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苏州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苏州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启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上的司机,发现尚有乘客未上车,急忙使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若整个过程历时t ,行驶位移s ,那么,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
A .2s t
B .s t
C .32s t
D .2s t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 .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 .质点就是静止的物体
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B .同一物体在赤道上与在两极重力一样
C .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 .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4、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 B
C .221212v v v v ++
D .1212
2v v v v + 5、下列物理量中,全部都属于矢量的一项是( )
A .位移、弹力、瞬时速率
B .平均速度、加速度、弹力
C .速度、平均速率、摩擦力
D .路程、重力、摩擦力
6、如图所示,水平线OO '在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 ,一条长为()L L h <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 和B ,小球A 在水平线OO '上,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

现从OO '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 等高
位置时,从OO 上静止释放小球A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1将与小球B同时落地
B.在小球B下落过程中,球B比球2运动快
C.h越大,小球A与小球B的落地时间差越大
D.在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7、如图所示,有一倾角θ=30°的斜面体B,质量为M.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在B上.现用水平力F推物体A,在
F由零逐渐增加至
3
2
mg再逐渐减为零的过程中,A和B始终保持静止.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于(M+m)g
B.A对B的压力的最小值为
3
2
mg,最大值为
33
4
mg
C.A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
4
mg
D.A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1
2
mg,最大值为
3
4
mg
8、如图所示,在岸边用绳跨过滑轮牵引小船,设水对船的阻力大小不变,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A.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B.绳的拉力不变
C.船所受浮力不断减小
D.船所受合力不断减小
9、你认为以下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看作质点的是( )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10、已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加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向东
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一定越快
D.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11、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先后从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s末两个物体速率相等
B.5s末两个物体速率相等
C.4s末两个物体相遇
D.5s末两个物体相遇
12、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质量均为m,用轻质弹簧连接静置于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体上,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甲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
B.水平面对斜面体可能有摩擦力作用
C.物体乙所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甲、乙两物体受斜面摩擦力的矢量和的大小为2mgsinθ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3、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每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

14、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如图甲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2)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那么,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15、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上A、C间对应的时间为________s,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0.35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0.43 m/s.二者之间,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
三.计算题(22分)
16、(12分)如图,将质量m=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

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

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9。

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取sin53︒=0.8,cos53︒=0.6,g=10m/s2)。

(结果可以保留分数)
(1)逐级增大拉力,当拉力为F1 时,圆环沿杆匀速运动,求F1的大小。

(2)小明同学认为,当拉力继续增大为F2时,环还是匀速运动,求F2的大小
(3)请进一步分析,当静止的环受到的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分别为下列各值时,圆环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a. 0<F 3<F 1 ;b. F 1<F 4<F 2;c. F 5>F 2
17、(10分)如图,水平面上有一重为50N 的物体,受到F 1=12N 和F 2=6N 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

已知物体与
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
=0.2,设水平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若将F 2撤出后,物体受的摩擦力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D
【解题分析】设最大速度为v ,则有: 12222v v v s t t t =
+=,解得最大速度为: 2s v t
=,故D 正确,ABC 错误。

2、D
【解题分析】
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的质量、体积以及运动状态等都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不是说质量很小、体积很小、或静止的物体就可看做质点,所以选项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3、C
【解题分析】
A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是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只是一个分力,选项A 错误;
B .两极的重力加速度比赤道大,可知同一物体在赤道上的重力比两极小,选项B 错误;
C .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选项C 正确;
D .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身体形状不断变化,可知其重心的位置不断变化,选项D 错误。

故选C 。

4、D
【解题分析】
设全程位移为s ,则前半程运动的时间
11
2s
t v =
后半程运动的时间
22
2s
t v =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1212122v v s s v t t t v v =
==++ A.
122v v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 错误。

B. B 错误。

C. 221212
v v v v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C 错误。

D. 1212
2v v v v +与计算结果相符,故D 正确。

5、B
【解题分析】位移、弹力是矢量,瞬时速率是标量,故A 错误.平均速度、加速度、弹力都是矢量,故B 正确.速度、摩擦力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故C 错误.路程是标量,重力和摩擦力是矢量,故D 错误.故选B.
6、D
【解题分析】
A .设小球1下落到与
B 等高位置时的速度为v ,小球1还需要经过t 1时间时间落地,则有
21112
h L vt gt -=+ 设B 落地时间为t 2,则有
2212
h L gt -=
比较两式可知12t t <,故A 错误;
B .在小球B 落地之间,A 与B 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小球2也做自由落体运动,故小球B 与小球2运动快慢相同,故B 错误;
C .在小球B 落地前,A 与B 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距离始终为L ,设A 运动时间为t 3,则有
2312
h gt = 解得
3t = 结合A 选项的分析有
32t t -=可以知道L 是一个定值时h 越大,则小球A 与小球B 的落地时间差越小,故C 错误;
D .在小球1落地前,1与2两球的距离为
221122
x L vt gt gt L vt ∆=++-=+ 可见两球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故D 正确。

