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退耕还林工作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退耕还林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向前龙艳张俊云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2期
摘要:生态环境恶化现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重要因素。

结合目前的社会生态环境现状及人民生活水平现状,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人民富裕。

本文首先简述了我国“退耕还林”的意义,并进行了一些思考,然后针对如何完善退耕还林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思考
一、退耕还林的意义
1.生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都遭受着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的影响,这使得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劣,也使得人民的经济蒙受损失。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然而虽然我国在这一方面上投入了很多,实际的收益确是很少,国家在面对这一问题上往往得不偿失。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在生活中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了增加粮食收入肆意开垦林地,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相关政策,意在把部分地区的耕地变为林地。

森林和草地可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水土流失和水土沙漠化问题,是一种天然的生态调节器,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经济意义
由于环境的恶化和长期频繁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人们的粮食产物产量下滑,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了人们生活的贫困。

为了帮助人们脱贫致富,国家了采取退耕还林的战略方针,在这一实施过程中,国家为农民提供粮食补助和造林幼苗补贴,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消除人们因减少耕地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退耕还林使农民由种粮食变为种林木,土地利用方式出现了改变,也使劳动力的投入方向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出现了变化,使人们精耕细作,朝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

二、如何完善退耕还林工作
1.做好退耕还林的宣传工作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农民更视土地为自己生存的依靠,没有土地就无法生活。

这也是农民大肆毁林造地的原因。

如果要求农民把现有的土地变为林地,而一时农民又看不到自己的收益,退耕还林这一政策无疑会遭到广大农民的不理解,甚至排斥。

在以后
的退耕还林工作中也会受到干扰与阻挠,无法实现国家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

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前一定要进行广泛的宣传。

第一,要从林业工作人员出发,要使他们明白,退耕还林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根据目前状况作出的现实选择,这一工程不仅可以造福现在生活的百姓,对我们的后代也有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第二,要使人们明白现在恶劣的生态环境,及恶劣的生态环境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

林木是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武器,唯有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长久的经济效益。

第三,要把这一政策涉及到的各项补助全面详细的介绍给广大群众,让他们理解这一政策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退耕还林还草要科学合理地进行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要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与态度。

在退耕还林前期,要认真对这一工程进行科学的研究、科学的论证、拟定科学的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要科学的选择种苗,科学的指导、科学的种植。

在后期的实施过程中,要对种苗进行科学的管理,并且要注重种苗抗寒、抗旱、抗虫的养护,要努力保证幼苗的成活率,争取种植面积与成活面积大致相等。

由于种苗种植工序大多由农民来实施,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要保证技术下乡,让每一户农户都享受到技术服务,掌握科学种植种苗的有关技术。

此外,各地方政府部门在制定退耕还林计划时,不能盲目指挥,要结合本地区的市场情况、地理气候、土壤情况、经济效益,与农业研究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退耕还林的计划。

3.规范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工程质量非常重要,如若质量没有达到标准,国家推行这一政策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种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是衡量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指标,对实现退耕关林工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保证这两项指标落实到位。

在造林的过程中,要把工作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明确质量和数量的相关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相关退耕还林质量考核办法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并依据国家政策,结合当地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相关质量考核标准,提出有效的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保证退耕还林的工程质量。

4.建立专项资金,搞好退耕还林配套设施建设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要保证农村群众的利益,采取政府补助、农村自筹相结合等方式,建立专项的资金,建立退耕还林的配套设施。

相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农村的能源建设,例如,农村沼气建设、太阳灶建设、节柴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退耕还林地区农村的能源问题。

在退耕还林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规划,站在大局的角度上统筹协调,保证基本建设投资和惠农财政资金能够合理、有效的运用,鼓励农民退耕还林,支持并努力引进社会其他力量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投资。

为了尽快实现国家的绿化目标,我们要不断有效合理的安排退耕还林工程,加快绿化速度。

5.加强对还林树木的管理
在还林树木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相关执行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任务,高度重视还林管理工作,抓好组织指挥、执行实施、完善事项。

在前期筹划工作中,要请相关的林园技术人员、水土沙漠化研究人员、土壤专家等人员参加工作,学习科学的管理办法,吸收科学的管理经验。

政府部门要结合自己的威信,号召广大群众增强集体意识,爱护林木,在地区教育工作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生态知识和退耕还林工作相关知识的普及,从小培养他们爱护林木,管理好家乡还林树木的意识。

三、结语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统筹规划,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工程。

就目前的生态环境而言,这一工程势在必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利于改善目前恶劣的生态环境,也给国家及广大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确保这一造福全社会工程的有效实施,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要结合起来,努力落实每一项工作,为实现生态安全、国家及人民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孟繁志.关于退耕还林战略的探讨[J],辽宁林业科技,2004 (2 ): 30-32.
[2]崔科,张大红,王立群.退耕还林生态学与经济学理论依据探索,林业经济,2005(5).
[3]李红勋,杜玲.退耕还林管理模式的创新.北京林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1).
[4]赵玉彬.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防护林科技,199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