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考物理单元卷 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模块 第十章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
1.在街旁的路灯,江海里的航标都要求在夜晚亮,白天熄,利用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制成了自动点亮、熄灭的装置,实现了自动控制,这是利用半导体的
( )
A .压敏性
B .光敏性
C .热敏性
D .三种特性都利用
解析:街旁的路灯和江海里的航标,都是利用了半导体的光敏性,夜晚电阻大,白天电阻小.
答案:B
2.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17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时,可使膜片发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联成闭合电路,那么
( )
图17
A .当F 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小
B .当F 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增大
C .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 发生变化
D .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 不发生变化
解析:当待测压力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可使膜片发生形变,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当F 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相当于两极间距离减小,由C =εS 4πkd 可知电容器电容变大;将电
容器、灵敏电流计、电源串联组成闭合电路,如果有恒力F 的作用,电容变大,电容器充满电之后,电流计中无示数,如果力F 发生变化,电容器的电容不断变化,电源不断给电容器充电、放电, 电流计有示数,说明压力F 发生变化.
答案:BC
3.一中学生为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设计了一个可测定竖直方向加速度的装置,其原理可简化为如图18所示.连接在竖直弹簧上的重物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连接,该
装置在地面上静止时其电压表的指针指在表盘中央的零刻度处,在零刻度的两侧分别标上对应的正、负加速度值.关于这个装置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运行和回收过程中示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 )
图18
A.飞船在竖直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如果电压表的示数为正,则飞船在竖直减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仍为正
B.飞船在竖直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如果电压表的示数为正,则飞船在竖直减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为负
C.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D.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电压表示数所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应约为9.8 m/s2
解析:该装置在地面上静止时,kx=mg,指针指在表盘中央的零刻度处;飞船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kx>mg,滑动头下移,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正;飞船在竖直减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此时电压表示数仍为正,故A对B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弹簧恢复原长,电压表示数不为零,故C错D对.答案:AD
4.图19所示的是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敏电阻R1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光传感器B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经信号处理器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0所示.若传送带保持匀加速运动,每个工件均相对传送带静止,且相邻工件间距依次为5、10、15、20……(单位: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工件挡住的时间)
( )
A.工件的加速度为0.1 m/s2
B .工件的加速度为0.2 m/s 2
C .当无光照射R 1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次高电压
D .当无光照射R 1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次低电压
解析:由Δx =aT 2得,a =0.050.52 m/s 2=0.2
m/s 2
,故A 错B 对.当无光照射R 1时,其阻值变大,R 1两端电压升高,R 2两端电压降低,故光传感器就输出一次低电压,C 错D 对.
答案:BD
5.图21是一火警报警器电路的示意图.其中R 3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电流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 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 、报警器两端的电压
U 的变化情况是
( )
A .I 变大,U 变小
B .I 变小,U 变大
C .I 变小,U 变小
D .I 变大,U 变大
解析:当R 3处出现火情时,其电阻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所以报警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其中电流表支路的电流也增大.
答案:D
6.(2018年广州毕业综合测试)如图22是一位同学设计的防盗门报警器的简化电路示意图.门打开时,红外光敏电阻R 3受到红外线照射,电阻减小;门关闭会遮蔽红外线源(红外线源没有画出).经实际试验,灯的亮灭能反映门的开、关状态.门打开时两灯的发光情况以及R 2两端电压UR 2与门关闭时相比
( )
A .红灯亮,UR 2变大
B .绿灯亮,UR 2变大
C .绿灯亮,UR 2变小
D .红灯亮,UR 2变小
解析:门打开R 3减小,导致R 总减小和I 总增加,U r 和UR 1变大,UR 2=E -(UR 1+U r )减小,
IR 3=I 总-UR 2
R 2
增加,电磁继电器磁性增强把衔铁拉下,红灯亮,绿灯灭,A 错误,D 正确.
答案:D
7.如图23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作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镀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 ,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导致话筒所在电路中的其它量发生变化,使声音信号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 )
A .距离变化
B .正对面积变化
C .介质变化
D .电压变化
解析:人对着话筒说话时,使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器两极间距离变化,由C =εs
4πkd
,可导致电容C 变化.
答案:A
8.如图24所示为一测定液面高低的传感器示意图,A 为固定的导体芯,B 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 为导电液体,把传感器接到图示电路中,已知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如果发现指针正向右偏转,则导电液体的深度h 变化为( )
A .h 正在增大
B .h 正在减小
C .h 不变
D .无法确定
解析:由电源极性及电流方向可知,A 、B 构成的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减小,据C =Q U
,电容C 在减小,可推知正对面积S 减小,即h 在减小.
