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
复习资料
一、生字组词
二、古诗文及译文
三、必背课文内容
四、习作范文
一、生字组词
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
蒜(suàn)(蒜头)(蒜苗)醋(cù) (醋瓶) (吃醋) 饺(jiǎo)(饺子)(水饺)
摊(tān)(地摊)(摊牌)拌(bàn)(搅拌)(拌面)眨(zhǎ)(眨眼)(眨一眨)
宵(xiāo) (元宵) (通宵) 燃(rán)(点燃)(燃放) 贩(fàn)(商贩)(菜贩)
彼(bǐ)(彼此)(彼岸)贺(hè)(祝贺)(贺喜)轿(jiào)(轿车)(花轿)
骆(luò)(骆驼)(tuó)(骆驼)( 驼峰) 恰(qià)(恰当)(恰好)
2 腊八粥
腊(là)(腊月)(腊肉)粥(zhōu)(喝粥)(小米粥) 腻(nì)(油腻)(细腻)
咽(yān)(咽炎)(咽喉) 咽(yàn)(咽下)(下咽)匙(chí)(汤匙)(钥匙)
搅(jiǎo)(搅拌) (搅和) 稠(chóu)(粘黏稠)(稠密)肿(zhǒng)(肿大)(肿胀)熬(áo)(煎熬) (熬夜) 褐(hè) (褐色)缸(ɡānɡ)(水缸)(米缸)
脏(zānɡ) (脏水) (脏手)
3 古诗三首
侯(hóu)(侯爷)(王侯将相)章(zhānɡ)(文章)(章法) 泣(qì)(哭泣)(抽泣)盈(yínɡ) (充盈)(笑盈盈)脉(mài) (脉搏) (叶脉) 栖(qī) (栖息) (两栖)
鸦(yā) (乌鸦)(寒鸦)
第二单元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惧(jù)(畏惧) (惧怕)凄(qī)(凄惨)(凄凉) 寞(mò)(寂寞)(落寞)
宴(yàn)(寂寞)(落寞)霉(méi)(发霉)(倒霉)籍(jí)(书籍)(户籍)
聊(liáo)(聊天)(无聊)乏(fá)(缺乏)(乏力) 栅(zhà)(栅栏)
控(kònɡ) (控制)(操控) 贷(dài) (信贷)(贷款)剔(tī)(剔除)(剔骨)
8 匆匆
藏(cánɡ)(藏书)(躲藏)挪(nuó)(挪移)(挪动)徘(pái)(徘徊)
徊(huái)(徘徊)蒸(zhēnɡ)(蒸汽) (蒸饺)裸(luǒ)(裸露)(赤裸)
9 那个星期天
媚(mèi)(妩媚)(献媚)砖(zhuān)(砖头)(砖瓦)蚁(yǐ)(蚂蚁)(蚁群)
叨(dāo)(唠叨)(叨咕)绊(bàn)(绊脚)(牵绊)绞(jiǎo)(绞痛)(绞刑)耽(dān)(耽误)(耽搁)揉(róu)(揉搓)(揉一揉) 绽(zhàn) (绽放)(绽开) 搓(cuō)(搓洗)(搓手)惶(huánɡ)(彷徨)(惶惑)吻(wěn) (亲吻)(口吻)
偎(wēi)(偎依)(依偎)
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络(luò) (脉络)(网络)锤(chuí)(捶打)(锤炼) 凿(záo)(确凿)(凿子)
焚(fén) (焚烧)(焚毁)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稚(zhì)(幼稚)(稚嫩)避(bì) (逃避) (避开) 峻(jùn)(严峻)(峻峭)啪(pā)(啪啪)(啪啪响)瞪(dèng)(瞪眼)(瞪视)僻(pì) (僻静) (冷僻)
瞅(chǒu) (瞅瞅) (瞅一瞅)靴(xuē) (靴子) (冬靴)魔(mó) (魔力) (魔鬼)
刑(xínɡ) (刑法) (判刑)哼(hēnɡ) (哼唱) (哼歌) 绑(bǎng)(绑上)(捆绑)啃(kěn)(啃骨头)(啃玉米)袍(páo)(旗袍)(袍子)执(zhí) (执行) (执着)
12 为人民服务
彻(chè)(彻底)(透彻) 迁(qiān)(迁走)(迁徙)泰(tài)(泰山)(泰安)
迫(pò)(迫切)(急迫)批(pī)(批发)(一批)标(biāo)(目标)(标准)
牺(xī)(牺牲) 炊(chuī)(炊烟)(炊具) 葬(zàng)(埋葬)(葬送)
14 文言文两则
援(yuán)(支援 )(援助)俱(jù)(俱备) (俱全)弗(fú)(弗若) (莫弗)
辨(biàn) (辨别) (分辨)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域(yù)(疆域)(区域)惯(guàn)(习惯)(惯常)圃(pǔ)(菜圃)(花圃)
盐(yán)(盐巴)(盐田)溅(jiàn)(溅落)(飞溅)蕊(ruǐ)(花蕊)(雌蕊)魏(wèi)(魏国)(魏军)搜(sōu)(搜集)(搜寻)蚯(qiū)(蚯蚓)
蚓(yǐn)(蚯蚓)版(bǎn)(出版)(版图)阶(jiē)(台阶)(阶级)
16 表里的生物
脆(cuì)(干脆)(脆亮)拦(lán)(拦住)(拦截)玻(bō)(玻璃)(玻璃钢)璃(lí)(玻璃)(琉璃)恶(è)(凶恶)(险恶)怖(bù)(恐怖)(可怖)蟋(xī )(蟋蟀)蟀(shuài)(蟋蟀)
二、古诗文及译文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2.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3.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4.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5.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6.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1.《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tiáo):遥远。

