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卵细胞的发生及受精的判断正确的是()
A.精子和卵子的发生都是从初情期开始的
B.排卵是指成熟的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C.成熟的精子必须获得足够的能量后才具备受精能力
D.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
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3.下列关于蛋白质组成与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B.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肽键数会增加
C.膜蛋白有脂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D.蛋白质热变性后不影响其生物学活性
4.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等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
5.下列概念图中,a、b、c、d、e、f所对应的概念名称正确的是()
A.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敢、协助扩散、红细胞吸收氧
B.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菌、蓝细菌、发菜
C.具膜细胞器、双层膜细胞器、单层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
D.生物、病毒、细胞生物、DNA病毒、RNA病毒、噬菌体
6.下图左图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右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图示中的横坐标表示距离刺激点的距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段和①〜③段Na+通道开放,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
B.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增大,甲图中c点将上升
C.静息电位是指图乙AB之间膜内的电位差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
7.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
“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
由此推知高尔基体( )
A.加快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B.促进了限制酶的合成
C.参与了肽链的剪切加工D.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8.(10分)下列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在特定的位点切割DNA分子
B.能任意切割DNA,从而产生大量的DNA片段
C.每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D.同一种酶切割不同的DNA分子可产生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
二、非选择题
9.(10分)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 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
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________。
(2)图中的物质b是________,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c是___________。
若B、C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则B、C分别是________。
(3)物质d是________。
10.(14分)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
“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亲婴儿”中的“三亲”的性别为_________。
A.三男B.三女
C.两男一女D.两女一男
(2)图中“三亲婴儿”的性别为_________。
A.男B.女
C.不一定D.由图中母亲决定
(3)图中的捐献者具有某致病基因X(线粒体基因),图中的母亲为色盲患者。
其中“三亲婴儿”获得的致病基因为____。
A.基因X B.色盲基因
C.两种均有D.两种均没有
(4)“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来自于_________个亲本。
(5)有人认为“三亲婴儿”也可能成为“四亲婴儿”,需要对另一亲本注射激素进行_______处理,为了解决成功率的问题,需要较多的软骨细胞,在培育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图中的母亲和捐献者注射______激素。
(6)“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中用到的胚胎工程的技术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
(至少填两种)
11.(14分)材料一瘤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一胃。
不同品种的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含细菌多的氮利用率高,含真菌多的碳利用率高。
材料二经研究发现.A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细菌数为7. 30X 1010个、真菌数为1.36X105个;B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细菌数为3.78×1010个、真菌数为1. 6×105个。
根据材料回答:
(1)华北地区每年6月份都会产生大量的小麦秸秆。
要得到能分解秸秆的目的菌,最好选择______(填“A’’或“B”)品种牛的瘤胃内容物。
获得该类目的菌还需要选择培养,原因是_______。
(2)将得到的目的菌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该培养基加入的_______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研究人员分离得到了下表中的4个菌株.其中最适合作为目的菌的是______号。
(3)因有些微生物也能降解色素。
为了确定筛选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是产生纤维素酶的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一步测定.最好的方法是__
A.对分解的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12.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
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________________。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增强、减弱、不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D
【解题分析】
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准备,是在出生前即胎儿时期完成的,而精子的发生在初情期,直至生殖机能衰退,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不断进行生殖细胞的增殖,源源不断的产生精子。
【题目详解】
A、精子的发生在初情期,卵子的发生在胎儿期,A错误;
B、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B错误;
C、成熟的精子需要进行获能处理,但精子获能是指获得受精能力,而不是获得能量,C错误;
D、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D正确。
故选D。
2、B
【解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组成及物质变化。
【题目详解】
叶绿体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细胞呼吸合成的ATP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A错误;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B正确;叶绿体是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C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生成,D错误;故选B。
【题目点拨】
叶绿体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细胞呼吸合成的ATP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3、C
【解题分析】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它们的R基不同。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为肽键。
【题目详解】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A错误;
B、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肽键数会减少,B错误;
C、膜蛋白含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位于膜两侧,脂溶性部分位于脂双层内,C正确;
D、高温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热变性后失活,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答题关键在于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的结构。
4、A
【解题分析】
A、蝗虫不是土壤小动物,并且蝗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
B、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个体数,可以求得种群密度,B正确;
