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中,正确的是()
A . 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B .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 . 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D .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2. (2分)我们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青少年做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
B . 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
C . 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
D . 自行处理心理矛盾,绝不能请他人帮助
3. (2分)引起人脚癣的真菌是以()为食物的。
A . 脚上黏着的有机物
B . 袜子中的化合物
C . 皮肤上的化合物
D . 脚汗中的有机物
4. (2分)一种名为“落地生根”的植物,能在叶缘生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如图所示),当叶片脱离母体落在潮湿的地面上后,就可能发育成一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
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①无性生殖②有性生殖③营养繁殖④分裂繁殖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5. (2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中。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C . 只要有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6. (2分)“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 . 嗅觉和听觉
B . 听觉和视觉
C . 触觉和味觉
D . 听觉和味觉
7. (2分)在鸡卵中,真正属于卵细胞的结构是()
A . 胚盘、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卵黄膜
B . 胚盘、卵白和包在外面的卵黄膜
C . 卵白、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卵壳膜
D . 胚盘、卵白和包在外面的卵壳膜
8. (2分)城山沟水蜜桃素有“琼浆玉露,瑶池珍品”之美誉。
因其果型美观、肉质细软、汁多味甜、香气浓郁、皮薄易剥、入口即溶,驰名海内外。
下列关于水蜜桃说法错误的是()
A . 水蜜桃的食用部分是果皮
B . 水蜜桃是由花的子房壁发育而来
C . 桃花色彩艳丽、气味芳香,属于虫媒花
D . 水蜜桃的“肉质细软、汁多味甜”性状是由其DNA分子上的基因所决定的
9. (2分)“不得与朝菌言晦,与夏虫语冰”是形容对某些人讲道理就像对只在早晨出生到中午就死亡的菌说黄昏、对只在夏天出生到秋天就死亡的虫子说冬天一样,它们是无法理解的。
其中“朝”与“夏”用我们学的知识来分析,最恰当的理解应是()
A . 早晨和夏天
B . 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C . 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
D . 早晨到中午与夏天到秋天
10. (2分)玉米开花如果遇到连绵阴雨,过时的产量会降低.下列哪项解释可作为玉米产量下降的原因()
A . 风大,气温低,花粉不成熟
B . 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C . 阴雨,子房不能发育
D . 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
11. (2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发育成万千枝条及绿叶的结构是()
A . 根
B . 芽
C . 叶
D . 茎
12. (2分)早春播种以后,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A . 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B . 防止风沙
C . 保湿、保温有利种子萌发
D . 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13. (2分)下列全部是被子植物的一组是()
A . 玉米小麦水稻柳树
B . 牡丹玉米小麦银杏
C . 水稻小麦侧柏雪松
D . 菊玫瑰槐树杉树
14. (2分)下列四种生物中,属于是原核生物的是()
A . 细菌
B . 曲霉
C . 蘑菇
D . 酵母菌
15. (2分)为了探究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植绿豆,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如表所示)。
下列对他实验设计所提的意见中,正确的是()
花盆阳光温度水
①向阳处20 ℃充足
②暗室20 ℃不充足
A .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 .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C . 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
D . 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零度
16. (2分)下列有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来源正确的是()
A . 蓝鲸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均由卵黄提供
B . 腹蛇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由母体提供
C . 蚕豆种子萌发时的营养主要来自子叶
D . 小麦种子萌发时的营养来自叶子的光合作用
17. (2分)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 .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 .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18. (2分)下列类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会发出声音
B . 在空气中,声音的响度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快
C . 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D . 人到青春期会“变声”主要指发声的音调改变
19. (2分)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 . 音色音调
B . 音色响度
C . 音调响度
D . 音色音调响度
20. (2分)为了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选出正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A . ①和③
B . ①和②
C . ②和③
D . ②和④
二、填空题(共 9 题,共 30 分) (共9题;共30分)
21. (2分)在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1)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产生的。
(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2. (2分)“春见耙耙柑”是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柑橘,因其多汁味美、口感细腻,素有“一口一春天”美誉,近来深受温州消费者欢迎。
(1)“春见耙耙柑”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耙耙柑糖度高,品尝一口,甜味十足,形成味觉的部位是________。
(3)为了提高春见耙耙柑的产量,果农常会对它的枝条进行修剪,那么果农剪掉的是________(选项“顶芽”或“侧芽”)
23. (3分)从一个细胞到“小靓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我”的生命开始图中的[ A ]________(填名称,下同)。
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①________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②________和③脐带从妈妈那里获得________和营养物质,并将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排入妈妈的血液中。
(2)刚出生的“我”一碰到妈妈的奶头,就会吮吸乳汁。
提倡母乳喂养的科学道理是()
A . 母乳喂养经济,少花钱
B . 母乳喂养简单、方便
C . 婴儿喜欢喝母乳
D . 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抗病物质,提高婴儿抵抗力
(3)青春期的“我”有很大变化,如乳房和臀部增大等,这和“我”的主要生殖器官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4)青春期的“我”面临第一次月经—初潮,下列不恰当的做法是()
