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自然的语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自然的语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语言,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
2.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兴趣;
3.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学素材:
1.彩色PPT幻灯片;
2.大自然环境的实景照片;
3.砂土、玩具水泥等材料。

教学环境:
1.教室;
2.课外活动场地。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环节
通过简短的游戏引导孩子们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找东西比赛、舌头体操等。

2. 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PPT幻灯片来引导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语言,介绍自然环境中产生的声音,例如:树木摇曳、流水声、鸟叫声等等。

并和孩子们一起用手做出各种自然声音的动作。

3. 实践环节
1.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进行观察。

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聆听
自然之声,并在观察后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2.在室内利用材料让孩子们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例如:利用
砂土捏出来模拟水流声、用玩具水泥模拟踩在树叶上的声音等。

4. 思考环节
在实践环节中,我们孩子们进行了大自然的观察,并创造出了属于
自己的“自然声音”,在思考环节中,我们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引导孩子们共同思考:我们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究竟是什么?这
样的互动关系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并与之和谐共处?
5. 总结环节
我们在这堂课中学习了自然界中的声音,进一步认识到大自然与我
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共同生存。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模拟、思考,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
的美妙,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也提高
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课程
中应该更加注重动手实践的环节,例如在室内制作自然声音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与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计划也需要更加充分,通过认真规划每个环节
的时间安排,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并吸收
本堂课程内容。

五、教育原则
本课程融入“情感教育”、“科学教育”等原则,旨在让孩子们在
亲身体验、自主实践中培养探究精神,提高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