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 2015届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5)
一、 2015届毕业生生源规模与结构 (5)
(一)性别结构分布情况 (5)
(二)专业分布情况 (5)
(三)困难生比例分布情况 (7)
(四)民族结构分布情况 (7)
(五)生源地分布情况 (8)
二、 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就业流向分析 (9)
(一)各系及各专业的初次就业率的相关分析 (10)
(二)不同群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相关分析 (14)
三、 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情况分析 (15)
(一)就业单位性质 (16)
(二)就业单位地区分布 (16)
(三)签约单位行业分布 (17)
第二章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举措及主要特点 (19)
一、就业工作举措 (19)
(一)实施就业“一把手”负责制工程 (19)
(二)加强分层指导,多方位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19)
(三)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困难帮扶工程 (20)
(四)通过态度培养让学生成为社会首选毕业生 (20)
二、完善以就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制度 (21)
(一)以互信为前提,选择优秀企业开展合作 (21)
(二)以服务为宗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2)
(三)以就业为目标,共同组织实施开展教学 (23)
第三章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24)
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调研项目 (24)
二、调研数据就业情况和相关分析 (24)
(一)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24)
(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了解度 (32)
第四章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33)
一、2013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 (33)
(一) 2013届—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33)
(二) 2013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对比分析 (37)
(三) 2013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对比分析 (38)
第五章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反馈 (39)
一、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与反馈 (39)
(一)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 (39)
(二)毕业生对母校品牌影响力评价 (40)
(三)评价大学上得值不值 (40)
(四)教学改进建议调查 (41)
(五)毕业生反馈的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 (46)
(六)毕业生对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 (47)
二、对专业结构调整的价值 (47)
(一)就业状况反馈各专业的人才市场供需大环境 (47)
(二)建立专业预警机制 (48)
三、学院就业工作的改进方向与措施 (49)
(一)适时调整课程,转变就业思维方向 (49)
(二)调控生源规模,合理调整专业 (49)
(三)加强就业调研,完善反馈机制 (50)
第六章总结 (51)
前言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是一所集生物技术、水产养殖、畜牧兽医、种植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始创于1948年,在67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

学院秉承“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人才”的办学理念,按照“面向现代农业、面向生物产业、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发展定位,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学院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内涵建设全面加强,目前学院在校生人数8131人。

学院总占地面积69.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44万平方米。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33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等副高级职称128人,“双师素质”教师230人,博士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9.76%,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

学院设有生物制药系、食品生物系、畜牧兽医系、农学系、水产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共8个系,开设36个专业。

建有14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259个校外实训基地,并与省内外26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积极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目前已与9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1/3以上在校生实现订单培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订单企业工作。

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0.04%,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第3名,连续8年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3-8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我院编制和发布《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将从毕业生就业基
本情况、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就业质量相关分析、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五个方面全面呈现我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

本报告基于我院招生就业处截止2015年9月1日统计的全体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结合对本届毕业生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调研数据来源于我院委托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北京乐易考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针对我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回收数据,数据截止日期为2015年9月30日。

第一章 2015届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一、2015届毕业生生源规模与结构
(一)性别结构分布情况
2015年,我院毕业生总人数为2584人,男生的人数为888人,占总人数的34.37%,女生的人数为1696人,占总人数的65.63%,女生人数明显多于男生人数,男女生的比例接近1:2。

图1-1 2015届毕业生性别分布情况
(二)专业分布情况
我院2015届毕业生共划分为40个专业,其中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数最多,有487人,占总人数的18.85%。

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等17个专业的毕业生人数相对较少,每个专业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不足1%。

