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合肥市:位于东经117°10′~117°22′,北纬31°48′~31°58′,地处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岭横贯东西,形成较低缓的鱼背状地带。

总趋势是西南、东南和北面高,中南部低。

境内地形较平缓。

芜湖市:位于东经118°22′,北纬30°20′在长江与青戈江的交汇口。

主要市区沿长江南岸呈一带状,区内圩区~丘陵~山区呈梯形上升。

蚌埠市: 位于东经117°22′,北纬37°57′,其北部是广阔的淮北平原, 地势坦荡;南部连接淮南丘陵,地势稍有起伏,市区地形河流众多。

淮南市: 位于东经116°21′~117°11′,北纬32°32′~32° 56′,地处安徽省中部偏北,跨淮河两岸。

地形多样,地势南高北低。

土壤类型亦复杂多样,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基质是古河流沉积物,主要为砂礓黑土和黄土。

淮河沿岸的湾地为潮土类土壤。

湾地与丘陵之间的岗地,基质为下蜀系黄土,土壤主要为黄棕壤。

此外,凤台县留有部分白碱土。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经118 °24′9″~118° 39′37″,北纬31°38′7″~31°47′2″,呈丘陵地形,西临的长江近似于南北流向,从采石矶至马鞍山(山名)北沿江为一狭长的带状山脉,走向与长江流向一致,市区的东部、东北部、东南部多山区,呈东高西低形。

淮北市: 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东经116°23′~116°59′,北纬33°17′~34°02′。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

铜陵市:位于东经117°48′38″,北纬30°56′42″,地处安徽省长江南岸。

铜陵为丘陵地带,境内岗峦起伏,东南山脉绵延,西北面为沿江洼地。

安庆市: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倚山傍水,地势较平坦。

黄山市: 位于东经117°48′~118°21′,北纬30°00′~30°3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向西北倾斜。

境内地势高峻,山岭纵横,岗峦起伏,溪水环绕。

阜阳地区: 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东经114°52′~116°49′,北纬32°25′~34°04′。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最高处(亳县)海拔43.2米,最低处(颍上)海拔17.5米。

区内地势平坦。

宿县地区: 位于安徽省的最北部,东经116°09′~118°10′, 北纬33°18′~34°39′。

滁县地区: 位于皖东江淮之间,是江淮丘陵的组成部分。

境内的低山是淮阳山脉的延伸。

自西南向东北构成江淮分水岭。

六安地区: 位于安徽西部,在北纬31°01′~32°40 ′,东经115°20′~117°14′。

地貌类型多多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南部为大别山北坡山地,北部是沿淮平原,中部为江淮丘陵岗地。

宣城地区: 位于本省东南部,地跨北纬30°17′~31°19′,东经117°58′~119°40′,处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形成南高北低逐渐倾斜的概貌,境内有三大山脉,以绵亘于泾县、国和宣郎广南部的黄山
山脉为主,东有天目山余脉延伸到泾县西北和宣城西部。

过境有两大支水系,一是水阳江支水系,一是青戈江支水系。

构成境内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体的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

巢湖地区: 位于皖中,地处江淮之间,山圩兼有,丘陵起伏,地势总的是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处595米,最低处为5.8米。

徽州地区: 位于本省南部偏东,处在东经117°11′~118°54′,北纬29°23′~30°31′。

地形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北区,南高北低;西北区属长江水系;新安江谷地,四周高山环绕,中央地势低平,是一个小盆地;西部丘陵区,北高南低,小山区密布。

安庆地区: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长江斜贯全区, 地形从两侧高山逐渐向长江倾斜,呈“V”型,从山区到低山丘陵区再到圩区和湖泊水面,形成了梯形下降的四类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