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大王王安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邋遢大王王安石
作者:李亚平
来源:《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09年第05期
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为人特别有意思。
除了推测,即便是他最凶狠的敌人,也很难在私生活上找到可以攻击他的破绽。
王安石最大的外在特点是生活上的极度不修边幅。
据说,他长时间地不换洗衣服,长时间地不洗脸、不漱口、不洗澡,他的外套上到处都是汤汁油渍汗迹等污斑。
在古印度和古埃及的传说中,有美女天生不用洗澡,身上常新常香者。
但没有任何资料表明王安石属于此天生丽质一类。
另外,宋人喜欢饮酒。
于是,这种饮食习惯和上述卫生习惯相结合,产生的后果可以想见。
好在当时的王安石已经具有了极高的官声与文名,这种出现在常人身上肯定会令人无法忍受的不修边幅,反而给他增加了新的魅力。
史书记载说:“时人咸谓其贤。
”就是说,人们普遍认为王安石是了不起的高人。
就此,另有记载说:士大夫以不能结识王安石为最大的憾事。
有很多事情证明王安石对饮食的要求极其简单——不管什么东西,能吃饱就好。
有一次,仁宗皇帝在皇家宫苑里宴请一些臣子。
当时,做了一个轻松的规定:任何人都必须自己到御池中去钓鱼,然后,由御厨用钓上来的鱼。
做每个人想吃的菜。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提议,大家兴致勃勃地拿着鱼钩和鱼饵去钓鱼。
只有王安石,心不在焉地坐在一张台子前,在沉思中,一粒一粒地把眼前盛在金盘子里的球状鱼饵全部吃光。
最后,在众人的一片惊讶声中,他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了,虽然不知道吃的是什么。
因为这件事,让宋仁宗误以为王安石是一个虚伪矫情的伪君子。
皇帝的理由是:一个人可以不喜欢钓鱼,也可能会在漫不经心中错吃了几粒鱼饵,但他不可能稀里糊涂地吃掉整整一盘子鱼饵。
我们知道,在西方文化史中,常常记载当一些哲人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会产生许多稀奇古怪的举动。
对此,只能由每个人作出自己的判断了。
但同类的事情并不只此一件。
还有一次,王安石的朋友与王安石的夫人聊天。
王夫人抱怨自己根本无法知道相公究竟喜欢吃什么菜。
那位朋友很奇怪,他觉得王安石特别喜欢吃鹿肉丝。
原因是,当天中午吃饭时,他亲眼看到王安石将一盘鹿肉丝吃得干干净净。
王夫人问道:“那盘鹿肉丝当时放在什么位置?”朋友回答说:“在王安石眼前。
”王夫人说:“那你们明天把鹿肉丝放得远一点试试。
”第二天吃饭时,大家将鹿肉丝放得远了一点,将另外一盘菜摆在王安石眼前。
结果,王安石将眼前的那盘菜,同样吃得干干净净。
饭后大家问起来,他根本不知道刚才桌子上还有一盘鹿肉丝。
不仅是吃饭,在衣着上也大致如此。
一次洗澡时,王安石的一个朋友用一件干净的衣袍,换走了王安石的脏衣服,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谁知,王安石根本没反应,穿上就是。
人家问他穿的是谁的衣服,他茫然不知衣服已经换过了。
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
而且“一过目终身不忘”。
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读者无不叹服其精妙。
而且他口才极好,史书记载说:王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
据说,他经常能够在众多反对者面前,旁征博引,雄辩滔滔,自圆其说而令人哑口无言。
最后,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就是说,这是一个慷慨果敢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对自己非常自信,立志要改造这个世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