表1-1 2015届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
专业名称人

专业
占比
专业名称


专业
占比
生物制药技术487 18.85% 兽医(执业兽医师) 36 1.39% 食品营养与检测258 9.98% 水产养殖技术(鱼病防治与鱼药) 31 1.20% 会计(注册会计师) 214 8.28% 食品生物技术28 1.08% 室内设计技术206 7.97% 作物生产技术(现代农业) 25 0.97% 工程造价156 6.04% 计算机应用技术24 0.93% 中药制药技术80 3.10% 种子生产与经营22 0.85% 药物制剂技术80 3.10%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22 0.85% 建筑工程技术77 2.98%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21 0.81% 计算机网络技术(3G移动通信)70 2.71% 药物分析技术21 0.81% 物流管理66 2.55% 生物技术及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及应用)19 0.74% 金融管理与实务66 2.55% 园林技术17 0.66% 食品加工技术64 2.48% 工程监理15 0.58% 电子商务54 2.09% 动物医学14 0.54% 广告设计与制作51 1.97% 园林工程技术12 0.46% 报关与国际货运51 1.97% 水环境监测与保护12 0.46% 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51 1.97% 食品加工技术(海产品加工与贸易) 11 0.43% 动漫设计与制作48 1.86% 食品营养与检测(海产品安全与检测)11 0.43% 畜牧兽医46 1.78% 宠物医学11 0.43% 旅游管理(导游与酒店管理)44 1.70% 园艺技术(城市花卉) 11 0.43% 水产养殖技术42 1.63% 生物技术及应用10 0.39%
(三)困难生比例分布情况
在我院毕业生管理系统中登记的毕业生中困难生的人数是55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1.63%,非困难生的人数是202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8.37%。

本届毕业生的贫困生人数比例较大。

图1-2 2015届毕业生困难生和非困难生比例分布情况(四)民族结构分布情况
2015年,在我院毕业生管理系统中的汉族毕业生人数是2450人,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94.81%;少数民族毕业生人数是134人,其中79人是满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06%。

而相对于其他民族的毕业生而言,蒙古族(0.97%)、回族(0.46%)、达斡尔族(0.31%)、朝鲜族(0.27%)、锡伯族(0.08%)和鄂温克族(0.04%)的毕业生人数相对较少,每个民族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不足1%。

图1-3 2015届毕业生民族分布情况
(五)生源地分布情况
2015年,在我院毕业生管理系统中显示,本届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其中生源数量排名前三名的是黑龙江省233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0.21%;吉林省9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52%;内蒙古自治区7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71%。

图1-4 2015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
二、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就业流向分析
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

初次就业率是指各高校派遣上报省教育厅的就业率,其就业形式还包括自主创业、专科生考取本科生(专升本)、出国留学及出国工作。

本报告中采用的初次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初次就业率=(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人数/总体毕业生人数)×100%
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人数=专升本人数+已就业人数+自主创业人数+出国留学及工作人数
我院2015届毕业生共有2584人,截至2015年9月1日我院招生就业处统计的数据,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21%。

其中,专升本人数98人,自主创业人数3人,已就业人数2385人,待就业人数98人。

图1-5 2015届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情况
(一)各系及各专业的初次就业率的相关分析
1.各系统计初次就业率和相关分析
我院毕业生按系统计,初次就业率和就业流向总体构成见表1-2:表1-2 2015届毕业生各系统计就业流向分布情况
各系名称待就业专升本已就业自主创业总数
初次就业率
农学系人数0 16 71 0
87 100% 比例0.00% 18.40% 81.60% 0.00%
水产技术与环境工程系人数 1 7 140 0
148 99.32% 比例0.70% 4.70% 94.60% 0.00%
经济管理系人数9 35 448 3
495 98.18% 比例 1.80% 7.10% 90.50% 0.60%
信息工程系人数 6 5 182 0
193 96.89% 比例 3.10% 2.60% 94.30% 0.00%
生物制药系人数21 9 638 0
668 96.86% 比例 3.10% 1.30% 95.50% 0.00%
畜牧兽医系人数 6 15 137 0
158 96.20% 比例 3.80% 9.50% 86.70% 0.00%
食品生物系人数18 1 341 0
360 95.00% 比例 5.00% 0.30% 94.70% 0.00%
建筑工程系人数37 10 428 0
475 92.21% 比例7.80% 2.10% 90.10% 0.00%
从我院各系就业情况来看,初次就业率最高的是农学系,初次就业率达到100%。

