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荐读诗词详解:感遇二首(张九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荐读诗词详解:感遇二首(张九龄)
诗词详解:感遇二首(张九龄)
作者:搜韵工作室
解题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故人称为“张曲江”。

韶州曲江即今广东韶关。

武周神功元年擢为进士,玄宗即位后,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

后遭李林甫谗毁而被贬为荆州长史。

本诗题作“感遇”,原作“感寓”,意即有感于心而寓于言以摅其意也。

张九龄作有《感遇》十二篇,但应非一时所作,而是后人收集命名。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葳蕤:王逸《楚辞注》:盛貌。

林栖:《晋书》:不追林栖之迹。

本心:《三国志》: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
葳蕤语出《楚辞》“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意谓草木华叶繁盛之貌。

欣欣承兰叶、桂华而来,当本自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

”谓兰桂峻茂有生机。

林栖者即山林隐者,林栖语出《晋书》“不追林栖之迹”。

本心一语或本《三国志》“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于草木为天性,于人当指志向、本愿。

讲解
此诗为咏物诗,以兰桂自比,写物即是说人,说人亦是咏物,人物不分,方为佳构。

诗前四句借物起兴,言彼兰叶遇春而茂盛、桂花经秋而绽放,物各得其时,欣欣然有生意,自然成佳节。

后四句用赋笔,谓幽栖隐者闻兰桂得时而发,心生喜悦,遂生感慨:草木荣枯自有本心,而不求美人攀折。

用“草木”二字扣住前四句以为照应,末句转笔跌出正意,以明其寄志幽栖、无心用世,更不求君主引用。

其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江南有丹橘: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经冬犹绿林:李尤《七叹》:“梁土青丽,卢橘是生。

白华绿叶,扶疏冬荣。


地气暖:曹植《橘赋》:“背江洲之暖气。


岁寒心:李元操《园中杂咏橘树》:“自有凌冬质,能守岁寒心。


运命:李康《运命论》: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

循环:司马迁《史记》:“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桃李、无阴:《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讲解
此首亦是借物起兴,且通篇用屈原《橘颂》之意。

前四句咏丹橘,言丹橘生于江南之地,经冬而不凋残,非为江南气候温暖,利其生长,而是丹橘性本贞固,若松柏怀岁寒之心。

“可以”句收束上文,“奈何”句一转,引出下文感慨,为一篇之枢纽。

以橘性嘉美,本可荐于贤君圣主,无奈为重重宫室所阻隔。

亦如作者,遵道秉德,志行高洁,却遭小人谗毁,不得伸展抱负,不禁自问何以至此?盖人之穷达遭遇,皆系乎运命,循环无尽,非人力
可强求。

末二句则有不尽之意,故以桃李为陪衬。

人皆喜种桃李,以其能成阴,然橘树亦能成阴,不过早晚先后不同而已。

此则亦从“运命惟所遇”而来,既知物各有时,则秉持志节、乐天安命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