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异步教学在大班额体育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异步教学在大班额体育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进步,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发展学生个性,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分层异步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运用得当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之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放羊”的现象。
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就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时机
不是任何形式的体育课都适宜采用分层教学。
在单元教学中,新授课就不适用。
因为学生对新授课的内容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教师如果此时就采用分层教学,会造成“乱点鸳鸯”的混乱局面。
对于新授课内容,教师可先集中授课(由教师引导、带领全体学生一起将基础知识、基本内容予以讲解、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以此为依据再进行分层教学也不迟。
二、多层次考虑,确定分层教学对象
层次的划分应该有科学的依据,并非人为划定的某一标准线。
譬如,立定跳远跳1.80米和跳1.79米的两个同学,他们之间个体差异并不明显,影响成绩的因素也有很多,假设被动地划分在不同层次,其中一名学生的自尊心必定受打击,自信心也会下降,自我要求就会降低。
因此,对分层教
学对象的划分不能用简单的教学分组,应充分考虑会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产生明显影响的诸多因素,如性别、身体形态、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认知水平等。
分层教学对象的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随着教材的变化而变化。
如,在快速跑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奔跑能力分成快、中、慢三个层次;在力量练习中,又可根据学生的力量大小分成强、中、弱三个层次。
又如,某个学生在快速跑教学中,他可能分在快的层次;但在力量练习中,他可能分在弱的层次。
因此,体育教师应综合考虑众多因素,才能对分层对象合理划分。
三、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
过去教师生搬硬套教材,盲目按“教参”内容的步骤和顺序千篇一律地教学,教学内容枯燥单调。
体育课要实施分层教学,就必须打破定式教材“齐步走”的常规,实施教材分层、教学目标分层。
合理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与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能力相适应,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技巧肩肘倒立时,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水平,严格要求动作质量,强调细节和身体姿态的优美。
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其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了解技巧运动的基础知识,提高自身肌肉感觉。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易行的动作让他们在完成后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这样
既提高了他们的信心,也使他们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由易到难,由量到质,他们也会学有所得。
四、对待各层次学生一视同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各层次的学生一视同仁,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防止优秀学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和学困生心灰意冷等。
任何学生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在分层时切忌把任何学生长期置于低层次中学习,否则对于他的心理健康成长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中,在各层次之间可以以较快的频率出现,实行短时、多次,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存在。
分层教学不是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完善和提高。
分层异步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运用中注意以上问题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极大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表现欲,各层次学生可获得情绪上的愉悦感和学习上的成功感,避免了简单重复,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有了自由支配的可能,从而使学生的总体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S编辑王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