C、蚜虫的活动能力弱、范围小,一般采用样方法来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
D、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D正确。
故选A。
5、B
【解题分析】
图中的概念图为a包含b和c,b包含d和e,e包含f,据此分析各选项中的包含关系。
【题目详解】
A、红细胞吸收氧是自由扩敢,A错误;
B、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包括细菌、蓝细菌等,发菜属于蓝细菌的一种,B正确;
C、具膜细胞器包括双层膜细胞器和单层膜细胞器,双层膜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而完成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
D、噬菌体属于DNA病毒,D错误。
故选B。
6、D
【解题分析】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
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题目详解】
A、a~c段是去极化过程,钠离子内流,膜内钠离子浓度升高,①~③段是复极化过程,钾离子外流,A错误;
B、c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K+浓度影响的是静息电位,膜外K+浓度增大,不改变动作电位的峰值,B错误;
C、静息电位是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的外正内负的电位,而不是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的电位差,C错误;
D、机体内反射弧中有突触结构,所以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以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了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识记神经纤维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而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7、C
【解题分析】
解答本题重在分析题意,题中提出“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由此可见肽链增多了,而且氨基酸的数目减少了,这是肽链发生剪切的缘故。
【题目详解】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A错误;限制酶是原核生物中具有的酶,与胰岛素无关,无法从题中获得该结论,B错误;“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由此可见肽链增多了,而且氨基酸的数目减少了,这是肽链发生剪切的缘故,C正确;高尔基体只能将“胰岛素原”加工成胰岛素,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故D错误。
故选C。
8、B
【解题分析】
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结构: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题目详解】
A、限制酶具有专一性,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DNA,A正确;
BC、限制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而不能任意切割DNA分子,B错误;C
正确;
D、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分子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所以产生的黏性末端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糖原脂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核糖核苷酸蛋白质和磷脂雄性激素
分析题图可知,A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可能是淀粉或脂肪,B是蛋白质,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故C是RNA,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c是核糖核苷酸,d是雄性激素。
【题目详解】
(1)由分析可知,A是淀粉,动物细胞中与淀粉相似的物质是糖原。
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的物质是脂肪。
(2)b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c是核糖核苷酸。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3)d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动物的第二性征,所以d是雄性激素。
10、D C C 46 两同期发情促性腺激素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任意两个或以上)
【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该过程中采用了①核移植技术、②体外受精技术、③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及胚胎移植技术。
“三亲婴儿”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捐献者,细胞核基因父母各半。
【题目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图中有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细胞,故选D。
(2)该三亲婴儿的性别由性染色体组成决定,由于精子和母亲卵母细胞核的性染色体组成未知,因此“三亲婴儿”的性别无法确定,故选C。
(3)捐献者的细胞质内的基因传给三亲婴儿,故捐献者具有某致病基因X(线粒体基因)也传给了三亲婴儿,母亲的色盲症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 b X b,将X b色盲基因也传给了三亲婴儿,因此婴儿获得两种致病基因,故选C。
(4)据图示可知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来自于捐献者,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三亲婴儿的染色体1/2 来自母亲和1/2 来自父亲提供的细胞核,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婴儿相同为46条;来自两个亲本。
(5)所谓的同期是同期子宫内环境,不同阶段,两只动物子宫内环境不相同,只有在相同的发情周期,子宫环境相同,如此,胚胎从一个母体转到另外一个母体才能正常发育,移植才能成功,因此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一般使用的激素为促性腺激素。
(6)由“受精卵→三亲婴儿”过程可知需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题目点拨】
易错点:三亲婴儿的形成是有一个卵细胞只提供细胞质,婴儿的染色体是由供核卵细胞和精子提供的,但是细胞质基因是由供质卵细胞提供的。
11、B B品种牛虽然含有真菌较多.但是能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可能较少(或增加目的菌数量) 刚果红4B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组成元素为C、H、O,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前两种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进一步把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
【题目详解】
(1)瘤胃内含真菌多的碳利用率高,根据题意可知,B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真菌数高于A品种,要得到能分解秸秆的目的菌,最好选择B品种牛的瘤胃内容物。
B品种牛虽然含有真菌较多,但是能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可能较少,获得该类目的菌时,可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目的是增加目的菌数量。
(2)鉴定能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可将得到的目的菌涂布到含有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经目的菌作用后,形成透明圈。
据表可知,4号菌株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说明4号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
(3)有些微生物也能降解色素,透明圈直径大的微生物不一定能分解纤维素,为了确定筛选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是产生纤维素酶的纤维素分解菌,可对纤维素分解的最终产物葡萄糖进行测定,选B。
12、竞争和捕食寄生增加减弱
【解题分析】
考查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以及营养结构的构建等知识,旨在考查理解知识要点,把握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统的能力。
【题目详解】
(1)人登岛捕食狐,同时人和狐都以野兔和羊为食,因此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病毒营寄生生活,兔瘟热病毒与野兔之间是寄生关系。
(2)根据题干中的捕食关系,从生产者开始构建,即。
(3)人登岛后的第5年,由于狐濒临灭绝,野兔的天敌减少,数量大大增加,食物和空间等条件有限,种内斗争加剧。
(4)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捕食者增加,可以使被捕食者数量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且生存能力增强,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会减弱。
【题目点拨】
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可能,容易遗漏竞争关系;种内斗争的剧烈程度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