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第10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15世纪~19世纪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解析
据题干“新发现”及图片中的罗盘和美洲的地图,可以判断出图片反映的是发现 美洲新大陆,即新航路的开辟,而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B项正 确。罗马帝国于395年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当时还没有发明罗盘,A项 错误;智者运动宣告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与图片信息不符,C项错误;英国 海上霸权的确立与“新发现”和图片信息不符,D项错误。
20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2.(2019·江苏单科,23)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 “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 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 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 000 万到2 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 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 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手 段是赤裸裸的、强盗式的直接掠夺,而资本积累的手段是具有间接性和 隐蔽性的剥削。
13
目录
知识梳理 易错易混
图解知识 易错易混
1.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错误。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一是破坏性使命,二是建设性使命。 2.英国战胜荷兰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错误。英国战胜西班牙、法国,从本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封建 主义的胜利;荷兰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以商业立国,缺乏工业基础 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后盾,英国战胜荷兰体现了工业资本国家对商业 资本国家的胜利。
14
目录
知识梳理 易错易混
图解知识 易错易混
3.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 界霸主地位。
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了 世界殖民霸权,但还不是世界霸主。英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是在19 世纪中期,即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
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不是基本形成。 正确。新航路开辟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 融合交汇,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大大促进了各地间的贸易发 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 革命后,即19世纪中期。
解析 第(1)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一“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 磨……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原来 有1 000万到2 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 万……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从人口屠 杀、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种植园经济产生等角度归纳。第②小问,结 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从经济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据材料二 “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引发的生物大交换……从 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 止……”,从欧洲发挥的作用,“大交换”的内容、范围、时间及历史 影响等方面归纳。第(3)问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物种交 流、人类生活丰富多样化、世界经济联系及文明的交流融合等方面进 行分析。
5
目录
知识梳理
对比分析 图解识记 易错易混
1.原因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①___资__本__主__义_萌芽。 (2)社会根源:②《_马__可__·__波__罗__行__纪__》_在西欧流传,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传统的商路。 (4)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③__天__主__教____。 2.条件 (1)政治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2)生产力的发展与地理知识的进步。 (3)技术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15
目录
磨剑:课前自学
悟剑:课堂精讲
悟剑:课堂精讲
情境导入 考题研究
高考回望 主题探究
16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导入1:
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欧洲人15世纪和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15世纪欧洲人还不知道有美洲,但到16世纪他们发现了美洲, 并将其标注在地图上,欧洲人发现美洲是新航路开辟的成果之一。新航路是怎样 开辟出来的呢?开辟新航路对世界历史乃至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的殖民扩张》。由此导入新课。
北京文综T20
全国文综ⅡT32海南 单科T10天津文综T4 广东文综T19福建文 综T21浙江文综自选
模块T9(1)
19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新航路的开辟
1.(2017·北京文综,21)下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 发现》(NOVA 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B )。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9
目录
一、开辟新航路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0
目录
知识梳理
对比分析 图解知识 易错易混
1.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荷兰
地理 优势
濒临大西洋
条件
经济 优势
手工业发达,商业资本活跃
政治 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
优势 立
英国 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 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 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 美洲的经济动因。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22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答案
12
目录
知识梳理 概念阐释
图解知识 易错易混
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以暴力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而资本积 累是通过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积累资本的过程;对农民的土地 的剥夺是整个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最典型的代表是英国的“圈地运 动”;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
总复习
高考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元
AN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 (15世纪~19世纪初)
目录
CONTENTS
第10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的殖民扩张
1
磨剑:课前自学
2
悟剑:课堂精讲
目录
磨剑:课前自学
悟剑:课堂精讲
磨剑:课前自学
知识梳理 图解识记
对比分析 易错易混
4
目录
一、开辟新航路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易错易混
1.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正确。14~16世纪,欧洲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 开始出现,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这一时期,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将人从神的束缚 中解放出来。 2.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西欧社会兴起的“寻金热”。 错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引起社会对黄金、白银需求量的 日益增加,因此“寻金热”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而非根本原因。 3.新航路开辟时期的“黄金热”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贪婪。 错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黄金热”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进取,是为了积累原始资本 ,发展资本主义。这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进取思想。 4.新航路开辟后,西葡两国掠夺的大量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 正确。当时西葡两国是封建国家,他们虽然掠夺了大量财富,但没有将其转化为资本, 而是用于享受。这些财富很快流入荷兰、英国、法国三国手中,导致西葡两国很快衰 落下去。
概况
在非洲:夺取好望角殖民地在亚 洲: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占领 中国领土台湾在美洲:建立了新 阿姆斯特丹殖民地
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通过英荷殖民战争,
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将其改名为⑤_____纽__约_18世
纪中期打败法国,获得新法兰西,在印度迅速扩张其 势力
答案
结果
成为17世纪的商业殖民帝国,被 称为“海上马车夫”
17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导入2:
大国崛起是人类思考的永恒话题,它给我们带来许多启迪。从 1500年起,世界上相继崛起过九个大国,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 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这些大国在崛起过 程中,都对海洋有着崇高的热忱,谁控制海洋就意味着谁控制了世界。 他们是如何开辟海上新航线的?这些国家在扩张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 冲突和斗争?殖民扩张对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 来探究《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的殖民扩张》。由此导入新课。
答案
6
目录
知识梳理
图解识记 易错易混
3.过程
时间 1487年 1492年 1497年
航海家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1519~1522年 麦哲伦
支持国家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新航路 开辟了沿非洲西海岸到“好望角”的新航线
开辟了由欧洲到美洲的航线 开辟了由欧洲绕道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
麦哲伦船队绕道美洲南端,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18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考点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新航路的开辟
江苏单科T23天津文 综T14
全国文综ⅡT41浙 江选考T18
全国文综ⅡT33北 京文综T21浙江选
考T19
上海单科T13
早期的殖民扩张
全国文综ⅠT33
全国文综ⅠT42全 国文综ⅡT33海南
单科T16
25
24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3.(2018·全国文综Ⅱ,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
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 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 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 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 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21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 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 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的,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 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 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4.影响
(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
个整体。 (2)以西欧为中心的④世__界__市__场____的雏形开始出现。
答案
(3)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7
目录
知识梳理
图解识记
易错易混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前因后果
8
目录
知识梳理 图解识记
23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答案 (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 出现。动因: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 (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双重性 (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 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18世纪中期,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
11
目录
知识梳理
概念阐释 知识梳理 易错易混
2.世界市场的拓展 (1)方式:西欧国家通过建立殖民地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 (2)手段:抢掠、欺诈等。 (3)罪恶:抢夺大量财富,屠杀印第安人,进行黑奴贸易,洗劫印度国库。 (4)影响 A.对殖民国家: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⑥ ___资__本__原__始_积__累。 B.对殖民地: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C.对世界:⑦__世__界_市__场_____得到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