7、BC
【解题分析】
A .对A
B 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地面对B 的支持力,所以地面对B 的支持力等于()M m g +,故选项A 错误;
B .对A 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3030N mgcos Fsin =︒+︒,当0F =
时,N 最小,最小为302min N mgcos mg =︒=;当2
F mg =时,N 最大,最大为
130224max N mgcos mg mg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B 压力的最小值为2mg ,最大值为4
mg ,故选项B 正确;
CD .沿着斜面方向,当3030Fcos mgsin ︒=︒,即F =时,摩擦力为零;当F <时,静摩擦力方向沿
斜面向上,摩擦力3030f mgsin Fcos =︒-︒,当0F =时,f 最大,1302max f mgsin mg =︒=;当33F mg >,静摩擦力方向向下,则摩擦力3030f Fcos mgsin '=︒-︒,当32
F mg =时,f 最大,33112224
max f mg mg mg '=
⨯-=,综上可知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2mg ,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 8、AC 【解题分析】
AB.对小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设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水平方向有:
F cos θ=f ①,
船在匀速靠岸的过程中,θ增大,阻力不变,根据平衡方程①知,绳子的拉力增大,故A 正确,B 错误;
C.竖直方向有:
F sin θ+F 浮=mg ②。

根据平衡方程②知,拉力增大,sin θ增大,所以船的浮力减小。

故C 正确;
D.因为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船处于平衡,合力为零。

故D 错误;
9、BD
【解题分析】
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支撑杆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看成质点,A 错误;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位置时,帆船的形状和大小能忽略,帆船能看成质点,B 正确;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C 错误;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时,铅球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D 正确.故选BD .
10、BC
【解题分析】
A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若反向时,速度减小,因此加速度增大,速度可以增加,也可能减小,故A 错误;
B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v a t
=
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向东,故B 正确;
C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故C 正确;
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故D 错误;
故选BC 。

11、A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4s 末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4s 末两物体速率相等;A 正确。

5s 末两物体速率一个为0,一个不为0,不相等;B 错误。

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4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物体从同
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4s 末两个物体相遇;
C 正确。

5s 内两者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不等,所以没有相遇;
D 错误,故选AC 。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名师点睛】v-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为正值,在时间轴下方的为负值,还要注意b 物体是从2s 末才开始运动的。

12、CD
【解题分析】
A.若压缩的弹簧对甲向上的弹力大小恰好等于sin θmg ,则甲只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即三个力,故A 错误;
B.取甲、乙和斜面为一整体分析受力,由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可得,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为零,故B 错误;
C.若拉长的弹簧对乙物体的拉力大小恰好等于sin θmg ,则物体乙不受斜面的静摩擦力,故C 正确;
D.对甲、乙两个物体的整体进行研究,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两物体受斜面摩擦力的矢量和的大小为2sin θmg ,故D 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3、DCBA 4552s s v T +=
6543212
9x x x x x x a T ++---= 【解题分析】
(1)[1].先连接实验器材,后穿纸带,再连接小车,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点并选择纸带进行数据处理;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DCBA ;
(2)[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5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有 4552s s v T
+= (3)[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26313x x a T -=
25223x x a T -=
24133x x a T -=

1231()3
a a a a =++ 解得
65432129x x x x x x a T
++---= 14、(1)不会; (2)F ′
【解题分析】
(1)[1]在实验中细线是否伸缩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换成橡皮筋可以同样完成实验,故实验结果不变;
(2)[2] F 是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合力,而F ′是由合力的定义用一根弹簧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时那一根弹簧的力,因而是合力的真实值,所以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F ′.
15、0.04 0. 35
【解题分析】
[1]打点计时器是根据交变电流的电流方向随时间迅速变化而工作的,打点周期等于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纸带上A 、C 两点对应的时间为2×0.02=0.04s ;
[2]AC 段时间比AD 段时间更短,故AC 段平均速度与B 点瞬时速度更接近;即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m/s .
三.计算题(22分)
16、(1)6.8N (2)75N (3)a.静止;b.加速;c.静止。

【解题分析】
(1)逐级增大拉力,当拉力为F 1 时,圆环沿杆匀速运动,此时横杆对环有向上的弹力,由平衡知识可知: 11cos (sin )F mg F θμθ=-
解得
10.910=N 6.8N cos sin 0.60.90.8
mg F μθμθ⨯=≈++⨯ (2)当拉力继续增大为F 2时,环还是匀速运动,此时横杆对环有向下的弹力,由平衡知识可知:
22cos (sin )F F mg θμθ=-
解得
20.910=N=75N sin cos 0.90.80.6
mg F μμθθ⨯=-⨯- (3)a. 当0<F 3<F 1时,则33cos (sin )F mg F θμθ<- ,此时圆环处于静止状态;
b. F 1<F 4<F 2时,44cos (sin )F mg F θμθ>-。

圆环处于加速运动状态;
c. F 5>F 2时,则55cos (sin )F F mg θμθ<-,此时圆环处于静止状态;
17、(1)6N ,方向水平向右.(2)10N ,方向水平向右
【解题分析】
在求摩擦力的大小时,要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公式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题目详解】
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f m =μG =0.2×
50=10(N ) (1)由于F 1-F 2=6N <f m
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故有:f 1=F 1-F 2=6N ,方向水平向右.
(2)因为F 1=12N >f m ,所以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左滑动,
故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f 3=μG =0.2×
50N=10N ,方向水平向右. 【题目点拨】
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摩擦力的分析一定注意判断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即注意根据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