------ 5
三、质量管理-------------------------------------------------------- 6
3.1定义--------------------------------------------------------- 6
3.2 机构-------------------------------------------------------- 6
3.3 任务-------------------------------------------------------- 6
3.4 职责-------------------------------------------------------- 6
四. 软件项目实施---------------------------------------------------- 7
4.1 软件项目简介------------------------------------------------ 7
4.2系统概述----------------------------------------------------- 7
五. 质量保证------------------------------------------------------- 10
5.1 质量度量及评价--------------------------------------------- 10
5.2 质量保证活动----------------------------------------------- 11 总结--------------------------------------------------------------- 12 文献检索----------------------------------------------------------- 12
一、项目概述
1.1 项目主题
集装箱优化设计
1.2 实施对象
客户、业务或需求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用户文档编写者、项目管理人员。

1.3 编制项目目的
对于一个项目的编制,首先就是要编写集装箱优化设计质量策划书,它主要是为了使我们通过文档的书写而掌握有关软件项目管理的知识。

集装箱优化设计质量策划书主要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了解集装箱的特性,收集相关的信息为集装箱的优化设计的需求加以分析并实施管理计划,使项目的开发设计过程行之有效。

并通过此次设计了解质量策划书的格式、方式和内容,并通过对集装箱的优化设计增强个人编码能力。

将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两种形状的图形装在一个平面矩形框内,设计三种装箱方案,通过这三种方案然后对其进行编写代码,按照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书写格式进行编写。

对于需求规格说明书,它是为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客户之间提供共同的协议而建立基础,对集装箱优化系统软件功能的时间做出描述。

1.4项目编制要求
软件文档也称文件,通常指的是一些记录的数据和数据媒体,它具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可被人和计算机阅读。

它和计算机程序共同构成了能完成特定功能的计算机软件。

文档本身就是软件产品,没有文档的软件,不能成其为软件,更谈不上软件产品。

软件文档的编制在软件开发工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和相当的工作量。

高质量地开发、分发、管理和维护文档对于转让、变更、修正、扩充和使用文档,对于充分发挥软件产品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软件系统名称:集装箱的优化设计
项目任务提出者:王庆春老师
用户:本软件暂时没有固定用户,可能的潜在用户是各物流公司或者货运公司。

集装箱是现代重要的运输工具,提高集装箱的容积率可以使企业在货物运输这一重要环节减低成本与费用,是进出口和运输等行业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还是依赖于人工来计算装箱,但人工设计的装箱方案的优化程度还不够理想,同时经验装箱存在着不准确性。

只有带装箱工作结束后才能知道每个集装箱装载货物的种类及其数量,这时企业才可以去报关,从而导致发货周期较长。

二、背景
1、集装箱的定义
所谓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

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

按所装货物种类分,有杂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液体货集装箱、冷藏箱集装箱等;按制造材料分,有木集装箱、钢集装箱、铝合金集装箱、玻璃钢集装箱、不锈钢集装箱等;按结构分,有折叠式集装箱、固定式集装箱等,在固定式集装箱中还可分密闭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板架集装箱等;按总重分,有30吨集装箱、20吨集装箱、10吨集装箱、5吨集装箱、2.5吨集装箱等。

2、集装箱的用途
集装箱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装载液体、颗粒货物、水果、蔬菜之类在运输途中需要调节空气的货物,或者肉食品等需要制冷的货物,或者体积庞大的货物、衣物,当然还有许多易于包装的普通货物。

集装箱运输具有装卸速度快、劳动效率高、营运费用低、货损货差少、装卸机械自动化等优点,在国际航运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3、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由于集装箱是一个坚固密封的箱体,集装箱本身就是一个坚固的包装。

货物装箱并铅封后,途中无须拆箱倒载,一票到底,即使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换装,不易损坏箱内货物。

集装箱动输可减少被盗、潮湿、污损等引起的货损和货差,深受货主和船公司的欢迎,并且由于货损货差率的降低,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也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三、质量管理
3.1定义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问题。

重视软件项目质量管理,规范软件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软件项目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说到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质量。

国际标准组织ISO9000对质量的定义是“一个实体的性能总和,它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满足对它的明示或暗示的需求”。

所谓软件项目的质量,就是“软件项目能够满足已确定的全部需求的特征集合”,是能满足软件项目在项目开始阶段确定的功能、性能等特征的集合。

它主要反映了三个方面的信息特征: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特征之全体;利用各种质量标准体系,指导软件开发人员开发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隐含需求。

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没有质量就没数量,也就没有经济价值。

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项目满足它所应满足的需求。

从用户需求出发,保证最终交付的软件要满足客户的期望。

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事前的预防,而不是事后的检查,这就需要管理者在项目执行的全过程中持续质量管理的理念,不断改进,是最终交付的软件产品满足客户明确需求、隐含需求的所有特性。

一般软件项目可分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五个部分。

其中质量管理设计到规划、执行、监控三个部分。

软件的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规划、实施质量保证、实施质量控制三个部分。

3.2 机构
集装箱优化设计是由王庆春教授提出并指导设计的软件项目
3.3 任务
通过前期的软件项目质量策划建立软件质量保证体系和阮籍可靠性评价方法、步骤和策略,从而确保使集装箱优化设计项目满足它所应满足的需求。

3.4 职责
●集装箱优化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
●集装箱优化设计项目的进度安排
●集装箱优化设计项目的配置管理
●集装箱优化设计项目的质量度量和评价
●集装箱优化设计项目的质量保证
四. 软件项目实施
4.1 软件项目简介
本集装箱优化设计项目是以在长40米,宽20米的集装箱平面图中放入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物品,设计三箱方案使集装箱的装箱率达到最高。