A . 与父母交流沟通
B . 向科学老师请教
C . 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
24. (4.0分)如图是人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一位小朋友要晕车,最可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太敏感所致;
(2)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 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发炎。
(3)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别人对你说的话,主要是影响了________(结构名称)。
25. (3分)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树叶___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别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美丽的小鸟是因为太阳光在小鸟身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
26. (5.0分)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________(选填图丁中的标号)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①是由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图乙中的标号)发育而来。
(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丁中的________。
(选填图丁中的标号)
27. (3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黄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曲线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________迅速发育的结果。
(2)曲线b的原因是________。
(3)当黄瓜体积达到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有________。
28. (3.0分)为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有无铁芯的关系”,小科设计了如图1电路。
(1)强弱判断: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越多,表示其磁性越________。
(2)具体操作:
①将无铁芯的螺线管接入电路,把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少。
②断开开关S,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将变阻器滑片P稍向上移,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多。
评价交流
①上述实验,没有进行多次实验,且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 。
②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吸引大头针数量反映磁性强弱。
图2所示实验采用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有________ 。
29. (5.0分)人体经常会受到微生物的感染而得病,如感染甲型 H1N1 病毒会得甲型 H1N1 流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慢性胃炎。
(1)幽门螺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________;
(2)某中学在甲型 H1N1 流感流行期间,对教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项措施属于________。
(3)注射甲型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这种免疫方法属于________免疫。
三、实验探究题(共 3 题,共 22 分) (共3题;共22分)
30. (6分)小华同学利用图甲装置对试管里的物质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小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
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1. (8.0分)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英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四个烧杯分别贴上1、2、3、4号标签,在各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泥土,分别种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
在有光条件下,各实验变量及一周后种子的萌发情况见下表:
实验编号1234
温度(℃)2525025
泥土干湿度干燥潮湿潮湿浸没在水中
空气充足充足充足不充足
种子发芽数(粒)01901
(1)实验中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________。
(2)小英进行1号和2号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
(3)如果还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计的一个实验是________。
32. (8.0分)某科技活动小组对家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温度测定,结果如下:
①母鸡体温42℃。
②母鸡在抱窝(孵化)时鸡蛋温度:不足40℃。
③母鸡不抱窝时鸡蛋温度:低于30℃。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鸡蛋一次。
⑤母鸡两天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鸡蛋)一次。
⑥小鸡出壳时间:21天。
下面是该科技活动小组所进行的两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取1立方米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瓦白炽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调节温度,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鸡蛋。
第二组实验:用与第一组实验一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蛋进行42℃恒温条件下孵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中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实验用具是什么?________。
(2)科技活动小组进行两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预计,先孵化出小鸡的实验可能是哪一组?________。
四、解答题(共 1 题,共 8 分) (共1题;共8分)
33. (8分)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大。
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20-100102030
声音速度/m·s-1318324330336342348
(1)请你在图中所示的坐标纸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在答题卡上作图)
(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________m/s;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
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
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在温度较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地方进行试验更容易成功。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共 9 题,共 30 分) (共9题;共30分) 21-1、
21-2、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3-4、
24-1、
24-2、
24-3、
25-1、
26-1、
26-2、
27-1、
27-2、
27-3、
28-1、
28-2、
29-1、
29-2、
29-3、
三、实验探究题(共 3 题,共 22 分) (共3题;共22分)
30-1、
30-2、
30-3、
31-1、
31-2、
31-3、
32-1、
32-2、
32-3、
四、解答题(共 1 题,共 8 分) (共1题;共8分)
33-1、
33-2、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