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系列高中历史人教必修1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18张)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扶桑社《新编历史教科书》(02年版)
摆脱生存危机,制定出大陆政策
满蒙
中国
朝 台鲜 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2、清朝方面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
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
运动在清科朝学政技治术(十特分别腐是败军,事技国术防)军方事面向外欧强美中看干齐,。因
3、欧美列强
•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 • 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
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 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
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 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 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梁启超
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的西化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全盘西化。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 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 业革命,1888年,日本工业革 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是近代列强参与国最多的侵华战争, 直接原因: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瓜分中国,
1901.9《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具体危害
①赔款4.5亿两。本息达 9.8亿两白银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允许各国 派兵保护; ③拆除天津大沽至北京 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 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 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3)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挑起战 争提供了时机(导火线)。
• (4)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
二、战争过程
黄海大战: 海军第一炮;撞击吉野。 平壤战役: 可耻的逃窜,平壤失守。 辽东之战: 中国大溃散;旅顺屠杀。 威海之战: 苦守威海卫,集体投降。
《马关条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及其影响: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
•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 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 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 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 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 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 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 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中国:洋务运动,中
体西用。我们学习西 方仅仅局限在经济领 域的技术层面。变革 前封建专制国家,变 革三十年后依旧是封 建专制国家。
●中日因何而战?
从中国的棉花输入,从1887年82万元增长到 600万元,急剧增长了7.5倍。为了节约棉花的输入 费,1887年,第一银行的涉泽荣一,计划在上海设 立加工厂,但被清朝官员拒绝。后来三井物产只能 与英美系商会合资在上海设厂,没有支配权。
4、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 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 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 总结以上材料,归纳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 (1)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制定蓄谋已久的侵华方针—大陆政策。
• (2)西方列强纵容和支持的态度为日本发 动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赔偿 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台湾与大陆分离,刺激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半殖民化程度大 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 激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政治大借款,列强控制中国的 经济命脉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 州为商埠。
允许 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客观 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①便于列强进一步控制 经济命脉
②便于控制清政府 便于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 斗争。
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 帝活动
③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两大矛盾合流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鸦片 第二次鸦片 甲午
战争 战争《天》 战争
《南》 《北》
《马》
从1887年开始的5年间日本的纺织业,生产规 模增长5倍,生产量提高9倍,成本大幅下降,比印 度棉丝有价格的竞争力。但是,由于西方与中国有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协定关税等,日本棉丝在上 海市场上反而处于不利的地位。
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需要走出经济困境。
●中日因何而战?
让我们看看东亚地图。日本不过是一个稍离欧 亚大陆,浮于海面上的一个岛国而已。朝鲜半岛像 是一肢胳膊,从欧亚大陆伸向日本。当时中国认为 ,只要把朝鲜半岛揽在自己的翅膀之下,朝鲜半岛 随时可以成为攻击日本的绝好基地。同时,可以使 没有腹地的岛国——日本的防卫变得困难起来。为 生存而战。
(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
四、战争的影响
对日本:(福泽渝吉)日本以世界文明进步 为目的展开的战争,战争不是人与人、国与 国之间的战争,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日本 在亚洲国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图 彻底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日清战
争因此成为日本迈进文明国家行 列的起点。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政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④掠夺中国资财,毁灭中国文化遗 产;
列强侵华的影响 2(建设性)
政治:闭关锁国被打破,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世界 发展潮流。
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
思想: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开始学习西方,寻求 救国救民之道。
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
打破了东亚地区 短暂平衡的政治 格局,中国国际 地位空前下降。 列强纷纷在中国 土地上划分势力 范围,中国面临 着亡国灭种的危 机。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 族的真正觉醒。
清政府: 进行军事改革
维新派: 戊戌变法 (学习日本)
革命派:决心用暴力推翻 清政府(活动中 心依旧在日本)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开始 半殖民地化 半殖
沦为 程度进一步 民地
半殖 加深
化大
半封
大加
社会

八国 联军 侵华 《辛》 完全 沦为 两半 社会
军事侵略
列强侵华的影响 1(破坏性)
• ①侵犯中国人民生存权;
政治侵略 经济侵略 文化侵略
• ②政治上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 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 ③经济上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通 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