实验中要用到的待装箱物品的参数,如:各形状物品的长和宽,以及装入的数量等。

三种装箱方案分别是:先摆放正方形;先摆放长方形;交叉摆放或混摆。

4.2系统概述
集装箱优化设计系统的功能实现两种固定尺寸的不同形状的货物的装箱,通过系统计算得出在长40米,宽20米的集装箱内装入这两类货物各自对应的数量,以及箱内的剩余面积。

在这个集装箱优化系统中只接收长方形和正方形。

启动系统之后,系统提示用户输入两种形状的相关参数(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并再设置物件间及物件与箱壁的间隔,计算它们的面积。

在输入的数据未全部越界的情况下,系统调用相关功能函数来计算各类装箱货物的数量,然后算出箱内剩余面积,最后通过面积的比较得出最佳装箱方案。

系统中共提供三种装箱方案,以下将以代码测试用例中的数据分别画出了装箱方案的图示。

首先对于这三个图形用一些用例数据来代替,如下图4-1所示:
图4-1 代码测试用例数据
长:15m 、宽:10m 长方形
边长:5m 正方形
显示比例:1:500(cm )
第一种方案的图形:如下图4-2所示:
图4-2先摆放正方形装箱优化方案
此种集装箱优化方案的装箱顺序从上图所示的平面图示都是从左往右,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的,
方案一是先放入正方形物品,当所有待装箱的正方形物品已装箱,并且集装箱的剩余长度还能够满足长方形的长度,并且长方形的高不超过集装箱的高度时,判断以长方形的长和集装箱的宽度的矩形内能够放入的长方形个数。

第二种方案的图形:如下图4-3所示:
图4-3 先摆放长方形装箱优化方案
第二种装箱优化方案的装箱顺序也是从上图所示的平面图示都是从左往右,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的,并且所体现的基本思想也是基本一致。

方案二是先长方形物品,,当所有待装箱的长方形物品已装箱,并且集装箱的剩余长度还能够满足正方形的边长,并且正方形的边长不超过集装箱的高度时,判断以正方形的边长和集装箱的宽度的矩形内能够放入的正方形个数。

第三种方案的图形如图4-4所示:
图4-4 混合摆放箱优化方案
方案三是混合摆放,随机放入物品,每一次放入都将箱内的剩余长度和宽度与待装入物品的长度和宽度比较,如果满足要求则装入物品。

系统设定每个货物与货物、货物与箱壁之间的间隙为2厘米,并且三角形只能为直角的。

两种形状的货物对应其固定的尺寸,即同一种形状的货物尺寸是相同的。

在集装箱长边的某段长度上只会装入同形状的货物。

系统的结果输出形式是以文字叙述的各类货物的装箱数量,以及使用方案装箱时,箱内的剩余面积,最后通过剩余面积的比较决定最佳装箱方案。

五.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为保证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要求的质量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软件质量保证的活动,是确保软件产品从诞生到消亡的所有阶段的质量活动。

即为了确定、达到和维护需求的软件质量而进行的所有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活动。

5.1 质量度量及评价
软件质量度量即时衡量软件质量特性的方法。

通常用软件质量模型来描述影响软件质量的特性。

现在已有多种软件质量的模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把软件质量特性定义成分层模型。

从Boehm质量评价模型中我们来定量地评价软件质量。

如图5-1所示。

图5-1 软件质量度量模型
5.2质量保证活动
软件质量活动由各种任务构成,这些任务分别与从事技术的软件工程师和负责对保证活动进行计划、监督、记录、分析、报告工作的SQA小组成员相关。

人们通常采用可靠的技术方法和措施,进行正式的技术复审,执行计划周密的软件测试来检查软件质量问题并保证软件质量。

具体的活动步骤如图5-2所示。

图5-2 SQA活动
总结
通过这次策划书的编写,让我了解如何去完成一个策划书的实际运用,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对于策划书该从哪儿入手,觉得策划书高深莫测,无从下手,甚至惴惴不安。

通过上网去查资料和自己合理的学习终于写出一份像样的策划书,但前提是必须学会冷静判断,认真思考。

写策划书,我认为首先要知道自己想作些什么,在做些什么,要做到怎样——这些东西都需要能够去了解,当准备工作都做了很好后,就可以信心十足的去做一份策划了。

当然,我们最基本的是知道策划书最需要什么?需要我们对我们所面临的情况,资源,能力有个充分的认识。

用比较正式的语言说,就是“调研”。

策划书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想到了每一个方面,对每一种会发生的情况都照顾到了,这就是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策划书要做的一个目的就是说服人,比如活动审批者,赞助的公司等,而这部分恰是他们最需要的,这直接关系这项活动的生存权,所以实在是马虎不得。

写策划书就是要你认真思考一件事,认真写一篇文章,然后把这篇文章付诸于现实。

第一次写策划书是比较难入手,但我相信在日后的工作中肯定用得着,现在需要让自己不断去锻炼。

任何事情结果都不是最重要的,虽然结果好很诱人,但过程却是最值得回味。

当自己对一件事一点都不了解时,也要尝试去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不会不是做不了的借口!因为我觉得,当你想做好一件事时,你会千方百计去做好;而当你不想去做一件事时,你会为自己找无数个不做的理由。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缺陷,关键是我们得学会去学习,然后从中有所获,这样我们的能力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伟波,刘永祥,王庆春.软件工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 毋国庆,梁正平.软件需求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立福,张世琨.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和环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 杨智明.软件项目管理过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罗铁清,王莹.软件项目管理流程分析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