已就业人数最多的是生物制药系,就业总人数是668人,占该系毕业生总人数的96.86%。

专升本人数最多的是经济管理系,总人数是35人,占该系毕业生总人数的7.10%。

2.分专业统计初次就业率和相关分析
我院毕业生按专业统计,初次就业率和就业流向总体构成见表1-3:表1-3 2015届毕业生分专业统计就业流向分布
专业名称待就业专升本已就业自主
创业
总数
初次
就业率
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数 1 5 45 0
51 98.04% 比例 2.00% 9.80% 88.20% 0.00%
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人数 1 2 48 0
51 98.04% 比例 2.00% 3.90% 94.10% 0.00%
宠物医学人数0 2 9 0
11 100% 比例0.00% 18.20% 81.80% 0.00%
电子商务人数 2 1 51 0
54 96.30% 比例 3.70% 1.90% 94.40% 0.00%
动漫设计与制作人数 2 0 46 0
48 95.83% 比例 4.20% 0.00% 95.80% 0.00%
动物医学人数0 5 9 0
14 100% 比例0.00% 35.70% 64.30% 0.00%
工程监理人数0 0 15 0
15 100% 比例0.00% 0.00% 100.00% 0.00%
工程造价人数 5 6 145 0
156 96.79% 比例 3.20% 3.80% 92.90% 0.00%
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数 1 2 48 0
51 98.04% 比例 2.00% 3.90% 94.10% 0.00%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人数0 2 20 0
22 100% 比例0.00% 9.10% 90.90% 0.00%
会计
(注册会计师) 人数 1 17 195 1
214 99.53% 比例0.50% 7.90% 91.10% 0.50%
计算机网络技术(3G移动通信) 人数 2 3 65 0
70 97.14% 比例 2.90% 4.30% 92.90% 0.00%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数 1 0 23 0
24 95.83% 比例 4.20% 0.00% 95.80% 0.00%
建筑工程技术人数11 0 66 0
77 85.71% 比例14.30% 0.00% 85.70% 0.00%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人数 2 1 18 0 21
90.48%
比例 9.50% 4.80% 85.70% 0.00% 金融管理与实务
人数 0 0 64 2 66 100%
比例 0.00% 0.00% 97.00% 3.00% 旅游管理 (导游与酒店管理)
人数 4 5
35
0 44 90.91%
比例 9.10% 11.40% 79.50% 0.00% 生物技术及应用
人数 0 0
10
10 100%
比例 0.00% 0.00% 100.00% 0.00% 生物技术及应用 (海洋生物技术)
人数 0 0
19
19 100%
比例 0.00% 0.00% 100.00% 0.00% 生物制药技术 人数 14 5 468 0 487 97.13%
比例 2.90% 1.00% 96.10% 0.00% 食品加工技术
人数 2 1 61 0 64 96.88%
比例 3.10% 1.60% 95.30% 0.00% 食品加工技术 (海产品加工与贸易)
人数 0 0
11
11 100%
比例 0.00% 0.00% 100.00% 0.00% 食品生物技术 人数 1 0 27 0 28 96.43%
比例 3.60% 0.00% 96.40% 0.00% 食品营养与检测
人数 15 0 243 0 258 94.19%
比例 5.80% 0.00% 94.20% 0.00% 食品营养与检测 (海产品安全与监测)
人数 0 0
11
11 100%
比例 0.00% 0.00% 100.00% 0.00% 室内设计技术
人数 19 3 184 0 206 90.78%
比例 9.20% 1.50% 89.30% 0.00% 兽医 (执业兽医师)
人数 0 5
31
0 36 100%
比例 0.00% 13.90% 86.10% 0.00% 水产养殖技术
人数 1 1 40 0 42 97.62%
比例 2.40% 2.40% 95.20% 0.00% 水产养殖技术 (鱼病防治与鱼药)
人数 0 2 29 0 31
100%
比例 0.00% 6.50% 93.50% 0.00% 水环境监测与保护
人数 0 2
10
0 12
100%
比例 0.00% 16.70% 83.30% 0.00% 物流管理 人数 1 7
58
0 66 98.48% 比例 1.50% 10.60% 87.90% 0.00% 畜牧兽医
人数
5
1
40
46
89.13%
比例 10.90%
2.20% 87.00% 0.00% 药物分析技术
人数 0 0
21
21
100%
比例 0.00% 0.00% 100.00% 0.00% 药物制剂技术 人数 5 4 71 0 80 93.75%
比例 6.30% 5.00% 88.80% 0.00% 园林工程技术
人数 0 4
8
0 12 100%
比例 0.00% 33.30% 66.70% 0.00% 园林技术
人数 0 1 16 0 17 100%
比例 0.00% 5.90% 94.10% 0.00% 园艺技术 (城市花卉)
人数 0 2
9
0 11 100%
比例 0.00% 18.20% 81.80% 0.00% 中药制药技术 人数 2 0 78 0 80 97.50%
比例 2.50% 0.00% 97.50% 0.00% 种子生产与经营
人数 0 4
18
0 22 100%
比例 0.00% 18.20% 81.80% 0.00% 作物生产技术(现代农业)
人数 0 5
20
0 25 100%
比例
0.00%
20.00% 80.00%
0.00%
从我院各专业就业情况来看,已就业人数最多的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已就业总人数是468人;专升本人数最多的是会计(注册会计师)专业,专升本总人数是17人;专升本比例最高的是动物医学专业,专升本人数占该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35.70%;自主创业人数和比例最高的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自主创业总人数是2人,占该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3%。

