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程序
1 目的:
1、从格式、内容、发放及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企业作业指导书编写使用等工作,进而完善和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2、使作业指导书更贴近现场实际情况,切实起到指导工程施工的作用,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工作质量和项目工程的工程质量,进而确保企业质量方针的执行和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2 范围:
检测车间内所有检测仪器、检测项目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3职责:
3.1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是由经理和各科室完成,首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本项目或部室的实际情况对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工序或工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安排专业人员根据科室业务范围及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和标准,及相应的各种规范、规程进行编写;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工作,审核完毕后报质量负责人批准执行,并及时下放到作业人员手中。
4编制原则:
4.1符合性原则
检验作业指导书应符合:
4.1.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质检总局内部规范性文件要
求;
4.1.2进口国有关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有关国际标准、我国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和检验检测规程的要求;
4.1.3合同、委托的作用和要求。
4.2可操作性原则
4.2.1作业指导书应起到指导和规范检验检测实际操作的作用。
4.2.2作业指导书列明的操作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详细具体。
4.3逻辑性原则
4.3.1作业指导书应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避免产生歧义。
4.3.2对具体的检验监管流程步骤,应结合实际进行最优化设置,做到高效、合理、快捷,避免因检验监管流程设计不合理影响效率。
5 基本要求:
5.1 封面
在封面上应有作业指导书的名字,文件编号,受控标识及受控状态,编写、核对、审核、批准
人员签字,发放日期,项目(部室)和单位名称。
5.2 编写依据
主要依据是部门业务特点、项目技术要求和标准,技术性文件,各种规范、规程、标准,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
5.3 作业对象和适用范围
作业对象就是针对具体的工序或工种;适用范围规定该作业指导书的适用于具体的作业人员。
5.4 人员、机械、材料的配备
作业指导书应明确作业活动中相关技术人员、检验检测人员、测量人员和劳务施工人员的数量及基本要求;应明确机械的设备型号、数量;应明确材料的规格、质量要求及数量。
5.5 作业程序(顺序)
5.6 作业方法(应作为重点详尽叙述和描写)。
5.7 作业控制要求和措施
5.8 质量检验标准和质量记录要求
5.9 安全注意事项
5.10其他事宜
6相关文件
6.1 JXAJ-C-00-2018 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