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思路及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思路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概念,加强对环境形态的观察和认识;
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类方法,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分类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分类能力;
2.掌握好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1.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归纳、总结;
2.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
3.让学生以小组方式合作完成任务,互相帮助、交流。
五、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老师先用贴纸将教室里的物品分类,如用不同颜色的贴纸贴在相同颜色的物品上,或是用相同形状的贴纸贴在相同形状的物品上,让学生看到贴着贴纸的东西,让学生猜猜这些东西为什么被贴上了贴纸,让学生自己发现分类的规律。
2.呈现(10分钟)
让学生看图分组,让他们根据图片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进行分类,从中感受到一些分类规律和方法。
3.操作(20分钟)
(1)老师将教室里同类别的物品集中起来(如卡片、玩具积木、水杯等),随机放在教室里,让学生按照颜色或形状、大小等分类,找到前三大或前三小的物品,最后展示出来。
(2)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要求学生用形容词描述出它们的特点,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4.总结(5分钟)
让学生小组讨论他们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回答下面的问题:
学习什么了?
我们为什么要分类呢?
我们都有哪些方法可以分类呢?
分类时需要遵循什么方法呢?
五、课后作业
1.做一道笔者设计的与此单元相关的作业(练习和分析分类
方法);
2.去家中找出几件物品,进行分类后带到课堂分享;
3.写一篇有关分类方法的文章。
通过以上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分类的意义,并且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分类方法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对物
品分类的操作,同时还能够通过写作、口语表达等多种方式来巩固这些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