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意识形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H.Marcuse,18981979)认为,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有三种含义:(1)对历 史唯心主义的否定和揭示。意识形态的提出是历史唯物主义 产生的一个标志。因为以前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往往将观念和 思想看成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将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的历 史动力论称为“意识形态”。(2)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系 统解释。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即社会意识。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人或群体的意识都是对具体的社会 存在的反映。(3)在总体上是一类确定的文化。意识形态 是指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用“意识形态”一词来揭示统 治阶级的思想是怎样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思想的,即观念如 何与统治权力结合起来。
从词源上讲,“意识形态”(Ideoloy)来自英国经验派哲 学 家 弗 兰 西 斯 ·培 根 ( F.Bacon,1561-1626 ) 的 “ 偶 像 (Idola) 理 论 ” , 他 把 流 行 的 成 见 或 错 误 观 念 称 作 “ 偶 像”。人们现在讲的“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最早由 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在19世纪初提出,他在《意识形态 原理》中认为,意识形态是揭示成见和偏见根源的“观 念科学”。随着马克思(K.Marx,1818-1883)遗作《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 于 1927 年 和 德 国 哲 学 家 曼 海 姆 (Mannheim)《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于1929年的先后发表, “意识形态”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4.2 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4.2.5 社群主义 ➢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与新自由主义两相对峙的一种政治 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一种集体主义,认为个人是由所 处的社群决定的,社群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社群主 义强调国家、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倡导爱国主义,强调 集体权利相对于个体权利的优先性,希望以公益政治学 代替权利政治学。
4.1 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
4.1.2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42,. 总依体赖性性:
意识形态来源于和依赖于社会存在,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以神秘的和 扭曲的方式反映着现实世界。
5,总体性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 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 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 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 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 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 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 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 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 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 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 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 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 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 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 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 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 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 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 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 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 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 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 有任何意义。
4.2 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4.2.1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博大精深的政治理论。经典的马克思 主义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唯一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政党, 主张通过革命取得无产阶级的政权,并通过无产阶级专 政和生产资料的国家与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来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即实现共产主义。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总之,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 是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的政治思想理论体系。因此, 它的虚伪性是与生俱来的,这由它的工具性质所决定。 当然,意识形态作为特殊的利益阶层对社会现象的认 识,也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它必竟代表着某个或某些 政治主体对社会和政治现象的立场和认识。在这一点 上,它充分体现社会领域中真理的阶级性,这种阶级 性也说明真理实际上只代表着一定的可信度。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4.1 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
4.1.2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1,现实性
意识形态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向性。一方面,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 或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也是 出于为社会所接受的现实目的。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4.2 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4.2.6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对近现代世界历史产生 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心里层面,民族主义是一种对民 族利益、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的信仰或主张,是一种爱 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在政治层面上,民族主义是一个民 族追求建国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运动。政治上的民族主义 是一种强大的政治哲学,它与爱国心相结合,甚至成为 宗教性的主义和运动。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包括两种 含义:(1)当社会事实对自己的 不利时,某些特殊的利益集团有 意无意地所做出的扭曲理解或解 释。(2)一种世界观或对于某种 生活方式的信仰体系。
4.2 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4.2.2 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是欧洲左 翼政党的指导性理论。其基本主张是:结合资本主义与 社会主义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寻找一条介于资本主义 与社会主义之间的道路。近来流行的“第三条道路”与 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有所差别,其力图超越新自由主义和 民主社会主义,找到一条新的中间道路。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占 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政治意识。因此,意识形态不仅仅 是政治信仰,它更是被统治阶级理性化、抽象化、体 系化了的阶级意识。正因为如此,意识形态对于被统 治阶级而言,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是一种 精神和理性的麻醉剂。一般来说,意识形态是理性的。
2,阶级性
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维护 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3,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并不完全同步,或者先进于,或者滞后于社会存 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信仰体系, 它可以帮助社会公众确立“对统治合法性的信 仰”,也就是给人们证明某种统治的合理性或 合法性的政治理论体系。 韦伯的论点说切中了意识形态的要害,意识形 态可以说是体现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政治思 想、政治理论和政治文化,因此,统治阶级总 是试图利用这种虚伪的阶级意识来掩盖现实的 经济政治利益关系。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4.2 意识形态的代西方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其基 本出发点是个人主义,强调对个人权利和个人价值的保 障,进而实现公共利益。新自由主义继承了传统自由主 义的基本价值观,但是重点强调保证个人实现自由权利 的社会公正。新自由主义尤其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对 实现个人权力的重要性,反对国家过多干预,倡导公民 社会作用,维护多元价值。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4.2 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4.2.4 新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也是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潮之一,极其重视传统、 秩序、等级和自由的价值,反对激进的社会改革。新保 守主义继承传统保守主义基本价值的基础上,特别强调 宪政秩序的重要性,倡导一种“宪政的民主”。一方面 强调国家对于维护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主张 加强国家的权威,另一方面又竭力反对国家大规模干预 社会经济。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第四章 意识形态
重点 问题
1.马克思和韦伯的意识形态概念有何异同?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当代世界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4.如何认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5.滞后性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4.1 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
4.1.1意识形态的概念
三种 观点
1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定义
2
曼海姆对两种范围意识形态 的区分
3
韦伯的信仰体系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