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陆地和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和灾害防治-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中学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陆地和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和灾害防治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表格内)
1.以下四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 ( )
A.大理岩、页岩、板岩、石灰岩 B.石灰岩、片岩、砾岩、页岩
C.石英岩、石灰岩、砾岩、片岩 D.砂岩、砾岩、石灰岩、页岩
2.黄河干流以下河段,流水侵蚀作用最为强烈的一段是 ( )
A.源头附近 B.内蒙古境内河段 C.晋陕之间河段 D.山东境内河段
读以下图,答复3-4题:
3.假设此图表示等高线地图,①、②、③海拔高度分别为600m、400m、700m,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④点的海拔可能为500m或400m B.甲、丙为分水岭
C.①处能够见到②、③两处 D.丙处肯定是谷地
4.假设此图表示北半球等压线图,①、②、③线分别为1000hp、1005hp、997.5hp,则 ( )
A.②地的风向为东北风 B.①、④两地中风速较快的是④
C.甲为阴雨天气 D.乙为暖锋,气流汇合
下面示意的是两条外流河。

读以下图后答复5-6题。

5.X河与Y河 ( )
A.注入同一大洋 B.均有凌汛现象 C.位于同一半球 D.雨水补给为主
6.Y河与X河流域相比 ( )
A.文化遗产多 B.水能更丰富 C.污染程度低 D.流域面积大
7.土壤在地理环境中所处的地位是 ( )
①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②是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重要条件③是联系有
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④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的 ( )
①矿物质含量的多少②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③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
需要④能否参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答复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各数字分别代表的土壤成分是 ( )
A.水分、矿物质、空气、有机质
B.矿物质、水分、有机质、空气
C.水分、矿物质、空气、有机质
D.空气、有机质、水分、矿物质
10.目前我国农民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肥来增加土壤的肥力,某些地区单位面积可耕地上的氮肥使用量甚
至高达5000千克/公顷。

而有机肥的施用量却明显不足。

化肥过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表现在:( )
A.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含量
B.土壤矿物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增大而使土壤板结
C.破坏土壤团粒,减少土壤中空气或水分的含量
D.使土壤团粒更好,土壤中各成分比例接近理想土壤
以下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答复11-12题。

11.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12.图示山岭是 (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据此答复13-14题。

13.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问题是 ( )
A.减少水体污染 B.提高用水效率 C.实施南水北调 D.大力节约用水
14.下面关于世界各地水资源报告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巴西因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而成为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印度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居民生活用水量远高于工农业生产用水
C.大规模的引水灌溉是导致中亚及我国西部地区很多河流出现冬季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D.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因海岸线漫长,深受海洋影响,全国各地水资源供给充足
15.读图选择,以下图四条曲线中哪条是正确表示海洋外表平均盐度分布的曲线? (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6.下面四幅图中洋流名称的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
A.①巴西暖流②本格拉寒流③台湾暖流④加利福尼亚寒流
B.①加利福尼亚寒流②墨西哥湾暖流③台湾暖流④加那利寒流
C.①加那利寒流②东澳大利亚暖流③巴西暖流④拉布拉多寒流
D.①马达加斯加暖流②秘鲁寒流③墨西哥湾暖流④千岛寒流
读右图,完成17一18题。

17.图中海洋Ll、L2的流向可能是 ( )
①Ll向东流,L2向东流②Ll向西流,L2向西流
③Ll向东流,L2向西流④Ll向西流,L2向东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假假设L1、L2的流向相同 ( )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②北京昼长夜短
③夏威夷高压强盛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9.澳大利亚大陆森林、草原、荒漠的半环状分布表达了什么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地理位置
读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答复20-22题:
20.自然带⑤在中国东部分布(地区)的北部界线是 ( ) A.南岭 B.秦岭一淮河 C.长城 D.黄河
21.自然带③在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是 ( ) A.中国、美国 B.德国、阿根廷 C.俄罗斯、加拿大 D.巴西、扎伊尔
22.在热带,雪线随纬度降低而降低的原因是 ( ) A.降水量随纬度降低而增加 B.山脉高度随纬度降低而降低
C.热量随纬度降低而减少 D.光照随纬度降低而减少
2003年9月4 日,“杜鹃”横扫珠江三角洲,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据此回
答23-25题。

23.以下是“杜鹃”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

四地中更接近台风中心的是: ( )
24.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 ( )
①破坏的范围广阔②季节性强③可以缓解旱情④风力和降水强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的最有效途径是加强台风预报和监测,我国应该与以下哪些国家加强交流: ( )
①美国②日本③印度尼西亚④英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26.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7分)
(1)图中所示地形景观是分布在地区(填岩石名称)。

(2)其成因是。

(3)写出这种地形形成过程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4)我国最早较全面提及该地形景观各种特征的作品是。

〔5〕该地形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高原。

(6)写出你所知道的如图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名称两个:、。

27.读“我国某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流量变化图”,答复以下问题:〔8分〕
(1)根据汛期季节和流量变化,可判断三种补给形式中,A为 B为,
C为。

(2)这条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最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3)据图分析,该河应分布在我国的地区,一年两次汛期分别在
季和季。

28.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答复:(8分)
〔1〕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 B C D 〔2〕图中包括水循环的类型有种,它们是。

〔3〕人类能够水循环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4〕能量促使水资源得以更新的是。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资源更新外,其意义还有。

〔6〕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是。

29.渎图,答复以下问题:(9分)
(1)A、B、c、D四处海水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2)A、B、c、D、E五处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3)“”处盐度最低,其原因是:①;②
(4)A、B、c1D四处中,有渔场分布的是,其原因是。

30.读下面四地“气温分布与土壤水分收支状况图”,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1分)
(1)最能代表A图所示气候特征的农业大国是,从分析土壤水分收支情况看,该国农业产量不
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自然灾害频繁。

(2)B图气候类型的成因是,地表景观多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首要
因素是条件。

(3)在c图所示环境中,典型植被有和,在D图所示环境中,适宜
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4)土壤中如果水分过少,农作物就会,如果过多,就会受到排挤,造成
土温下降,土壤因缺,也会影响农作物生长。

(5)从四地土壤收支状况分析,理想的农业生产土壤既能,又能,因此各地农业生产都必须解决好水与土的关系问题,才能确保农业稳定。

31.读“我国北部自然带分布略图”,答复:(7分)
(1)根据图中的标号,写出各自所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B C
(2)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图中自然带的分布表达了地带性特征,这种地带性的
产生受条件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进行的。

(3)A自然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B自然带的农业部门结构应以
业为主,C自然带降水少的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