(二)不同群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相关分析
1.分性别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
初次就业率和就业流向:从性别分布来看,我院2015届毕业生男生共计888人,女生共计1696人;男生初次就业率是94.82%,女生初次就业率是96.93%,男女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差异不大。

图1-6 2015届毕业生分性别对比初次就业率和就业流向分布
2.困难生就业情况分析
初次就业率和就业流向:2015年,我院共有559名困难生毕业生,困难生的初次就业率是96.32%,就业流向分布比例依次是:待就业(3.68%),专升本(4.78%)和已就业(91.54%)。

图1-7 2015届毕业生困难生和非困难生就业流向对比
3.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初次就业率和就业流向:2015年,我院共有134名少数民族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是97.01%,就业流向分布比例依次是:待就业(3.00%)、专升本(3.00%)和已就业(94.00%)。

表1-4 2015届毕业生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初次就业率和就业流向分布对比民族待就业专升本已就业总人数初次就业率少数民族 3.00% 3.00% 94.00% 134 97.01% 非少数民族 3.84% 3.84% 92.32% 2450 96.16%
三、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情况分析
截止2015年 9月1日,根据我院招生就业处统计的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总数量是1186家。

(一)就业单位性质
根据就业单位性质分类,私营企业成为我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型,占用人单位总数量的94.37%;其它依次是国有企业,占用人单位总数量的3.00%;医疗卫生单位,占用人单位数量的1.03%;其他性质的用人单位数量,占用人单位总数的比例都不足1%。

图1-8 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二)就业单位地区分布
根据就业单位地区分布来看,东北地区企业成为我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占用人单位总数量的72.20%,其他依次为华北地区,占用人单位总数量的17.26%;华东地区,占用人单位总数量的8.89%。

其他地区的用人单位数量,占用人单位总数的比例都不足1%。

图1-9 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区分布
(三)签约单位行业分布
根据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来看,制造行业企业成为我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占用人单位总数量的24.51%,其它依次为批发和零售行业企业,占20.77%;建筑行业企业,占用人单位总数量的15.36%;农林牧渔行业,占用人单位总数量的11.96%。

其他行业的用人单位,占用人单位总数的比例都不足10%。

表1-5 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单位行业人数百分比
制造业584 24.51% 批发和零售业495 20.77% 建筑业366 15.36% 农、林、牧、渔业285 11.9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3 8.5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6 3.61% 金融业68 2.8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5 1.89% 房地产业43 1.8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8 1.59%
卫生和社会工作34 1.4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6 1.09% 住宿和餐饮业26 1.0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4 1.01% 教育20 0.8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7 0.71% 房地产业10 0.4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 0.29% 采矿业 6 0.25%
第二章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举措及主要特点
一、就业工作举措
(一)实施就业“一把手”负责制工程
学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毕业生就业作为学院的最大民生工程紧抓不放。

定期研究就业工作,及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方向,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全面部署我院的就业工作。

近年来,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招生就业处处长及各系主任为成员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系成立了由系主任为组长,各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就业处负责全院就业工作的组织、指导、策划、协调,并健全了学院就业工作的协调管理与服务体系。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及时掌握就业形势的变化,着重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用人制度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理念变化着手,对就业方案做出调整,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加强分层指导,多方位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我院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对学生进行专业导论、成才意识和择业意识的指导;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大二进行就业形势、择业观念、择业技巧、应聘能力、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等教育,其中将就业观、择业观教育贯穿大学三年全过程。

