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师大附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试题总体说明】该套试题重点考查自然地理部分的核心考点大气运动、气候、地球运动部分和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注重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较好体现地理学科特性;总体难度适宜,其中地球运动部分试题难度较大,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试题难度相对较低。

命题紧紧抓住地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及能力要求,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通过图表、文本材料,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在综合题第29题,要求学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I. 单项选择(共25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2.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答案】1.C 2.C
【解析】1.图中断崖有4条等高线相交,读图可知等高距是50m,则该陡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250m,最小大于150m,陡崖的相对高度满足50×(4-1)≤h<50×(4+1);2.根据图中河流与等高线50m相交点两侧高低可以判断出,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是从A流向B,即自东北向西南。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B地温度低,气压高
图3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4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由图3和图4可知(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 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6.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4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答案】5.C 6.C
【解析】5.由图3和图4可知a曲线昼夜变化小,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昼夜变化啊大,表示昼晴夜晴,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③(大气逆辐射强)的影响;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也是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弱)
③(大气逆辐射弱)的影响;6.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气逆辐射变弱,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下图表示某日四地的昼夜长短示意图,回答7~8题。

7.若图中有一地位于南半球,这一地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 D.丁地
8.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
A.4时40分B.8时40分C.16时40分 D.21时40分
【答案】7.B 8.B
【解析】7.根据某日四地的昼夜长短示意图可知,乙地出现极昼,甲地昼夜相等,位于赤道上,丙地和丁地是昼短夜长位于同一个半球,所以若图中有一地位于南半球,这一地是乙地;8.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上,当甲地(赤道上)日出时,即为6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8时40分或20时20分,即选B。

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

回答9~11题。

9.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 )
A.甲与丙
B.甲与乙
C.丙与丁
D.乙与丁
10.图中所示地区不属于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气候变暖
D.酸雨危害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降水最多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该岛屿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甘蔗
B.水稻
C.棉花
D.甜菜
【答案】14.B 15.A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线可知,该岛位于北半球大西洋上,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岛,常年
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再结合图中山脉的位置,可知②城市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最多的城市;15.该岛屿纬度低,因而适宜种植的是热带经济作物甘蔗。

读下图“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6~18题。

16.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
A.200km
B. 400km
C.600km
D.800km
17.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大气环流
18.图示区域内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
D.台风
【答案】16.C 17.C 18.D
【解析】16.①、②两地经度相差不大,纬度相差6°,则根据纬度相差1°距离为111km,可知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600km;17.①地位于四川盆地纬度高气温低,而②地位于云贵高原纬度低气温高,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低;18. 图示区域是我国西南地区,该区域离海洋较远,其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台风。

读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9~20题。

19.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湖
20.若a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最佳逃生路线是( )
A.aK线
B.aL线
C.aM线
D.aN线
沿甲图E-F,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完成21~22题。

21.①地比②地 ( )
A.气压高
B.气温高
C.风速大
D.降水多
22.③地此时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北风
B.偏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答案】21.A 22.A
【解析】21.根据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丙图,可知①地气压比②地高;而气温、风速和降水情况不能确定;22.处于E-F线上的③地西侧气压高于东侧,北侧高于南侧,即可知此时的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下图是甲、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于地心对称
B.关于地轴对称
C.关于赤道对称
D.关于极点对称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地的经度是120°W
B.甲乙两地位于同一个半球
C.当甲地日落时正是乙地日出时
D.一年中任何一天甲乙两地昼长之和都是24小时
25.下图是在P地上空的俯视半球投影图,该地此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该地此日看到太阳作顺时针运动,且发现太阳高度范围是10°~30°之间,E、F是等0°太阳高度线与外圆的交点,弧线MPN与纬线垂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地此时看到太阳位于正南方的天空上,纬度是75°N
B.K地此时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的天空上,纬度是70°S
C.E、F两地此时位于赤道上,E地地方时是6: 00
D.E、F两地不一定位于赤道上,此时地方时不能确定
【答案】25.C
Ⅱ、综合分析题(本题有4小题,共计50分)
26.读浙江省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⑴.简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分)
⑵.图中①—⑥六个观测点中,你至少选择哪几个观测点便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

(1分)
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的设想。

(6分)
⑷.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

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上图中的哪个居民点。

请阐述你的理由。

(4分)
【答案】
(1)濒临海洋;丘陵和沿海平原地形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

(3分)(2)③④(1分)
(3)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且有丘陵、滨海平原和水库,适宜发展的农业和亚热带水果、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基于该区域的某些特色农产品可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图示北部海域有海岛和沙滩,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业。

(6分)
(4)C 居民点;(1分)地处滨海平原,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居民点的联系;原有的规模较大。

(3分)【解析】
(1)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系等方面考虑,再结合图中信息中反应的具体有那几个方面,将其表达出来即可;
(2)选择观测点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则选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来分析,要考虑
到山脊对视线的阻挡作用,同时注意题目中的要求“至少选择哪几个”,要近可能少的观测
⑵.判断下面的剖面图与地形图中哪一条剖面线吻合。

(2分)
A.A---A′
B.B---B′
C.C---C′
⑶.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的高度修建。

(2分)
⑷.图中D处有一座桥梁,该桥面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2分)
A.5米
B.10米
C.20米
D.30米
【答案】
(1)丘陵 (2分)
(2)C (2分)
(3)250-260m (2分)
(4)C(2分)
【解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少于500m)和分布(形成一些较密集区,即小山丘)可知,
【解析】甲、乙两国分别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西欧的法国,从图中可知两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两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不同主要从海陆位置、气候来分析。

29.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⑴.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⑵.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⑶.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

(4分)
⑸.Q地位于M的方向。

(2分)
⑹.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

(2分)
⑺.在答卷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

(4分)【答案】(1)20°S 120°W (2)C
(3)从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
(4)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 14小时
(5)东北(6)东南(7)图略
杭师大附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地理答案
高★考:试(题╗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