答案:B
9.家用电热灭蚊器中电热部分的主要部件是PTC 元件,PTC 元件是由酞酸钡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5所示,由于这种特性,PTC 元件具有发热、控温两重功能,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通电后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B .通电后其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C .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 1到t 2的某一值不变
D .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 1或t 2不变
解析:根据PTC 元件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知:在常温下,它的电阻是相当小的,通入电流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电阻率先变小后增大,那么它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温度保持在t1到t2的某一值不变,这时候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如果温度再升高,电阻率变大,导致电流变小,温度就会降下来;如果温度降低,电阻率减小,导致电流变大,温度就会升上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C.
答案:AC
二、计算、论述题
10.一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26甲所示,请应用这一热敏电阻自行设计一控制电路,当温度高于某一值后红色指示灯亮,而温度低于这一值时绿色指示灯亮,并且说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给你的器材有:如图乙所示的继电器一只(a、b为常闭触点,c、d为常开触点)、热敏电阻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红绿指示灯各一个、两个独立的电池组、开关两个、导线若干.答案:设计的电路图如下图27所示.
图27
此方案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满足对热敏电阻的要求.
11.如图28示是电饭煲的电路图,S1是一个控温
开关,手动闭合后,当此开关温度达到居里点(118℃)时,会自动断开.S2是一个自动控温开关,当温度低于70℃时,会自动闭合;温度高于80℃时,会自动断开.红灯是加热时的指示灯,黄灯是保温时的指示灯.分流电阻R1=R2=500 Ω,加热电阻丝R3=50 Ω,两灯电阻不计.
图28
(1)分析电饭煲的工作原理.
(2)计算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下,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解析:(1)电饭煲盛上食物后,接上电源,S 2自动闭合,同时手动闭合S 1,这时黄灯短路,红灯亮,电饭煲处于加热状态.加热到80℃时,S 2自动断开,S 1仍闭合;水烧开后,温度升高到居里点118℃时,开关S 1自动断开,这时饭已煮熟,黄灯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由于散热,待温度降至70℃时,S 2自动闭合,电饭煲重新加热,温度达到80℃时,S 2又自动断开,再次处于保温状态.
(2)加热时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P 1=U 2R 并,保温时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P 2=U 2
R 1+R 并
,两式

R 并=R 2R 3R 2+R 3=500×50500+50 Ω=500
11
Ω.
从而有P 1P 2=R 1+R 并
R 并=500+
500
1150011=121
.
答案:(1)略 (2)12∶1
12.如图29所示是一种悬球式加速度仪,它可以用来测定沿水平轨道运动的列车的加速度,m 是一个金属球,它系在金属丝的下端,金属丝的上端悬挂在O 点,AB 是一根长为L 的电阻丝,其电阻值为R .金属丝与电阻丝接触良好,摩擦不计,电阻丝的中点C 焊接一根导线.从O 点也引出
一根导线,两线之间接入一个电压表V(金属丝和导线电阻不计);图中虚线OC 与AB 垂直,且OC =h ,电阻丝AB 接在电压为U 的直流稳压电源上,整个装置固定在列车中使AB 沿着前进的方向,列车静止时金属丝呈竖直状态,当列车加速或减速前进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从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可以测出加速度的大小.
图29
(1)当列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试写出加速度a 与电压表读数U ′的关系式,以便重新刻制电压表表面使它成为直接可读出加速度数值的加速计.
(2)用此装置测得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
(3)为什么C 点设置在电阻丝AB 的中间?对电压表的选择有什么特殊要求?
解析:(1)设列车加速度为a 时悬挂小球的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θ角,这时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为F =mg tan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这时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 =g tan θ,因为tan θ=DC
h ,将此式代入上式得a =g ·DC h
该式就是触点D 的位移跟加速度的关系式.从电路部分看,设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对均匀电阻丝来说,应有电压与电阻丝长度成正比,即:
U U ′=R AB R DC =l DC
∴DC =
U ′U l 故a =g U ′l Uh
上式中g 、U 、l 、h 都是常数,表明U ′与a 成正比;根据上式可以将电压表上的电压读数一一对应改写成加速度的数值,电压表便改制成了加速度计.
(2)这个装置测得最大加速度的情况是D 点移到A 点,这时的电压表读数U ′=U
2
,所以
a max =gl 2h
.
(3)C 点设置在AB 的中间的好处是:利用这个装置还可以测定列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这时小球偏向OC 线的右方.电压表要零点在中间,量程大于U
2
.
答案:(1)a =g
U ′l Uh (2)gl
2h
(3)还可以测定列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负加速度 电压表的零点在中间,量程大于U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