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a理论下的英语听力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专著今天
POA理论下的英语听力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应用
曹润宇1 王 莹2
(1.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2.唐山学院外语系 河北 唐山 063000)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三期教学实验,检验“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听力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有效性。
结果显示,以制作原声视频双语字幕为产出目标的听力实践教学,能够激活学生在意义语境下选择性学习和应用语言技能的愿望,在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效果明显。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听力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17(2020)10-0023-02 1.
引言“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下文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立足中国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实际,提出的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
其理论建构过程历经“输出驱动假设”(文秋芳2007)、“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文秋芳2014)和POA(Wen2014)三个发展阶段,逐渐完善定型,成为影响中国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理论。
根据中国知网的学术传播度数据,对该理论的文献引用量在2016年出现1367%的环比增长,此后至2019年的三年平均被引增长率高达129%,截止2020年5月,中国知网收录相关研究论文2
45篇,且依然呈显著增长态势。
但笔者发现,现有研究成果中仅有9篇文献讨论POA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占比0.037%,这与张伶俐在POA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中所得出的“POA对学生听力和写作技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张伶俐2017)的结论形成巨大反差。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报告自2018至2020年,笔者在英语专业连续三届本科生的听力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POA理论的情况和反思。
2.POA理论体系与听力教学改革
POA理论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构成。
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和“以评促学”;教学流程分为“驱动”、“促成”和“评价”三阶段。
其中第一部分“教学理念”是后两个部分的指导思想,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总体目标(文秋芳2017)。
具体而言,POA的三个核心理念中,“学习中心说”主张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和促成有效学习为中心,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当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出批判性反思;“学用一体说”认为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之间应该紧密联动,消除明显时间间隔,针对的是“教材中心”、“课文至上”等“学用分离”的现象;“全人教育说”秉持语言教学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不仅要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也要达成提升综合素养的人文性目标。
POA的基础原型为“输出驱动假设”,原本针对的是英语专业语言技能课的改革,2013年起才扩展到更为广阔和活跃的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主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取消单独开设的听力课程,以综合运用类课程取而代之,获得积极响应。
然而在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领域,关于POA理论的探讨与实践却始终应者寥寥。
“听说读写”是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重点提高的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单独设课是国内各高校多年来行之有效教学设置,学时占比也较高。
但限于教学素材的获取和编辑难度大和理论研究缺乏等因素,听力教学成为少人研究的科目。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听力教学研究不但起步晚,而且发展缓慢,检索20年来CSSCI外语专业期刊,有关听力教学的文章仅有206篇,近几年的数量还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每年只有3-4篇(柯应根,董艳,2014)。
反观国外,研究者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提出了“窄型听力”、“学术听力”、“互动听力”等听力教学法,基于策略的听力教学方法日渐成熟。
可以说,我国的听力教学研究与国外相比明显不足(程京艳,2009)。
与教学理念相比,英语专业的听力教材更显单薄。
目前国内流行的仅有Listentothis,Stepbystep和新世纪听力教程这三种教材,而且最近一次修订也已在10年前左右了。
听力的课堂教学依然采用教师放音、学生答题、订正答案的应试导向模式,课外泛听基本由学生自发进行,忽视实际语言运用目标,学习有效性堪忧。
教学理念、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三方面的薄弱,充分体现了英语专业听力教学面临的窘迫现状。
因此,以POA的针对“教材中心”和“学用分离”弊端提出的教学理念指导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贴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了。
