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仲元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文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仲元中学高一(下)期末化
学试卷(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分)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
B.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时,用铝粉替代铝片
C.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
D.用KClO3固体分解制取O2时,固体中添加少量MnO2
2.(2分)已知4NH3+5O2═4NO+6H2O,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V(NH3)═V(O2)B.V(NH3)═V(H2O)C.V(O2)═V(H2O)D.V (O2)═V(NO )
3.(2分)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 B.C3H8 C.C4H10D.C5H12
4.(2分)将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褪色B.有沉淀物生成C.生成物属于烃D.产物含有双键5.(2分)黄酒在存放过程中,有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导致黄酒变酸.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A.取代反应B.氧化反应C.加成反应D.酯化反应
6.(2分)一定条件下,乙烷发生分解反应:C2H6⇌C2H4+H2.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说明()
A.反应完全停止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物消耗完全 D.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7.(2分)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
8.(2分)糖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均有甜味B.淀粉和纤维素均不是糖类
C.糖类均不可水解 D.糖类都含有C、H和O元素
9.(2分)不属于乙醇化学性质的是()
A.可与金属钠反应 B.能发生加成反应
C.可被氧化成乙醛 D.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10.(2分)以下有机物分子中有两种官能团的是()
A.乙酸B.乙醇C.乙烯D.氯乙烯
11.(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原子:Cl B.苯的结构简式:C6H6
C.镁离子:Mg2﹣D.Ne原子结构示意图:
12.(2分)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A.钠B.无水硫酸铜C.浓硫酸D.CuSO4•5H2O
13.(2分)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葡萄糖B.淀粉C.油脂D.蛋白质
14.(2分)食用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结构简式为:C2H4O2B.分子式为:CH3COOH
C.可与金属Na反应生成H2D.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15.(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碘酒区分淀粉溶液与蛋白质溶液
B.用AgNO3溶液区分NaCl与KCl溶液
C.用澄清石灰水区分CO与CO2气体
D.用石蕊试液区分稀H2SO4与NaOH溶液
16.(2分)如图为某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电极是负极B.锌电极是正极
C.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1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式:C2H4O B.甲烷的分子式:CH4
C.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H2OH D.乙烷的结构简式:C2H6
18.(2分)反应+HO﹣NO2﹣NO2+H2O的反应类型是()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
19.(2分)设v(正)和v(逆)分别表示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
A.v(逆)>v(正)B.v(逆)<v(正)
C.v(逆)=v(正),正逆反应仍进行D.V(逆)=V(正),正逆反应停止20.(2分)既可以使溴水褪色,又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有()A.CO B.CO2C.C2H4 D.C2H6
2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时,使四份质量分数不同的H2O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2H2O2═O2↑+2H2O,其中氧气生成速率最大的是()
A.5%的H2O2溶液B.10%的H2O2溶液
C.20%的H2O2溶液 D.30%的H2O2溶液
22.(2分)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够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苯和水B.乙醇和乙酸
C.乙酸和乙酸乙酯 D.汽油和柴油
23.(2分)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A.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
24.(2分)下列组合构成原电池装置,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
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B.A是铜,B是锌,C为稀H2SO4
C.A是铁,B是银,C为AgNO3溶液D.A是Ag,B是铁,C为AgNO3溶液25.(2分)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26.(2分)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醇的有()
A.CH3CH3B.CH2=CHCl C.CH3CH2OH D.CH3COOCH2CH3
27.(2分)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③邻二氯苯只有一种;
④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8.(2分)某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此金属可能是()
A.Mg B.Fe C.Al D.Cu
29.(2分)乙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B.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
D.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0.(2分)下列图中,表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是()
A.B.
C.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且正确得2分,未选、错选不得分.31.(4分)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l:3:2
32.(4分)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υ(正)和逆反应速率υ(逆)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时刻,υ(正)<υ(逆)B.t2时刻,υ(正)>υ(逆)
C.t3时刻,υ(正)=υ(逆)D.t4时刻,υ(正)=υ(逆)
33.(4分)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C2H6B.CO C.NaHCO3D.C2H5OH
34.(4分)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烯B.甲烷C.苯D.乙酸
35.(4分)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橡胶、塑料和医药等方面.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H6B.属于不饱和烃
C.能在空气中燃烧 D.无色无毒的液体
36.(4分)海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可提取食盐
B.海水蒸馏可得淡水
C.直接电解海水可得镁
D.从海水中得到淡水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37.(4分)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B.蔗糖和麦芽糖C.丁烷和异丁烷D.果糖和葡萄糖38.(4分)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三大合成材料是()A.陶瓷B.塑料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
39.(4分)下列做法体现了环境保护理念的有()
A.大力推广使用含甲醛涂料
B.研究开发可降解塑料
C.燃烧废旧电线提取铜线
D.将实验室废液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40.(4分)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铝热反应B.酸碱的中和反应
C.冰雪融化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仲元中学高一(下)
期末化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分)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
B.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时,用铝粉替代铝片
C.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
D.用KClO3固体分解制取O2时,固体中添加少量MnO2
【分析】增大浓度、增大接触面积、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加蒸馏水,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选;
B.铝粉替代铝片,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选;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
D.添加少量MnO2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2分)已知4NH3+5O2═4NO+6H2O,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V(NH3)═V(O2)B.V(NH3)═V(H2O)C.V(O2)═V(H2O)D.V (O2)═V(NO )
【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判断.
