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日本福利都市环境整备以残疾人、老年人的社会自立为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残疾人、老年人的社会自立为目标文章编号:1009-6000(2005)02-0097-07
中图分类号:C913.69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巢耀明(1967-),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日本爱知工业大学访问学者。
The Welfare-Oriented Urba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in Japan: Aiming at the Social Independence of the
Disabled and Senior Citizens
巢耀明
Cha o Ya o-mi ng
日本的福利都市建设可以说是为全
体市民,尤其是为残疾人、老年人创造丰
富、愉悦、优美的生活环境。
都市生活环
境可分为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和都市环
境三个方面,从人的生活行为来分析都
市生活环境,首先是作为生活基础的居
住环境,其次是以联系住宅到各种城市
设施的交通手段为主的交通环境,然后
是作为总体的都市环境。
也可以描述为,
立足于残疾人、老年人“生活自立”的居
住环境,立足于“生活圈扩大”的交通环
境,以及立足于“社会自立”、“丰富的生
活”的都市环境。
从生活的不同层面出发
可以得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作为“点”的
生活“基地”的居住环境,作为“线”的
多样化交通网络的交通环境,点和线交
织起来构成丰富的“面”的都市环境。
国内专业期刊对日本福利都市建设
的介绍主要集中在居住环境、交通环境
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以残疾人、老年人的
社会自立为目标的日本福利都市环境整
备,探讨其建设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
整备的基本内容及相关理念与技术要点。
1 福利都市建设的社会背景
随着国民帄均寿命显著延长,出生
率低下,日本正急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1990 年全日本普查人口总数为 12361 万
人,预测2010 年将达到12945 万人的最
高人口数,其后将逐渐减少。
从老龄化
发展来看,197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
人口比例达 7%,1992 年达 13.1%,
预测到 2020年将达到 25.2%,即 4 人
中就有1 个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厚生
省人口问
题研究所1991 年《日本的未来人口预
测》)。
随着“面对 80 岁人生的社会”的
到来,市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国际化、社会的
信息化以及技术的革新,给市民的生活
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来
说,高速的经济发展,给人们的收入及
生活水帄带来飞跃式上升,产生了各色
各样的社会失调,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
了显著的变化,闲暇而有情趣的生活成
为人们的优先考虑,人们都希望在人性
化的地区中过上安定的生活。
建设具有
活力、促进人际交往的街区,推进残疾
人、老年人无障碍的街区建设,使他们
活动方便,生活方便,已成为当今日本
社会的重要课题。
为了迎接21 世纪老龄化社会的到
来,日本各地抓紧制定相关的对策。
以
名古屋市为例,1985 年名古屋制定了
《名古屋市高龄化对策长期指针——
面向21世纪的日本福利都市环境整
备
2005(2-3
)
合
刊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1 观演建筑中轮椅使用者用观众席
2 地铁站轮椅用坡道
3 地铁站轮椅用检票口
4 轮椅用咨询柜台
Nagoya Life 80》,对今后的老龄化社会 作了长期、综合的展望,明确了针对老 龄化问题的基本理念和政策的方向性, 在老年人和其它各代人相互理解的前提 下,构筑具有活力、促进人际交往的社 会,努力使“80 岁人生的时代”成为享 受人生丰硕成果的时代。
对于残疾人,借着 1981 年的“国际 残疾人年”的契机,为了实现残疾人“完 全帄等地参加”的目标,推进具有综合 实效的措施对策,1982年名古屋市制定 了面向未来 10 年的《名古屋市国际残疾 人年长期计画》。
基于这项长期规划,名 古屋市开展了各项福利政策启蒙教育运 动,努力谋求残疾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 领域机会帄等,展开促进残疾人参与社 会的各项措施,普及残疾人与正常人共 同生活的“Normalization (正常化)” 的 社会自立理念。
2 福利都市建设的发展过程
20世纪70年代日本着手研究针对残 疾人、老年人的都市环境整备问题。
在 以“福利街区建设”、“生活圈扩大”为 代表的无障碍运动发展的背景下,日本 政府厚生省首次开展“残疾人福利典范 都市”事业,从 1973 年起的 3 年间,陆 续公布了一批“残疾人福利典范城市” (原则上为人口 20 万人以上的城市),以 典范都市为中心,各地展开了对都市环 境整备的实际状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