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3.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4.擢(zhuó):伸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5.札(zhá)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6.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7.零:落。

8.几许: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9.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0.脉脉(mò mò):含情凝视的样子。

[1]
11.素:白。

12.涕:眼泪。

13.章:指布匹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4 .间:隔。

译文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1.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杜郎中,名杜元颖。

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3.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4.鸦:鸦雀。

5.冷露:秋天的露水。

6.尽:都。

7.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8.落:在,到。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长歌行
作者: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2.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3.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4.阳春:温暖的春天。

5.布:布施,给予。

6.德泽:恩惠。

7.秋节:秋季。

8.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9.华:同“花”。

10.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11.徒:白白的
12.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大漠:广大的沙漠。

2.燕山:在河北省。

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3.钩:古代兵器。

4.何当:何时。

5.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6.踏:走,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7.清秋:清朗的秋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3.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4.锤:锤打。

5.凿:开凿。

7.若:好像、好似。

8.等闲:平常,轻松。

9.浑:全。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3.立根:扎根,生根。

4.原:本来,原本,原来。

5.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6.磨:折磨,挫折,磨炼。

7.击:打击。

8.坚劲:坚强有力。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1.弈:下棋。

(围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通:全。

5.之:的。

6.善:善于,擅长。

7.使:让。

8.诲:教导。

9.其:其中。

10.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11.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12.以为:认为,觉得。

13.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14.援:引,拉。

15.将至:将要到来。

16.思:想。

17.弓缴:弓箭。

18.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9.之:代词,这里指鸿鹄。

20.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21.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22.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23.曰:说。

24.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25.矣:了。

26.弗:不如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

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列御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注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采薇(节选)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2.往:当初从军。

3.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4.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5.雨:音同玉,为“下” 的意思。

6.雨(yù)雪:下雪。

雨,这里作动词。

7.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8.迟迟:迟缓的样子。

9.载:又。

10.莫:没有人
译文
回想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

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路途曲折漫长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我心里不觉伤悲起来,没有人会懂得我的痛苦的!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2.使:到某地;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5.浥:(yì):湿润。

6.客舍:旅店。

7.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8.君:指元二。

9.更:再。

10.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11.故人:老朋友。

12.更尽:先饮完。

译文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1.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2.乃:就。

3.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4.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俱:全,都。

8.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9.独:独自,只有。

10.晓:清晨。

11.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12.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13.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也代成都。

译文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
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

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1.呈:恭敬地送给。

2.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

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3.天街:京城街道。

4.润如酥:细腻如酥。

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5.最是:正是。

6.处:时。

7.绝胜:远远胜过。

8.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译文
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江上渔者江上渔者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泊船:停船。

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

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

“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

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

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

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2.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3.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4.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5.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
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6.欲:想,想要。

7.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8.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9.盈盈:美好的样子。

10.才始:方才。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

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1.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2.浸:泡在水中。

3.萧萧:形容雨声。

4.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

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5.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6.白发:老年。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唤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

取,语助词。

6.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

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

益鸟。

7.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

啭,鸟鸣。

8.解:懂得,理解。

9.因风:顺着风势。

10.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

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

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三、必背课文内容
课文 3 古诗三首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课文 10 古诗三首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文 8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课文 12 为人民服务
(第2—3 自然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
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课文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