3.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课题以听力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开设于一年级第二学期,为期1周,计1.5学分,参与学生为华北理工大学2017至2019级英语专业的316本科生。
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分为听力技能培训讲座、视频听写与字幕压制、成果评价与反馈三个模块。
教学实施伊始,首先布置听力产出任务———为一段15分钟
的英语原声视频制作中英双语字幕,建立“输出驱动”目标;其次,开展相关技能培训讲座,包括听力训练方法、听写速记技巧、字幕软件操作、工作流程分工等四方面的“输入促成”内容,并提供国内知名影视字幕组的员工业务培训手册作为“选择性学习”的素材资源;然后,学生自行组建6人字幕小组,协商团队分工,选取视频素材,开始字幕工作流程,教师通过钉钉讨论群组,向学生提供全程的答疑指导;最后,学生提交带字幕的最终视频成果,撰写实践总结报告,教师对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分享与评价反
·
32·
TODAY理论专著
馈,完成“以评促学”。
用于字幕听写的视频素材选自国际媒体平台近期发布的无字幕纪录片、动画片和访谈节目,题材包括励志故事、人生经历、历史事件、社会话题和名人访谈等,涵盖英、美、澳等主要英语国家的发音风格。
教师根据视频的文字总量、对话语速和语言复杂程度,将视频分成三个难度等级,设置初始分数加成以满足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需求。
听力实践周的最终考评成绩由小组集体成绩(35%)、个人表现成绩(35%)和个人实践总结报告成绩(
30%)综合构成。
4.效果与讨论
为检验教学效果,笔者向完成听力实践周学习任务的学生发放匿名调查问卷316份,包括10项单选问题、1项多选问题和2项主观问题,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66份,
分析结果请见下表。
Q1至Q3为检验本项目实现POA“学习中心说”中的“有效学习”情况而设,数据显示在听力实践周教学方案实现了提高听力能力的既定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呈正向显著结果。
Q
4显示喜爱“制作字幕”的学生占比达到56%,大幅超过对传统听写训练项目的喜爱度,表明“输出驱动”效应显著,激发了学习动力,改变了学生对听力学习的乏味印象和抵触情绪。
Q5和Q6的结果显示,以制作原声视频字幕为输出成果的听力任务,比较适合低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习得水平。
Q7和Q8展现出大部分学生为完成产出任务,投入了大量自主学习时间浸入在输出过程当中,再次表明了“输出驱动”的效果;而且“阅读字幕组业务手册”成为占用最多时间的环节,说明产生了“输入促成”的结果,“选择性学习”成为达成“输出目的”的一个自发行为,使“输入”部分成为“输出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验证了POA理论在这一点上的教学假设。
Q9的结果表明在POA指导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中介作用得到凸显。
教学方案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实现了学习目的。
通过精心挑选题材生动、难度恰当的教学材料,教师建立了学生学习动机与最终学习成果之间的联系,促成了有效学习的发生,发挥了理想的中介作用,从而使本项目能够在Q10的反馈中获得学生的普遍认同。
在多选题“你收获最大的方面”,位列前三的项目分别是团队合作能力(84%)、听写能力(65%)和自主学习能力(58%)。
团队合作能力成为学生一致认可的最大收获,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网络教学期间,仍然有52%的19级学生给出这样的反馈,出乎研究者原本预想。
此结果是否主要因此前传统的教学
活动对该能力的培养过于薄弱而产生,尚需进一步研究。
但这一结果恰恰印证了POA的“全人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方面的作用构想(文秋芳2015)。
问卷中的两道主观问题分别询问学生对本次听力实践周教学方案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用以收集客观问题所未能涵盖的其他重要信息。
正面评价主要集中体现在“做字幕练听力新鲜有趣有挑战”、“人生新技能get”、“做完双语字幕再看美剧,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字幕翻译水平,时不时暂停下来挑毛病”等类似话语中。
负面评价意见则较为分散,学生大多在反省自己的单词量太小,或者对母语者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发音方式和表达习惯不熟悉等问题,而非对教学方案进行批评。
但有一位同学认为“听力材料应该给出标准字幕,方便对比自己听出来的答案,否则听不懂的地方还是听不懂”,指出了本课题在评价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这一点正是文秋芳教授2017年修订POA理论体系时,新增的“以评促学”假设(文秋芳2017),后续教学实践中,应予足够重视。
5.结论
POA理论对我校三年来听力实践周的教学效果产生了显著提升的作用,按照其“学习中心说”和“学用一体说”倡导的有效学习理念,以制作双语字幕作为学习输出成果的教学方案,能将听力训练置于意义语境当中,与实用技能结合,改变了以往听力仅作为一种被动的机械接受动作的陈旧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促成了选择性学习的潜力,良好实现了语言教学的“全人教育”目标。
下一步本团队将在常规听力课程中开展POA理论的应用改革,降低教材内容陈旧等因素对听力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出适用的POA教学方案,提高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程京艳.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外语界,
2009(3):51-56.
[2] 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
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3-12.[3] 张伶俐.“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外语,
2017(3):369-376.
[注]本文是2018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
目(2018YYGJ026)“基于POA理论的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研究成果之一。
·
42·。