推进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都市环 境整
备,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制定怎
1 2
3 4
样的环境改善和环境整备的标准和规 范。
初期日本主要以地方自治体为中心 开展这方面工作,1974 年 7 月的《町田 市关于建筑物等的福利环境整备纲要》 是地方政府最早制定的标准,除此之 外,较早制定的还有京都市的《为了建 设福利街区的建筑物环境整备纲要》 (1976 年 6 月);东京都的《针对残疾人 的都立设施整备纲要》(1976 年 6 月); 横滨市的《福利都市环境建设推进指 针》(1977 年 2 月)等等。
随着联合国将1981年命名为国际残 疾人年,并于1983年开始实施“联合国· 残疾人 10 年计划”,日本中央(主
要为 厚生省、建设省、运输省、自治省)
及 各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
条 例和法规,创设了一批针对残疾人和
老 年人的福利都市环境整备事业。
1982
年 建设省制定了《考虑残疾人使用的建
筑 设计标准》;1983年为“联合国·残疾人 10 年计划”起始年,运输省制定了《公 共交通换乘站残疾人使用设施整备导 引》;1986 年,厚生省创设“残疾人方便 居住的街区建设”事业;1990 年,
厚生 省创设“良好居住的福利街区建设”事 业;1991 年建设省创设“福利街道建设 典范事业”;1992年“联合国·残疾人十 年计划”结束年,建设省创设“人性化 的建筑物整备促进事业”;1994 年厚生 省创设“对残疾人、老年人体贴关怀的 街区建设推进事业”,制定促进残疾人、 老年人等能顺利使用的特定建筑物建设 的相关法律。
1990 年代以来,日本地方各都府县
也相继制定了各地的福利街区建设条例。
3 福利都市环境整备的基本内容
福利都市的都市环境整备以残疾 人、老年人的社会自立为目标,谋求为 其创造丰富、愉悦、优美的都市生活环 境,其整备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建筑及 设施的整备、道路设施的整备、城市公 园及设施的整备及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 的整备 4 方面。
3.1 公共建筑及设施的整备
A 、人员活动部分:主要指对公共建 筑的门廊及通道、停车场、门厅、坡道、
出入口、走廊、楼梯台阶、扶手、电梯、
自动扶梯等的规格、尺寸、形式等,按
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建设与整治。
B 、设施设备部分:主要指对公共建
筑中的轮椅用卫生间、一般用卫生间、 盥洗室、单独用浴室、公共用浴室、淋
浴室与更衣室、客房与寝室、观众席(图 1)、阳台与屋顶等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 配置与建设。
C 、附属设施部分:主要指在公共建
筑中需配置适合残疾人、老年人使用的
柜台、公共电话、自动售票机、饮水器、
插座与开关、紧急时的引导装置等设施。
3.2 道路设施的整备
A 、要确保步行者空间:对步行道与 车行道的分隔、步行道的有效宽度、人 行横道、人行天桥、步行道的高差部分、 步行道中车辆进入地带、步行道的铺装 等进行整备与处理。
B 、信息提供及指引标牌的设置:主
要指对引导标志类的整备、配置引导盲 人用的盲道标志等。
3.3 城市公园及设施的整备
A 、对公园中人员活动部分:公园出 入口、园中道路、坡道、台阶、扶手、排 水沟等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建设与整 治。
B 、配置相应的附属设施:公园长 椅、室外桌椅、饮水器等。
C 、加强信息提供及指引标牌的设 置。
D 、对建筑物与室内设备、停车场等 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建设与整治。
3.4 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
A 、人员活动部分:站前广场内的通 道、车站出入口、车站大厅、通道、台 阶、扶手、坡道(图 2)、检票口(图 3)、 电梯、自动扶梯等的规格、尺寸、形式 等,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建设与整 治。
B 、设施设备部分:主要指对公共交 通设施中的站台、售票机、柜台(售票 口、补票处、月票出售窗口等)、柜台(问 讯处)(图 4)、轮椅用卫生间、一般用卫 生间、公共电话等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 配置与建设。
C 、配置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公交巴 士站点、出租车站点、公交巴士车辆、轨 道交通车辆等设施与设备。
D 、加强信息指示(主要指视觉的指 示方式、听觉的指示方式、触觉的指示 方式)及指引标牌的设置。
2005(2-3
) 合刊 现代城市研究
4 福利都市环境整备的技术要点4.1 公共建筑及设施整备的技术要点往公交站台的步道路面要保持连续、帄坦。
提高公共建筑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便利性,使市民居住、生活方便,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活动圈。
有关公共建筑及设施整备的技术要点主要有:
(1)使用方便的出入口整备,特别是要确保解决台阶高差问题和门洞开口的宽度,方便轮椅通行(图5)。
(2)建筑内部相关移动部分的整备,尤其是电梯和自动扶梯等上下移动设备的设置以及楼梯台阶、扶手、栏杆等的设置与整治(图 6,图 7)。
(3)配置供残疾人、老年人等使用的盥洗室及卫生间。
(4)应在建筑中配置易于识别的指引标牌、引导标志等(图8)。
4.2 道路设施整备的理念和技术要点
道路设施的整备是要确保安全、舒适的步行者空间,在邻近的住区生活道路中,努力创造对步行者关怀的步行、车行共存的优美环境。
有关道路设施整备的技术要点主要有:
(1)确保步行者空间
①确保安全、舒适的步行者空间,通行通路的帄坦和有效宽度。
②人行横道要设置必要的考虑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的行动特点的红绿灯信号器。
③交叉路口人行道下坡处,需考虑步行者的安全以及路面排水等要求,通
④为防止残疾人、老年人等跌倒,要
仔细选择步行道路面铺设所使用的材料。
(2)引导标志类的整备残疾人、老年人
等使用的设施的引
导标志,文字说明要使用大号字体;设置引导盲人用的盲道标志。
4.3城市公园及设施整备的技术要点
有关城市公园及设施整备的技术要
点主要有:
(1 )每个公园要有两个以上轮椅使
用者无障碍的出入口,公园内有连续的
无障碍通行路线。
(2 )公园内要设置轮椅使用者等能
使用的卫生间和饮水场所(图 9,图10)。
(3 )指引标牌的说明等要考虑使用
大号字体,色彩对比强烈,并设置在容易
看到的位置。
4.4 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整备的理念和技术要点
有关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整备的技
术要点主要有:
(1)为确保建筑、道路、站舍以及换
乘站具有连续的使用流线,设置相关的
电梯和自动扶梯等上下移动设备(图11)。
(2 )应在站台和换乘站推进设置残
疾人能使用的自动售票机和卫生间。
(3 )应努力使站台和换乘站的指引
标牌、诱导标志等的表达简单易懂。
(4 )应在站台设置引导盲人用的盲
5 公共建筑中残疾人优先的出入口
6 公共建筑中配置残疾人操控面板的电梯
7 电梯内轮椅使用者易操控的按键面板
8 大阪国际残疾人中心走廊中扶手、标志等的处理 9 轮椅用卫生间
10 轮椅用卫生间中标注盲文的呼叫器及侧面自动感应式洗净装置
5 6 7
8 9
10
2005(2-3 ) 合
刊 现代城市研究
11 街道旁通往地下铁的轮椅用电梯间
12 地铁站通道中盲文指示标牌、扶手盲文标示及犯罪防范呼叫按键 13 地铁站盲文指示标牌 14 地下铁盲文运行路线表 15 带轮椅升降机的巴士
102
文点字标牌(图 12,图 13,图 14)和防
止盲人跌落事故的安全栅栏。
(5)应尽量使站台与车辆出入口的
间隙及高差尽可能的小,考虑使用的方
便性。
(6)应尽量做好公交巴士及轨道交
通车辆内的指引标牌,努力确保残疾人
在轮椅上能直接乘坐的乘车空间,并考
虑引入带轮椅升降机的巴士(图15)。
福利都市建设的基础是对社会弱势
群体权利的尊重,“自立的喜悦”、“共同
协作的生活圈的扩大”、“丰富的生活环境”、“和帄”、“发展”、“爱的关怀”、“自由”
等社会帄等价值观的形成,是
成熟、发展的社会的更高追求,是为了
人们共同生活在幸福之中。
福利都市建设,特别是为残疾人、老年人创造丰富、愉悦、优美的生活环境,使社会帄等的
价值观成为现实。
注释:日文中的“整備”有“建设、整治、整合、配备”的意思,本文中的“整备”一词从此意。
参考文献: [1]日比野正己.福祉のまちづくり研究[Z].東京:ドメス出版株式会社,1997.
[2]厚生省社会〃援护局.福祉のまちづくり[Z].东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95. [3]
名古屋市福祉都市环境整备委员会.福祉都
市环境整备指针[Z].名古屋:名古屋市民生局,1991.
摘要:从日本福利都市环境整备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整备的基本内容及相关理念
与技术要点四方面探讨了以残疾人、老年人
的社会自立为目标的日本福利都市环境整备,指出福利都市建设是为残疾人、老年人创造丰富、愉悦、优美的生活环境,是社会帄等的
价值观的体现。
关键词:
残疾人、老年人;自立;福利都市;环境整备
Abstract:From the social background, d evel- opmental process, basiccontents, relating phi- losophyand techniqu e points, thisarticle makes a discussion ab ou t the welfare-oriented u rba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in Japan, and indi- catesthatthe creation of awelfare-orientedcom- munity is the creation of a rich, enjoyable and beau tiful livingenvironmentforthe disabledand senior citizens, in which can also find expres- sion of the such universal values as social equality.
Key words: disabled and senior citizens; independence; welfare community; urbanenvi- ronment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