【解答】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对于反应:4NH3+5O2═4NO+6H2O,
A.vNH3:vO2=4:5,vNH3=vO2,故A错误;
B.vNH3:vH2O=4:6,vNH3=vH2O,故B正确;
C.vO2:vH2O=5:6,vO2=vH2O,故,故C错误;
D.vO2:vNO=5:4,vNO=vO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关系,比较基础,注意根据速率公式定义式理解.
3.(2分)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 B.C3H8 C.C4H10D.C5H12
【分析】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的分子式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的分子式一定是纯净物,以此分析。

【解答】解:A.C可以表示同素异形体的化学式,如石墨、金刚石等,不只表示一种纯净物,故A错误;
B.C3H8是丙烷的分子式,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因此一定是纯净物,故B正确;C.C4H10是丁烷分子式,存在正丁烷、异丁烷同分异构体,不只表示一种纯净物,故C错误;
D.C5H12是戊烷分子式,存在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同分异构体,不只表示一种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现象,题目难度不大,明确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的分子式一定是纯净物即可解答。

4.(2分)将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褪色B.有沉淀物生成C.生成物属于烃D.产物含有双键
【分析】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卤代烃不溶于水,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则溶液
褪色,1,2﹣二溴乙烷,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溶液下层,为烃的衍生物,只有A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乙烯以及卤代烃的性质,难度不大.
5.(2分)黄酒在存放过程中,有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导致黄酒变酸.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A.取代反应B.氧化反应C.加成反应D.酯化反应
【分析】黄酒在存放过程中,有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被氧化成羧基,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黄酒在存放过程中,有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导致黄酒变酸,说明乙醇分子中的﹣OH被氧化成了﹣COOH,发生了氧化反应,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醇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有机反应类型及判断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试题存在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6.(2分)一定条件下,乙烷发生分解反应:C2H6⇌C2H4+H2.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说明()
A.反应完全停止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物消耗完全 D.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分析】一定条件下,乙烷发生分解反应:C2H6⇌C2H4+H2.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
【解答】解:一定条件下,乙烷发生分解反应:C2H6⇌C2H4+H2.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未停止,故A错误;B.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C错误;
D.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注意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是动态平衡,题目难度不大.
7.(2分)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
【分析】先根据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CuO,质量增加,然后考虑表面的氧化铜与选项中的物质是否反应,确定铜片质量如何变化.
【解答】解:A、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硝酸中,发生反应:CuO+2HNO3═Cu(NO3)2+H2O,Cu2+进入溶液,铜片的质量会减小,故A错误;
B、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H3CH2OH+CuO﹣→CH3CHO+H2O+
Cu,又恢复为铜,铜片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石灰水中,氧化铜不与石灰水反应,铜片质量增加,故C正确;
D、与A同理,铜片的质量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在乙醇的催化氧化中,铜的作用是催化剂,质量不变.
8.(2分)糖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均有甜味B.淀粉和纤维素均不是糖类
C.糖类均不可水解 D.糖类都含有C、H和O元素
【分析】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
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
C.二糖和多糖能水解;
D.糖类含有C、H、O三种元素.
【解答】解: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多糖,故A错误;
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属于糖类,故B错误;
C.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能水解,故C错误;
D.糖类含有C、H、O三种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组成、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等为解答的关键,注重糖类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2分)不属于乙醇化学性质的是()
A.可与金属钠反应 B.能发生加成反应
C.可被氧化成乙醛 D.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分析】乙醇官能团为羟基,可与钠反应产生氢气,可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具有还原性,可燃烧或催化氧化,据此性质回答.
【解答】解:A.乙醇官能团为羟基,羟基上氢活泼,可被钠置换,故A正确;B.乙醇分子中无不饱和键,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醇可被催化氧化为醛,故C正确;
D.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反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醇的性质,明确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羟基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10.(2分)以下有机物分子中有两种官能团的是()
A.乙酸B.乙醇C.乙烯D.氯乙烯
【分析】根据有机物的名称可以确定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乙酸含有羧基,只有一种官能团,故A不选;
B.乙醇含有羟基,只有一种官能团,故B不选;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只有一种官能团,故C不选;
D.氯乙烯含有氯原子、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名称与官能团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有机物官能团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1.(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原子:Cl B.苯的结构简式:C6H6
C.镁离子:Mg2﹣D.Ne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氯原子不带电荷,直接用原子符号表示;
B.C6H6为分子式,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有机物结构特点;
C.镁离子为阳离子,应该带有2个正电荷;
D.Ne原子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
【解答】解:A.氯原子为中性原子,可以表示为Cl,故A正确;
B.苯的结构式为,将碳氢键省略即为结构简式,苯的结构简式为,故B错误;
C.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正确的表示方法为Mg2+,故C错误;
D.Ne的原子序数为10,最外层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其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离子符号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即可解答,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12.(2分)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A.钠B.无水硫酸铜C.浓硫酸D.CuSO4•5H2O
【分析】水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则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酒精中加入CuSO4•5H2O、浓硫酸都没有明显的不同现象,不能鉴别,而钠与乙醇、水都反应生成氢气,也不能鉴别,如含有水,水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可鉴别。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3.(2分)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葡萄糖B.淀粉C.油脂D.蛋白质
【分析】常见的有机物分子中,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有: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等,而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解答】解: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
而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有机反应概念、类型及判断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14.(2分)食用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简式为:C2H4O2B.分子式为:CH3COOH
C.可与金属Na反应生成H2D.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
【分析】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溶于水的液体,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为一元弱酸,含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具有酸性,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C2H4O2是乙酸的分子式,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和醋酸钠,分子中存在C﹣C、C﹣H、C=O
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比较简单,熟悉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积累.
