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活动单的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01教学研究有效教学活动单的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文/杜琳
摘要:学生学习活动单是有效教学的一把利剑。
好的活动单设计应坚持明确的目标定位原则;给予学情的基础原则;基于结构的精当原则及基于课时的差异原则。
教师既要注重活动单的设计,也应指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与保存,充分发挥活动单的功能,促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活动单设计;目标;学情;精当;差异
伴随着有效课改的深入开展实施,导学案、活动单的编写使用成为有效教学的一大特色。
“活动单”是指由备课组教师课前设计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方案,它集课前自主预习、新课导学、课堂达标检测、总结反思和课后巩固作业等要素为一身,课堂上各学习小组按照活动单上预设的各项学习内容,全组讨论,展开课堂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常规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好的活动单关系到学生学习、练习、巩固、创新的实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载体。
如何设计一份好的活动单,关系到教学有效性的落实。
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活动单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明确的目标定位原则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针,目标定位准确,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活动单设计中确定教学目标应注意:
研读新课标。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行动纲领,明确了学科教学的具体目标。
2011年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对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进行了充实与调整,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对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认真地学习研读新课标,明确教学内容、要求、评价方法等的细微变化,使活动单设计提纲挈领,紧扣教材,避免超越课标或遗漏要点。
对教材深挖细分。
新课改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研读教材,明确教材内容,使活动单设计不留知识空白;研究重难点,使活动单设计重点难点突破成为亮点;研究章节之间、单元之间、前后学段之间的联系,使活动单设计具连续性和系统性,避免重复。
研读课时目标。
“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旨在引领思想品德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要求教学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
因此,教师在学习活动单设计中应注意区分教师施教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学习目标”。
如:“青春的萌动”(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青春期异性学生之间关系的变化,体会异性学生交往的积极作用。
能力目标:能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是正常的。
知识目标:了解异性交往的作用。
而学生的“学习目标”是:
1.识记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很正常的。
2.理解异性同学交往的积极作用。
由此看,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教师在设计活动单时,要注意区分,不能简单照抄照搬。
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课时目标定位应从学生视角出发,具体明确、通俗易懂、言简意赅,通过使用学生语言描述每课时在“识记、运用、理解”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便于学生理解、操作、检测。
二、基于学情的基础原则
活动单是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载体,包含“学习目标、自主预习、课堂达标、课后巩固、反思回顾”等环节,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引导、调控、测评、反馈全程性的文本记录。
活动单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因此,基于学情基础是活动单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活动单的设计应充分分析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活动单设计前,教师要认真分析校情、班情、学情。
对学校的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全面解读熟知明晰;对任课班级学生的优势、特长、缺陷了然于心;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差异、分析概括、逻辑推理、模仿演绎、语言表达能力有具体的研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学习方法有长期的关注与指导。
这样的设计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学生观,才能在指导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陶冶情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坚持学情基础原则,在活动单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五度:有宽度——
—设计内容要全面兼顾,面向全体;有梯度——
—设计内容呈现层级推进,难易适中,重难点突出;有深度——
—设计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层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跨度——
—设计能联系单元、章节、年级学段相关内容;有温度——
—设计充分关注学生学情,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充分培养学生时政意识。
在巩固双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全体学生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拓展拔高方面各有收获。
三、基于结构的精当原则
就整体结构而言,一份完整的活动单应包括:自主预习、课堂达标、课后巩固、反思回顾、知识体系等环节,不能把活动单设计成简单的练习单。
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环节的全面与课时目标完整性的结合;基础巩固与提升拓展的比例协调;练习难易比列恰当。
具体讲,自主预习环节应以学生自学能完成的内容为主,可以通过填空、问答题等形式展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探究环节应符合“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认识规律,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相互合作讨论完成。
探究的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应注意探究在学生的知识空白处、知识观点的混淆处;探究在学生思维的活跃处,能力短板及开发处;探究在创新观点的萌发处;探究价值观的扭曲、情感认识的误区。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达到在开发智力的同时拓展眼界、提高能
113--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研究2013-01
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
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中产生的。
”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而物理实验就是通过具体形象的实验过程,将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因此,实验在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
基于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重要性,我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实验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而高中生又正好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特强的年龄。
因此,这些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唤起他们学习物理的欲望和热情。
例如,在学习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之《摩擦力》时,我就先做“筷子提米”的实验,学生一见,惊讶立刻写在脸上,都感到不可思议,急于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样就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了。
在讲《大气压》一节时,我先将较细的空试管插入粗试管的12深处。
然后把试管倒过来,学生看到细试管不仅掉不下来,还在粗试管中慢慢上升,非常感兴趣,总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样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学习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把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从而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生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实验过程中,决不允许有丝毫的掺假,不允许与事实和要求不符的地方,要在尊重事实,正确反映事实的基础上得出观察结论。
一旦发现与事实不符的地方,应毫不犹豫地改正。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再者,实验往往需要反复进行才能成功,在这反复试验的过程中,学生要有顽强的毅力,不怕
力的目的。
课堂达标环节力戒题海战术,应注意“一点多练”,针对难点、重点,通过不同题型反复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思维品质。
如,在讲授“学会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一课时,围绕“不同情绪对人的影响不同”一知识点,我们设计了:
概括观点题:“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反映了什么观点?
启示类题:“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谈一谈这句话对你的启示;
辨析题:有人说“情绪是把双刃剑”,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通过这种“一点多练”模式,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提升了学生解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强调教师要学会反思,同样有效教学更注重教会学生反思。
通过指导学生反思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收获、启示,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经验、规律、方法,记录自己创造性的思想火花,记录自己解析的收获感悟,同时也可将学习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记载下来向教师求教。
教师则可以通过这一环节,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补救。
四、凸显课时的差异性原则
众所周知,教学任务不同授课类型不同。
根据教学任务,不同课型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
据此,每一课型活动单的设计环节、重点理应有所区别:新授课重在呈现新知学习的全过程;复习课重在对知识的梳理、知识体系的架构,重难点的巩固练习;讲评课重在对个性问题、普遍性问题的点拨,解题思路的训练,不同题型解析方法的归纳。
通过题型变式的讲评训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概括观点、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任务编写活动单,既能避免千篇一律的呆板模式,又能突出有效教学的效率,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
活动单是有效学习的利器,它能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训练课堂化,过程体验化,情感生活化。
对于活动单,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按要求操作完成学习任务,更要教会学生合理使用,学会保存。
活动单设计原则是一课时一单,一单元、一学期的活动单不但是学习过程的记录,也是思维发展的轨迹,能力提高的验证。
它是学生个体化学习、体验、实践的产物;是已经内化的“课本”“练习册”;也是“纠错本”“方法本”。
因此,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使用活动单,更要指导学生学会保存,整理,按照课、单元、全册顺序装订,用文件夹保管归档,便于随时查询,避免应保管不当出现丢失现象,从而为后期乃至新一学年的学习,奠定扎实的资料和能力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实验教学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物理实验;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高
中
物
理
实验教学探究文
\
陈
利
天
11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