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上册文言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年级上册文言文
1. 原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 字词解释。

-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 少女:小女儿。

- 溺:溺水,淹没。

- 故:所以。

- 堙:填塞。

3. 译文。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它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4. 主题与启示。

- 主题:这篇文言文讲述了精卫鸟填海的故事,展现了精卫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

- 启示: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只要坚持不懈就有可能实现目标。

5. 重点语句赏析。

-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赏析:此句通过描写精卫日复一日地衔木石填海的行为,生动地表现出精卫坚定的决心,一个“常”字体现了它的执着。

1.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2. 字词解释。

- 尝:曾经。

- 诸:众多。

- 竞走:争着跑过去。

- 唯:只有。

- 信然:的确如此。

3.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4. 主题与启示。

- 主题:通过王戎不随众小儿摘取道旁李的故事,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

- 启示: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5. 重点语句赏析。

-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赏析:这是王戎推理的关键语句。

他能从“道边”和“多子”这两个看似平常的现象中,敏锐地推断出李子是苦的。

这种基于生活常识的逻辑推理能力值得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