15.(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碘酒区分淀粉溶液与蛋白质溶液
B.用AgNO3溶液区分NaCl与KCl溶液
C.用澄清石灰水区分CO与CO2气体
D.用石蕊试液区分稀H2SO4与NaOH溶液
【分析】A.淀粉遇碘变蓝,而蛋白质不能;
B.均反应生成AgCl沉淀;
C.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而CO不能;
D.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解答】解:A.淀粉遇碘变蓝,而蛋白质不能,则用碘酒能区分淀粉溶液与蛋白质溶液,故A正确;
B.均反应生成AgCl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而CO不能,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正确;
D.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则能用石蕊试液区分稀H2SO4与NaOH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的差异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鉴别的考查,注意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题目难度不大.
16.(2分)如图为某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电极是负极B.锌电极是正极
C.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分析】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A.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作负极,故A错误;
B、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不活泼的金属Cu作正极,故B错误;
C、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是解本题关键,本题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式:C2H4O B.甲烷的分子式:CH4
C.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H2OH D.乙烷的结构简式:C2H6
【分析】用元素符号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子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学式叫分子式;
将有机物分子结构式中的C﹣C键和C﹣H键省略不写所得的一种简式叫结构简式.
A.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
B.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C.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D.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
【解答】解:用元素符号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子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
量的化学式叫分子式;
将有机物分子结构式中的C﹣C键和C﹣H键省略不写所得的一种简式叫结构简式。

A.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故A错误;
B.甲烷的分子式为:CH4,故B正确;
C.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C错误;
D.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写法,要注意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区别,有些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相同,如甲烷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相同,有些不同,如乙烷.
18.(2分)反应+HO﹣NO2﹣NO2+H2O的反应类型是()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加热、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取代反应的判断,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19.(2分)设v(正)和v(逆)分别表示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
A.v(逆)>v(正)B.v(逆)<v(正)
C.v(逆)=v(正),正逆反应仍进行D.V(逆)=V(正),正逆反应停止【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平衡为动态平衡,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v(逆)>v(正)时,平衡逆向移动,故A不选;
B.v(逆)<v(正)时,平衡正向移动,故B不选;
C.v(逆)=v(正)时为平衡状态,且正逆反应仍进行,故C选;
D.v(逆)=v(正)时为平衡状态,且正逆反应仍进行,反应不会停止,故D 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为高频考点,把握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平衡特征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题目难度不大.
20.(2分)既可以使溴水褪色,又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有()A.CO B.CO2C.C2H4 D.C2H6
【分析】选项中物质均为气体,既可以使溴水褪色,又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物质中含碳碳双键或三键,或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均为气体,只有C2H4中含碳碳双键,既可以使溴水褪色,又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B、D中物质与溴水、高锰酸钾均不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时,使四份质量分数不同的H2O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2H2O2═O2↑+2H2O,其中氧气生成速率最大的是()
A.5%的H2O2溶液B.10%的H2O2溶液
C.20%的H2O2溶液 D.30%的H2O2溶液
【分析】对应气体或溶液中的反应,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解答】解:在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中反应物的浓度越大,活化分子的数目越大,有效碰撞越多,反应速率越大,只有选项中D的浓度最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2.(2分)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够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苯和水B.乙醇和乙酸
C.乙酸和乙酸乙酯 D.汽油和柴油
【分析】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
【解答】解:A.苯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A正确;
B.乙醇和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B错误;
C.乙酸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C错误;
D.汽油和柴油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难度不大,注意分液漏斗能分离的物质必须是互不相溶的液体.
23.(2分)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A.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
【分析】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根据电池反应来确定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变化.
【解答】解: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的电池反应为:Zn+2H+=H2↑+Zn2+,消耗氢离子,所以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注意把握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
24.(2分)下列组合构成原电池装置,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B.A是铜,B是锌,C为稀H2SO4
C.A是铁,B是银,C为AgNO3溶液D.A是Ag,B是铁,C为AgNO3溶液【分析】原电池中负极的活泼性大于正极的活泼性,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质量减少,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上析出物质,若析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