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word文档) (2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x 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 越大,表示恢复 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4)TS 表示曲线与正常作用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 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 x 与 y 越大,则说明这 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1.(2019·临川一中模拟)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 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B.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 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 区等
C.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 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D.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 物进行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的结果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重点难点 知识突破
真题回顾
课时作业
重点难点 知识突破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容 (1)结构的相对稳定:体现在各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种 间关系的相对稳定。 (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达到 平衡。可用如图来表示:
(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 范围。
(2)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生态系统功能偏离这一范围的大 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偏离大说明 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与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 y 值要大于热带 雨林生态系统的 y 值。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 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解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 成为野生状态,并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互花米 草引入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当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使当地 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 项正确;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 当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并迅速扩散,属于生物入 侵,B 项错误;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后,从欧洲引入并在 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属于易地保护,C 项正确;盐城 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D 项正确。
4.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 了其直接价值 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 等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在生态系统中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解析: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 现了其间接价值,A 项错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大于植物呼 吸作用释放的碳,B 项错误;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 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 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C 项正确;根据现代生物 进化理论,生存下来的个体均能适应各自的环境,进化地位上越 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不一定越强,D 项错误。
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存在 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萍、金鱼藻、螺蛳 和虾的比例应适中 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瓶会更稳定
解析:在小生态瓶的不同水层有不同生物分布,所以其群落 存在垂直结构,故 A 正确;虾和螺蛳吃金鱼藻,所以小生态瓶中 有食物链存在,故 B 错误;为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各营养级 生物的数量比例应适中,故 C 正确;生态瓶的稳定需要适宜的温 度和光照条件,故 D 正确。
A.一般情况下,b 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B.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与 a 曲线相似 C.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 D.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
解析: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A 项正确;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与 a 曲线相似,B 项正确;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 二者呈正相关,C 项正确;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 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不符合这一模型,D 项错 误。
解析:生态缸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比例要适宜,小乌龟是该 小型生态系统的最高级消费者,数量宜少。生态缸制作完成后, 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否则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缸内生物 的死亡。
2.(2019·海淀模拟)下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 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 结构
2.图 A 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 B 为某 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 A 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 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 C.图 B 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D.图 A 是负反馈调节,图 B 是正反馈调节
A.种群数量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 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 C.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 D.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
解析: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 组成成分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 稳定性弱;热带雨林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均较农田、 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多,故生产力强,分解力也强;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紧密联系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速度都较快。
5.20 世纪末以来,三江源地区部分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 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草地大面积退化, 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D ) A.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与温室效应有关 B.若不进行保护,该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会急剧减退 C.人类活动会影响三江源地区的群落演替 D.源区中草地、湿地的直接价值远远超过了其间接价值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与 乙相比,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长,波 动范围大,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若 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运行范围的时间 也会提前,即 B 点左移;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原状所需 要的时间延长,C 点右移;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 物种产生。
3.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C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小沙漠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 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 我国
解析: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会使入侵 地或引种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不能随意引进外来 物种,A、D 项错误;对危害农、林、牧业的害虫或鼠类,从保 护物种多样性原则出发,应加强灭害工作,但不应彻底消灭,而 是把其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B 项错误;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 园繁育,属于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之一,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 验,是为了增强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野生动物的数 量,目的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C 项正确。
解析:有些生态系统(如北极苔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 定性都较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 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就越低,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 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4.(2019·北京石景山检测)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具有不同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 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特点是( C )
解析:图 A 所示为一条食物链,组成是乙→甲→丙,它们 表示的是负反馈调节机制,即乙的增加会促使甲、丙的增加,甲、 丙的增加会抑制乙的增加,而图 B 为正反馈调节,它会使生态 系统偏离原有的稳态。
3.(2019·铜陵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
A.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高 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 力稳定性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稳定性
2.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形成
说明:(1)正反馈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 化,其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如图甲所示。
(2)负反馈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 变化,其结果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如图乙所示。
3. 两种稳定性的比较
4.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5.(2019·长沙模拟)反馈调节有助于生物的平衡稳定,下列 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在神经调节中不存在反馈调节 B.人体激素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 C.高等动物渗透压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 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反馈调节
解析: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中存在反 馈调节,A 错误;人体激素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和血糖 调节中都存在反馈调节,B 正确;当高等动物的渗透压发生改变 时,机体通过相关调节,使渗透压恢复正常状态,该过程中存在 反馈调节,C 正确;生态系统稳定性调节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 正确。
6.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 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 是( D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高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 B 点左 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 C 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 B 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A 错误。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最有效的保 护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进行就地保护,B 正确。 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 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C 正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多 样性直接相关,通过环境的自然选择作用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 变,从而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 正确。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分析2.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
(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 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1.(2019·泉州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 了其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解析:温室效应会引发气温升高,冰川和雪山融化;草地、 森林等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草地退化、植被被 破坏会导致该源区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退;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 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源区中草地、湿地的间接价值远远超过其直 接价值。
考点三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观察其稳定性
1. 设计要求及分析
2.(2019·淮安模拟)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 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 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小龙虾原产美洲,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 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 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易地保护
2. 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1)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 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 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1.下列关于生态缸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态缸的密封性越差,其生物死亡就越快 B.生态缸中放入较多的小乌龟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生态缸中的生物之间最好不要有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 就差 D.生态缸制作完成后,应放在光线良好但不是阳光直射的 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