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创新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德育创新之我见
学校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德育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老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一项主要工作常抓不懈。

下面笔者谈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创新实践的点滴体会。

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平等,少民主,已成为创新型人才的藩篱。

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潮流的今天,身为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更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当今的大学生是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主动性、独立性,他们才是自己创造活动的主宰者。

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不是主动与被动、上级和下级、指挥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我和你”、“你和我”的主体交换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形成,真正实现学生是教育主体地位的要求。

辅导员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作学生的朋友,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求,经常到学生教室、宿舍走近学生,和他们谈心,和睦相处,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了解其他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在学生和其他老师之间牵线搭桥,为师生和睦相处多做工作,从而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所以,反思和批判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重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关系到能否切切实实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无论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要给他树立一个信念,那就是“我能行”。

在笔者心目中,“坏学生”和“差学生”的概念早已消亡了,只有“过错学生”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

对于过错学生,通常是采用批评、惩罚等办法来解决。

笔者认为这样做非常不妥,特别是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更是万万不能的。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

学生犯错误更是不可避免的。

塞缪尔·斯迈尔德说:“与其说人们的错误使其堕落,不如说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导致他们堕落”。

因此,对于过错学生,我们唯一的做法就是,如何让他们在痛苦中总结经验,在教训中学智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爱迪生母亲的宽容使这个世界多了一位发明家,同样,老师的宽容也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份真爱和抚慰。

所以,我们可以主动找过错学生谈心,谈心时,我们可用亲切、平和的语言,帮他们找回曾经拥有的优点,鼓励他对前途充满信心,使之“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此基础上,再和学生认真分析过错原因,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告诉他,人人都会犯错误,只要接受教训,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进步,从而作到对症下药。

及时帮助他真正改正错误。

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要为其创造顺境,给他们点燃希望之灯。

我们可从正面入手,鼓励他们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

如对他们说:“一帆风顺,梦想成真的事,不仅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在学习上也是一样,学习成绩不理想只是我们在学习方面所受到的小小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挫折会给我们带来心灵的煎熬与痛苦,另一方面,挫折又是可以被利用和转化的,处理好了,它可以让我们走向新天地,进入新境界和新起点。

在身处逆境、历经坎坷而又信念弥坚方面,邓小平同志堪称我们青少年的楷模;他一生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奇迹般地复出,而且,每次复出后肩负的担子更重,做出的贡献更大,除了他有雄才大略外,更重要的是他那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其成为了“打不倒的一代伟人”,和他相比,我们在学习上这点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通过谈心给学生启迪和信心。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好创造性活动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创新性的外部环境也对当今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见多识广,每天接收的信息量很多。

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事物各有自己的见解。

他们对传统的说教感到厌烦,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他们对学校的思想教育普遍存有求新、求实、求知、求乐的心理要求。

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作为德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老师,就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好创造性教育活动。

例如:我校辅导员老师每人平均带6个班,带学生200—300人,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短的时间内认清自己所带学生都不容易,要做到真正了解每个学生更成了一大难题。

如果,作为辅导员老师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学生,那么,我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成了一句空话。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开展“今日班长来当”活动。

具体做法是:以班为单位,以学生学号为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上的一日班长。

这样,不仅可以让辅导员老师轻轻松松地认识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学到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理解中增进交往,而且还有效地锻炼了每个学生的“办事能力”。

总之,德育工作中创新教育大有可为,然而,它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从而真正实现创新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目的,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