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边程鹏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1(4)9
【摘要】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窒息新生儿54例(其中轻度窒息38例,重度窒息16例)作为窒息组,另选正常新生儿1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出生后24h内,窒息组新生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重度窒息新生儿上述生化指标水平要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活性增高可作为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及有无心肌损害的指标之一。

【总页数】2页(P101-102)
【关键词】窒息;心肌酶;新生儿
【作者】边程鹏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2
【相关文献】
1.新生儿窒息血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胡秋梅;郗俊平
2.新生儿窒息时监测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刘翼昌
3.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李丽萍
4.新生儿窒息时间程度与心肌酶谱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J], 陈军;王维亚
5.新生儿窒息时间程度与心肌酶谱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J], 陈军;王维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