学院根据当年的就业形势、就业政
策并结合各学年学生的需求,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企业领导,以及走上工作岗位的校友来学院做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技巧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学院还创办了就业解读栏目,内容涵盖了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择业技巧、就业信息、职场感言、优秀毕业生事迹等,对毕业生起到了良好的就业导向作用。

(三)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困难帮扶工程
在毕业生求职之初,由招生就业处组织摸底排查,确定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并将这些学生分成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差、求职态度不积极等几类,对这些群体制定详细的帮扶措施,进行重点关注和针对性帮扶。

向企业优先推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充分就业,针对求职态度不积极的学生,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援助和就业指导。

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实行“一帮一”的护航计划,因人而异帮助制定就业计划,逐一落实到位,保障就业困难学生群体顺利就业。

(四)通过态度培养让学生成为社会首选毕业生
我院一直把以“忠诚、积极、负责”为要素的态度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凝炼形成了“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人才”的办学理念。

我院除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外,更加注重对学生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让“态度好”成为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职院学子的一张名片。

在培养学生“态度好”的同时,全院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积极践行办学理念,用忠诚、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去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

通过在全院学生中开展文明修身工程、感恩教育,围绕“文明养成、团队精神、理想信念、好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节等。

营造了生动而健康的校园人文氛围,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校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中,把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机地将生产实践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使实践教学成为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职业精神的良好途径,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态度培养,让我院毕业生在企业中深受欢迎,成为许多企业用人的首选。

二、完善以就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制度
学院把订单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和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

先后出台了《校企合作实施与管理规定》、《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章程》、《干部与教师队伍培养及发展规划》等制度,激励全院教师把校企合作作为教学的主线,当作份内的工作,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以“做深做透”订单培养为切入点促进校企合作,形成了以互信为前提,实力为基础,订单为纽带,就业为目标的优势共享、资源共用、质量共建、过程共管、文化共融、利益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同步提高。

(一)以互信为前提,选择优秀企业开展合作
学院利用良好的办学声誉,特别是“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人才”的培养特色得到了社会和行业企业的认可。

为了促进合作,在企业选择方面,根据《订单培养促进校企合作实施与管理办法》等文件,重点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参与订单培养的能力、领导重视程度、毕业生就业工资待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行业中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社会声誉高、就业空间大、发展前景广的企业签订订单。

全球最大的调味品生产企业之一梅花集团、全国民营制药工业生产前十五强企业珍宝
药业、全国知名品牌米旗公司、上市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主动来我院签订订单。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培养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从合作起点上由校企共同制定招生计划。

目前,我院有34个专业与省内外知名企业组建订单班94个,订单培养在校生3985人,占学生总数的49.01%。

(二)以服务为宗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订单培养实施的过程中,强化以服务订单企业的意识和理念,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目标开展校企合作。

一是订单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

订单企业从学生招生到就业全程参与,企业主动参与组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作专业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公开选拔学生组建订单班、实施教学任务、学生就业、建立奖励机制等各个培养环节。

二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员培训。

实施“厂中校”、“校中厂”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例如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与珍宝岛药业、黑龙江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以“校企双导师制”为载体的“厂校交替、能力递进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即在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机制下,为每位学生配备了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全过程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及就业,在职业能力培养方式上采用不少于4个阶段性的厂校交替式的工学结合,内容上则按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进行设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开展“工学结合、双师轮岗、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群创新“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完善“两个生产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畜牧兽医专业群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坚持“厂中校”、“校中厂”,实现教学过程、生产过程与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

(三)以就业为目标,共同组织实施开展教学
开展订单培养,核心是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教学活动。

我院与订单企业在课堂教学、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和实践学期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在实习中表现出我院学生“忠诚、积极、负责”为要素的态度。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适合企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企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操守,使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得到有机的融合。

订单培养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师能以突出职业能力和学生主体的课程教学设计,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逐步适应教师向师傅的转变、课堂向工厂的转变,把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培养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和每一节课中,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